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荆舒底奸鬼,庙食丘轲同。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荆舒底奸鬼,庙食丘轲同。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

注释

  1. 贤者傥畏死:贤者倘若害怕死亡(“傥”通假字,表示“如果”)
  2. 世论终不公:世人的议论最终是不公正的(“终”表示“最终”)
  3. 古若不置死:古代若是没有死亡(“若”表示假设)
  4. 何藉诛妖凶:为什么需要铲除邪恶(“藉”表示凭借)
  5. 荆舒底奸鬼:荆舒是奸诈的鬼蜮(“底”表示底层或根本)
  6. 庙食丘轲同:祭祀像孔子和孟子那样(“同”表示平等或一样)
  7. 举世知其非: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是错误的(“知”表示知道)
  8. 嗫嚅不敢攻:只能吞吞吐吐不敢攻击(“嚅”表示说话时的声音)
  9. 著书斥日录:写书批评日历(“斥”表示斥责)
  10. 独一陈了翁:唯一的一个(“陈”表示陈述,“了翁”可能指的是人物名)
  11. 祸至裂宇宙:灾祸降临分裂了宇宙(“至”表示到达)
  12. 板荡中原空:国家动荡中原空虚(“荡”表示动荡,“板荡”为古文词汇)
  13. 笔削讨厥罪:用笔进行讨伐其罪行(“削”表示削减,“厥”指代某人或某事)
  14. 乃在乾淳中:就在乾、淳年间(“中”表示中间或之中)
  15. 我读四朝史:我阅读了宋朝四朝的历史(“四朝”指宋朝四个朝代)

翻译

贤者如果害怕死亡,世人的看法始终不公平。
如果古代没有死亡的恐惧,为何要铲除邪恶?
荆舒是奸诈的鬼蜮,他的祭祀和孔子、孟子一样崇高。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的不对,只能吞吞吐吐不敢攻击。
写下书籍来批评日历,唯一的那个被陈了翁。
灾祸降临分裂了宇宙,国家动荡中原变得空虚。
用笔进行讨伐其罪行,就在乾、淳年间。
我阅读了宋朝四朝的历史,才知道天庭的听觉非常聪颖。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的《览古五首》之一,表达了对贤者的担忧以及对于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诗中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手法,探讨了贤者的遭遇和社会的不公。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