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人客鉴湖,请言近世两鸿儒。
洪平斋集亲抄否,陆放翁诗背诵无。
绿芡紫莼乘月采,黄精白术入云锄。
土毛未负将军腹,万卷撑肠定不枯。

【诗句释义】

第一句“天目山人客鉴湖”,描述的是天目山人来到鉴湖这个地方,他可能是为了拜访朋友或是参加某种活动。

第二句“请言近世两鸿儒”,“近世两鸿儒”指的是两位在近现代具有很高声望的学者或文人。

第三句“洪平斋集亲抄否”,“洪平斋”可能是指某位名叫洪平的人的书房或收藏室,而“亲抄否”则表达了对这种藏书方式的疑问,是否亲自抄录过这些书籍。

第四句“陆放翁诗背诵无”,“陆放翁”指南宋诗人陆游,他的诗作非常著名,而“背诵无”则表示自己没有能够熟背他的诗篇。

第五句“绿芡紫莼乘月采,黄精白术入云锄”,描绘了一幅夜晚采摘植物和耕作的生动场景,其中“芡”和“莼”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而“黄精”和“白术”则是中药材,这两种药物都有助于治疗疾病。

第六句“土毛未负将军腹,万卷撑肠定不枯”,这里的“土毛”可能是指一种草药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植物,而“将军腹”则暗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或者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最后的“万卷撑肠定不枯”则表达了对自己学识渊博、知识丰富的自信,即使面对困难也不会轻易动摇。

【译文】

天目山人来到鉴湖这个地方,他是来拜访谁呢?我想问问近现代有哪些著名的文人或学者。

洪平斋的书房是否亲自抄录过这些藏书呢?陆放翁的诗你是否都能背诵出来呢?

夜晚我们在月光下采摘绿色的芡子和紫色的莼菜吗?我们又在天空中耕作着黄色的黄精和白色的白术吗?

我们的学问和见识都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就像那些珍贵的藏书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四首小诗的形式展现了作者与友人间的交流和对知识的敬仰之情。每首小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生活细节以及个人感受,传达出了作者对于知识的重视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充满了文学韵味和艺术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