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乐故亡,三礼复不完。
名数颇舛剌,或亦疑同官。
易诗书春秋,论孟庸学篇。
弥缝救破断,谁实心斯传。
始以营道翁,终之紫阳仙。
堂堂七君子,如日常在天。
有暮必有旦,岂无来者贤。
大匠一朝作,绳墨其拾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历史上一些著名学者的颂扬,通过赞美他们的学术成就和道德品质,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
诗句解析与译文
- 览古五首 - 这句表明作者在审视古代历史时,发现了五位值得称道的人物。
- 六经乐故亡,三礼复不完: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本是古代的儒家经典,但因为历史的变迁,它们失去了原有的音乐(乐),使得这些经典变得残缺不全。
- 名数颇舛剌,或亦疑同官:这里提到了数学和名学,即古代的算术和音律之学,它们也因时代的变迁而显得有些混乱和不清晰。
- 易诗书春秋,论孟庸学篇:易(《周易》)、诗、书(《尚书》)、春秋(《春秋》)以及孟子(孟轲)的学说都是古代的哲学和伦理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理论和观点也逐渐模糊不清。
始以营道翁,终之紫阳仙:这句话表达了从开始到结束,这些学者们都致力于追求真理和道德的高尚精神。
堂堂七君子,如日常在天:这七位学者都拥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学识,他们的形象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样光辉灿烂,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心灵。
有暮必有旦,岂无来者贤: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会有新的人才出现,带来新的希望和机会。
大匠一朝作,绳墨其拾旃:这里的“大匠”指的是杰出的工匠,他们用精心制作的绳墨去修补和完善各种事物。
结语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学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道德的坚守,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期待和对人类智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