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省宦径恶,荷锄宁带经。
岂不尝守郡,生涯百无成。
一夕偶不饮,鳏枕听遥更。
残灯暗虚牖,落叶锵空庭。
鼠啮叱不止,呼奴效猫鸣。
孰与醉卧熟,万事忘吾情。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借酒抒情 诗意与译文对照赏析
- 早省宦径恶,荷锄宁带经
- 译文:早早退朝后感到仕途艰难,手持锄头依然携带经卷
- 注释:宦径,指官场之路;荷锄,指农事劳动;宁带经,意指即使身处官场也要保持儒者风范。此句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及其坚守道德的信念。
- 岂不尝守郡,生涯百无成
- 译文:难道不曾担任过地方长官吗?然而一生却未能成就大事
- 注释:守郡,即掌管一方;生涯,指一生的事业或生活;百无成,表示一事无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政治抱负未得实现的遗憾。
- 一夕偶不饮,鳏枕听遥更
- 译文:某夜偶然没有饮酒,独自枕着听远方更鼓声
- 注释:一夕,指某一夜晚;寡饮,指偶尔不饮酒;鳏枕,指孤枕难眠;遥更,指远方传来的更鼓声。此句展现了深夜独处时的孤寂感。
- 残灯暗虚牖,落叶锵空庭
- 译文:昏暗的灯光照亮了空旷的庭院,窗外落叶沙沙作响
- 注释:残灯,指微弱的灯火;虚窗,指透光但光线微弱的窗户;落叶,指飘落的树叶;锵空庭,指在空旷庭院中的落叶发出声响。此句营造了深夜庭院的宁静与冷清景象。
- 鼠啮叱不止,呼奴效猫鸣
- 译文:老鼠啃咬声不停歇,呼唤仆人模仿猫叫声驱赶它
- 注释:鼠啮,指老鼠啃咬的声音;叱,命令声;呼奴,指叫来仆人;效,模仿的意思;猫鸣,指模仿猫的叫声。此句通过拟人化手法描绘了家中鼠患之苦与驱赶之趣。
- 孰与醉卧熟,万事忘吾情
- 译文:何不沉醉于酣睡中忘却尘世纷扰?一切烦忧都随之消散
- 注释:孰,何;与,连词;醉卧熟,指沉醉于梦境之中忘却世事;忘吾情,指忘却个人情欲及忧愁。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
- 赏析:
- 此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不顺和家庭琐事中的矛盾心态。他既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又无法完全放下对家国责任的担当。这种矛盾情感体现在每一个诗句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感叹,也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整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如“残灯”一句,既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孤寂,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那份无法排解的孤独和无助。再如“鼠啮”一句,则通过动物行为反衬出人世间的烦恼与不安。
- 此外,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及酒,这不仅是一种消愁的工具,更是一种寄托情感的载体。通过饮酒这一行为,诗人试图暂时忘却世俗的纷扰,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然而,酒后往往容易使人陷入更深的思考和反思之中,这也使得这组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味。
- 结语:
- 苏轼的《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不仅是对陶渊明作品的回应和致敬,也是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生、政治和理想的一种深度反思与表达。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还能深刻理解到他们在面对复杂社会环境和内心矛盾时所展现出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