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来南去雁还飞,四十年间万事非。
惟有航船歌不改,夜深老泪欲沾衣。

听航船歌十首

第一首:北来南去雁还飞,四十年间万事非。

惟有航船歌不改,夜深老泪欲沾衣。

注释:北来的大雁又飞回来了,四十年来世事变迁,一切都已不是当年的样子。只有那航行在水面上的船只,它的歌曲始终没有改变,夜晚我独自坐在船上,泪水已经快要湿透了衣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首句写北方的大雁归来,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次句“四十年”表示诗人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万事非”则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感慨。第三句“唯有航船歌不改”,表明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的音乐情感依然如初。最后一句“夜深老泪欲沾衣”则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对照,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二首:

西风劲吹白露降,渔舟唱晚归家忙。

江水悠悠行不尽,独坐孤帆思故乡。

注释:秋风劲吹,白露降临,渔民的小船在傍晚时分忙碌地回家。江水悠悠流淌,仿佛永无止境。我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帆船上,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首句“西风劲吹白露降”勾勒出秋天的典型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渔舟唱晚归家忙”则展示了渔民们忙碌归家的温馨场景。第三句“江水悠悠行不尽”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意境,江水似乎永不停息,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无时无刻不在蔓延。最后一句“独坐孤帆思故乡”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深刻的艺术效果。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三首:

南国风光好如画,翠竹青青映日霞。

绿水青山皆入画,谁人能解其中意?

注释:南方的风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翠绿的竹子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那些绿水青山都被巧妙地融入到画作之中,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境呢?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南方的自然风光。首句“南国风光好如画”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南方的风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次句“翠竹青青映日霞”则具体描绘了南国的自然景观,翠绿的竹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日出的霞光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第三句“绿水青山皆入画”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绿水青山被巧妙地融入画作之中,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然而,最后一句“谁人能解其中意?”则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些美好的风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意境呢?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美景的思考,又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度探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首:

北风吹过黄沙漫,长城脚下战旗展。

烽火连天照大地,英雄血染征袍鲜。

注释:北风吹过黄沙漫天的场景,长城脚下战旗高高飘扬。战争的烽火连天,照亮了整个大地;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们,他们的血染红了征袍,使之更加鲜艳。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壮美。首句“北风吹过黄沙漫”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环境,黄沙漫天,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次句“长城脚下战旗展”则展现了战争的规模和气势,长城脚下战旗迎风招展,展现出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第三句“烽火连天照大地”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紧张氛围,烽火连天,照亮了整个大地。最后一句“英雄血染征袍鲜”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现实,英雄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征袍,使之更加鲜艳。整首诗语言铿锵有力,情感激昂,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