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愿为,莫若言事官。
前后五百辈,风节何索然。
士所甚荣者,草诏登金銮。
缪妄或预选,文章何足传。
又如相人国,操秉中书权。
奸邪杂庸懦,覆餗鼎实颠。
代天分百工,设此三要职。
我虽幸登名,三不践其一。
尝叨台谏命,大臣阴见柅。
击搏非所能,甘受一麾斥。
于时已溃乱,竟不保宗祏。
论罪诛枯𩨨,孰可付史笔。
星河夜西流,看天徒叹息。
《夜起有感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夔州时所作,共五首。这组诗通过作者与友人的交往和相互间的赠答,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朝廷的不满。
第一首:古人所愿为,莫若言事官。
注释:古代人的愿望是什么?没有比当一个能直言进谏的官员更好的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于直言进谏者的期望和敬仰之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成为一位能言善辩、敢于直抒己见的官员。
第二首:前后五百辈,风节何索然。
注释:历史上有多少像你这样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品德为何变得如此令人失望呢?
赏析:杜甫在这里感叹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堕落,他认为那些曾经坚守风节、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已经变得毫无价值,而那些奸佞之徒却得到了重用。
第三首:士所甚荣者,草诏登金銮。
注释:士大夫们最为荣耀的事情是什么?是起草诏书、登上金銮殿。
赏析:杜甫在这里指出了士大夫们的荣耀之处,即他们可以通过起草诏书、登上金銮殿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第四首:缪妄或预选,文章何足传。
注释:荒谬的错误有时也能得到选拔,但文章的价值又怎能流传千古呢?
赏析:杜甫在这里表示了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的不满和担忧,他认为有些错误和谬误虽然得到了选拔,但却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第五首:又如相人国,操秉中书权。
注释:又如宰相治理国家,掌握着中书省的权力。
赏析:杜甫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宰相的敬畏之情,认为宰相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们的权力和地位非常尊贵和重要。
第六首:奸邪杂庸懦,覆餗鼎实颠。
注释:奸佞之人混杂其中,使得国家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赏析:杜甫在这里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忧虑之情,他认为奸佞之人的存在使得国家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需要有人站出来进行改革和整顿。
第七首:代天分百工,设此三要职。
注释:替代上天分配给百工匠人的职责,设立了这三种重要的职务。
赏析:杜甫在这里指出了皇帝的责任和义务,他提醒皇帝应该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不是沉迷于享乐和权力之争。
第八首:我虽幸登名,三不践其一。
注释:我虽然有幸得到皇帝的赏识,但却三次都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
赏析:杜甫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之情,他认为自己虽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但却一直没有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第九首:尝叨台谏命,大臣阴见柅。
注释:曾担任过御史台谏官,但最终却被大臣所阻挠。
赏析:杜甫在这里回忆了自己的经历和遭遇,他感叹自己在担任御史台谏官时虽然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支持,但由于受到大臣的阻挠而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第十首:击搏非所能,甘受一麾斥。
注释:奋力抗争不是我所能做的事,我愿意接受被贬谪的命运。
赏析:杜甫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妥协之情,他承认自己无法改变当前的政治局势和环境,只能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和安排。
第十一首:于时已溃乱,竟不保宗祏。
注释:当时已经出现了混乱和衰败的局面,最终未能保护国家的基业和象征。
赏析:杜甫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和国家衰败的无奈和悲哀之情,他感叹自己所处的时代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和昌盛。
第十二首:论罪诛枯𩨨,孰可付史笔。
注释:因罪而被处死的枯木,谁可以将其交给史官去记载呢?
赏析:杜甫在这里表达了对于死者的同情和惋惜之情,他感叹那些因罪而死的人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只能默默承受着痛苦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