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
夷齐与箕微,均为识三纲。
我所领小垒,可容久徜徉。
亦欲拾之去,群盗纷寇攘。
勉强不得已,芟恶完善良。
完国非我责,完郡亦何伤。
幸保千里民,不为剑戟戕。
奸鬼伏肘腋,两贼程与黄。
门生讦座主,婿不顾糟糠。
妄告无反坐,官吏饱贿赃。
一朝掷笏绶,仅有书几囊。
辛巳至庚子,阖门饥欲僵。
二十年不仕,愚意谁揣量。
苟生内自愧,一思汗如浆。
焉得挂海席,万里穷扶桑。
茅屋荫松菊,槿篱畦芋姜。
读书粗知道,晦遁攀馀芳。
诗文亦不俗,千篇垂琳琅。
今汝往筮仕,已逾四十强。
萧然乏行李,艰甚谋聚粮。
此皆我之过,弃官畏祸殃。
以致儿女辈,无不羸以尪。
行行燕山下,悠悠易水傍。
北风无时无,南人少裘裳。
汝父近八帙,汝母七旬将。
苟可得一职,归甘泌之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
- 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祝福。
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
- 注释:这里的“大物”指的是国家,而“裸士”则是指那些没有官职的人。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足。
夷齐与箕微,均为识三纲。
- 注释:这里提到了古代的两位贤者,夷齐和箕子,他们都因忠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尊敬。这里的“三纲”指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我所领小垒,可容久徜徉。
- 注释: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仍然能够享受生活,不受外界干扰。
亦欲拾之去,群盗纷寇攘。
- 注释:诗人想要逃离这个纷扰的世界,但周围的盗贼却不断侵扰他的生活。
勉强不得已,芟恶完善良。
- 注释:虽然诗人不得不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善良。
完国非我责,完郡亦何伤。
- 注释:诗人认为维护一个国家或一个郡的责任并不完全在于他一个人,即使他不做,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幸保千里民,不为剑戟戕。
- 注释:诗人庆幸自己可以保护好千千万万的人民,而不是成为他们的敌人。
奸鬼伏肘腋,两贼程与黄。
- 注释:诗人描述了身边存在的邪恶小人,以及他们可能带来的危险。
门生讦座主,婿不顾糟糠。
- 注释:诗人提到了自己曾经的学生因为嫉妒而攻击自己的老师,而自己的女婿却不在乎这些小事。
妄告无反坐,官吏饱贿赃。
- 注释:诗人指出了一些官员因为贪腐而受到惩罚,但这与他们的罪行无关。
一朝掷笏绶,仅有书几囊。
- 注释:诗人形容了自己曾经的职位和权力,但现在一切都已经失去了。
辛巳至庚子,阖门饥欲僵。
- 注释:从辛巳年到庚子年,家里经历了长时间的饥饿,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二十年不仕,愚意谁揣量。
- 注释:诗人表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没有做过官,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奇怪。
苟生内自愧,一思汗如浆。
- 注释:诗人感到羞愧,一想到自己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就感到惭愧。
焉得挂海席,万里穷扶桑。
- 注释:诗人渴望能够摆脱当前的困境,到远方去寻找新的机遇。
茅屋荫松菊,槿篱畦芋姜。
- 注释:诗人描述了自己居住的环境,虽然简陋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读书粗知道,晦遁攀馀芳。
- 注释:虽然学识有限,但诗人仍然坚持读书,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诗文亦不俗,千篇垂琳琅。
- 注释: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文并不平庸,而是值得赞美的。
今汝往筮仕,已逾四十强。
- 注释:你即将踏上仕途,年龄也已经超过四十了。
萧然乏行李,艰甚谋聚粮。
- 注释:你即将离开家去上任,家里却什么都没有准备。
此皆我之过,弃官畏祸殃。
- 注释:这都是我的过错,我选择辞职是因为害怕祸患。
以致儿女辈,无不羸以尪。
- 注释:由于我的决定,我的家人和孩子都遭受了损失。
行行燕山下,悠悠易水傍。
- 注释:我们即将离开这个地方,前往燕山脚下。
北风无时无,南人少裘裳。
- 注释:北方的风总是吹个不停,而南方的人却很少穿皮衣。
汝父近八帙,汝母七旬将。
- 注释:你的父母年纪都已经很大了,快要进入老年期。
苟可得一职,归甘泌之洋。
- 注释:如果我能够得到一个职位,我就愿意回到故乡享受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