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贱无力气,淖曾不能掀。
贫亦靡赙赗,奠酹无鸡豚。
激烈拟八哀,些歌招公魂。
万古万万古,遗恨凄乾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李涉(773—835)字不详,号清溪子,自称渔翁,原籍洛阳(今属河南),迁家山南宜城(今湖北宜城市)。大中十二年(858)进士,历任当涂、太平、寿春县令等职。长于歌诗,文思精巧,作品除《咏柳》外,常以幽怨为主,语言清新峭拔。其著作有《李长吉集》。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赵公的深切哀悼之情:我虽卑微无力,但却无法掀起泥淖;贫困也无以馈赠厚礼,只有祭品而无鸡豚之供。我悲痛之情与杜甫的《八哀诗》相仿,我悲痛地呼唤赵公的灵魂来接受我的祭奠。赵公的遗恨永驻乾坤之间,让人感到凄凉。
注释:
- 我贱无力气:我卑微无力。
- 淖曾不能掀:泥淖也无法掀起。
- 贫亦靡赙赗:贫困也无以馈赠厚礼。
- 激烈拟八哀:悲痛之情与杜甫的《八哀诗》相仿。
- 些歌招公魂:我悲痛地呼唤赵公的灵魂来接受我的祭奠。
- 万古万万古:赵公的遗恨永驻乾坤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李涉在悼念他的朋友赵公时创作的。赵公去世后,李涉写下了这首悼亡诗,表达对赵公的深切缅怀和哀伤之情。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以及对赵公的追忆和怀念,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同时,诗中的悲痛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整首诗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