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焦大小孤,号为天下奇。
繄此水中岑,突兀颇似之。
千古几洚水,蛟龙不能移。
寄言瓮牖士,守道当如兹。
【注释】
南行十二首:作者在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因受新党排斥,被贬为监处州盐酒税。次年春,他由处州南迁,经过金华时作此诗。十二首:《诗经·国风·召南》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南行十二首》的出处。南行即向南迁移。金焦:指浙江宁波江北岸的金山和北岸的焦山。金焦是当时佛教的名胜。天下奇:天下之奇观。水中岑:水中的山,指金山、焦山。突兀:高耸。
寄言:告诉。翁牖士:守道的人。瓮牖,形容简陋的居室。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南行途中所见到的美景以及自己由此得到的启示。
第一句“金焦大小孤,号为天下奇”写的是金山、焦山。大孤和小孤,都是位于钱塘江口的两块巨大的岩石。它们矗立在江中,形如山峰,所以被称为大小孤或金山、焦山。这两句诗用“天下奇”来概括,表明诗人对这两处景观极为赞赏,认为它们确实值得天下人称奇叹赏。
第二句“繄此水中岑,突兀颇似之”,写的是金山、焦山与钱塘江水的关系。这里的“水中岑”是说这两处的山体都浸没在水中,犹如水中的山峰。而“突兀”则形容它们的高峻、突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金山、焦山就像水中的山峰,高耸入云,十分引人注目。
第三句“千古几洚水,蛟龙不能移”写的是这两处景物的历史变迁。这里的“洚水”是指江河泛滥的水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古至今,经历了无数次江河泛滥的灾害,但金山、焦山却始终屹立在那里,没有受到任何破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处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寄言瓮牖士,守道当如兹”。这是全诗的结尾。这里的“瓮牖”指的是简陋的居室,比喻守道的人的生活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告诉那些守道的人,你们应该像金山、焦山一样坚守正道,不要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动摇自己的信仰。这也是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一种期望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