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足奇士,贵人多俗人。
俗人尚自可,盗贼乘风尘。
子美客长安,悲歌惊鬼神。
柄国者谁子,曲江近前嗔。
逆臣自此起,强藩由是振。
乃至饿隶辈,貂冕垂长绅。
狼狈老拾遗,拾橡逃陇岷。
我每读其诗,吞泪声酸辛。
【注释】
寒士足奇士:指贫寒之士中有志向、有才干的人。
子美客长安:指唐代诗人杜甫在长安(今西安市)作客。杜甫曾因战乱流离失所,晚年寓居长安。
柄国者谁子:指掌握国家政权的权臣是谁的儿子。
曲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唐高宗时起居住地。
强藩:指强大的藩镇势力。
至:到达。
拾遗:指唐朝官名,为翰林院编修官。杜甫曾任此职,但不得重用,只得在长安闲居。陇、岷:指杜甫流寓之地,在今甘肃省境内。
【赏析】
《西斋秋感二十首》,作者生平不详,从诗中“子美客长安”等句看,当与杜甫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这首诗共二十四句,每两句为一组,共八组。前四组写杜甫在长安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后八组写当时朝政腐败,社会黑暗,杜甫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首联“寒士足奇士,贵人多俗人”,意思是说,贫贱的士人中有的是奇才异杰;而那些富贵人家中的人们,却都是些庸俗浅薄之辈。这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个现象:一些出身低微的人往往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
颔联“尚自可,盗贼乘风尘。”意思是,虽然有些人可以忍受艰苦,但却也有人像盗贼一样趁机横行霸道,危害百姓。这里的“盗贼”比喻那些不守规矩、胡作非为的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忧虑。
颈联“强藩由是振,乃至饿隶辈,貂冕垂长绅。”意思是,由于一些权贵的庇护或利用,使得一些不法之徒得以兴风作浪。而那些贫困潦倒的人们却只能垂头丧气地度过一生。这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悬殊差距以及贫富不均的现象。
尾联“狼狈老拾遗,拾橡逃陇岷”,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不忘忧国忧民之心,四处奔波,寻找机会为民请命。而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权贵们如今却已变得落魄不堪,只能在偏远地区苟延残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变迁和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无奈。
全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感受,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