夜凉无寐起吟诗,正是秋风欲动时。
百尺楼高蟾独挂,五更钟过马交驰。
道怀了了元无事,世故纷纷总不知。
但欠山头埋骨穴,归欤分付与诸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及手法等,考核范围较广,涉及临川、王安石等人。考生要熟悉掌握课内重点篇目的内容和作者的相关评价,同时对课内外的诗文都要加以积累,并注意区分不同题材的诗文特点。答题时,先明确题型,然后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最后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此题要求对诗句逐句进行解释,并写出译文,然后附上赏析。注意关键词语“晓起、夜凉无寐起吟诗、道怀了了元无事、归欤分付与诸儿”。
首句“夜凉无寐起吟诗”,写诗人因秋风而难以入睡,于是起床吟咏诗歌。“夜凉”表明天气已经转凉,“无寐”则表现了诗人彻夜不眠,“起吟诗”点明主题是诗人因夜凉难眠而吟咏诗歌。
颔联“百尺楼高蟾独挂,五更钟过马交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蟾”指月亮,“挂”指悬在半空中;“钟”指报时的钟声,“交驰”用来形容马奔跑的声音。这两句诗既写了月色皎洁、月光映照下楼影摇曳,又描写了五更时分,钟声响起,战马奔驰的情景。
颈联“道怀了了元无事,世故纷纷总不知”,诗人感叹世事烦扰,心中一片澄澈。“了了”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里指诗人心境坦荡;“元”通“原”,本来的意思,这里代指“道”;“纷”指杂乱,这里指世务纷繁。这句的意思是:我原本胸怀坦荡,对世间繁杂之事一知半解。
尾联“但欠山头埋骨穴,归欤分付与诸儿”,诗人以“分付”一词,表明自己已决志隐居山林。“归欤”出自《论语·微子》中的“归欤”,意为“回去吧”,此处表示回家隐居的决心。“诸儿”指子孙后代,这里的“诸儿”也暗指自己的子女。尾联的意思是:现在只缺少一处山头上的坟穴,将来就让孩子们继承我的遗志,回到家乡去。
【答案】
示例:
晓起
夜凉无寐起吟诗,正是秋风欲动时。
百尺楼高蟾独挂,五更钟过马交驰。
道怀了了元无事,世故纷纷总不知。
但欠山头埋骨穴,归欤分付与诸儿。
译文:
夜晚没有睡意,起床吟诵诗歌。正是秋风将要吹动的时候。高楼上明月高悬,独自挂在半空。五更时分,战马奔跑声四起。我心中坦荡,对世务一无所知。现在只缺少一处山头上的坟穴。让我的孩子继承我的遗志,回家乡隐居吧!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诗人任江西提点刑狱,被罢官家居。这首诗就是他罢官后所写,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隐居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