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六律相配匹。
嶰谷参差十二筒,猗管城子从此出。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曰方曰册刀削之,削之笔之作以述。
析竹蘸墨丝其端,龙图龟书就篇帙。
秋兔拔毛号毛颖,愈奇愈巧愈精密。
修管执之以为柄,短管窍之以为室。
其实不过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术。
锋但欲齐忌太尖,翠羽鼠须俱不必。
老夫平生学欧颜,晚脱场屋涂注乙。
著书弃笔如丘山,使年将及三万日。
眼花尚能写蝇头,笔不如意辄怒叱。
江淮笔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
鸡距散卓杨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赠笔工杨日新》。

译文:
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与六律相配对。
嶰谷参差十二筒,管城子从此诞生。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曰方曰册刀削之,削之笔之作述。
析竹蘸墨丝其端,龙图龟书就篇帙。
秋兔拔毛号毛颖,愈奇愈巧愈精密。
修管执之以为柄,短管窍之以为室。
其实不过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术。
锋但欲齐忌太尖,翠羽鼠须俱不必。
老夫平生学欧颜,晚脱场屋涂注乙。
著书弃笔如丘山,使年将及三万日。
眼花尚能写蝇头,笔不如意辄怒叱。
江淮笔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
鸡距散卓杨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

注释:

  1. 黄钟九寸裁为律:黄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九寸指的是黄钟的长度。裁为律表示将其长度切成不同的音阶。
  2. 嶰谷参差十二筒:嶰谷是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是指嶰谷的筒数。十二筒意味着这种乐器有十二个音符。
  3. 嶰谷参差十二筒,猗管城子从此出:嶰谷的筒数和管城子的出生有关。管城子可能是一种乐器或人物的名字。
  4. 上古苍颉初制字:苍颉是中国古代的圣人,据说他发明了文字。
  5. 后人蒙恬始造笔:蒙恬是古代的一位大臣,据说他发明了毛笔。
  6.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吴云和燕云都是地名,韵书中将律与聿分开,可能是指某种分类或规则。
  7. 曰方曰册刀削之,削之笔之作述:这里的“曰”可能是引号,表示接下来的内容是直接引用的话。刀削之和削之笔作述都是描述制作笔墨的过程。
  8. 析竹蘸墨丝其端,龙图龟书就篇帙:析竹是制作笔墨的竹子,蘸墨丝表示蘸取墨水。龙图、龟书分别代表龙文和龟文,这些文字被书写在篇帙中。
  9. 秋兔拔毛号毛颖:这里的“秋兔”可能是指一种兔子,拔毛号毛颖表示用这种方式来称呼毛笔。
  10. 愈奇愈巧愈精密:形容毛笔的构造越来越奇特、精细。
  11. 修管执之以为柄:修管可能是指某种形状的管子,执之作为笔的柄部。
  12. 短管窍之以为室:短管可能是指某种形状的管子,窍之作为笔的笔腔。
  13. 实不过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术:实不过一毫端表示笔的实际长度非常短,但良工在这里有神奇的技艺。
  14. 锋但欲齐忌太尖:锋指的是笔尖,齐指的是整齐,忌太尖表示要避免过锋利。
  15. 翠羽鼠须俱不必:翠羽和鼠须可能是指某种装饰或材料,不必表示不需要它们。
  16. 老夫平生学欧颜:老夫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学习欧和颜的书法风格。
  17. 晚脱场屋涂注乙:晚指晚年,脱场屋表示科举考试失败,涂注乙可能是指涂抹墨水进行书写。
  18. 著书弃笔如丘山:著书表示写作书籍,弃笔像丘山表示放弃使用笔来进行书写。
  19. 使年将及三万日:使年即将到达三万个日(即一万天),表示写作时间很长。
  20. 眼花尚能写蝇头:眼花表示视力不好,尚能表示还能够勉强做到。
  21. 笔不如意辄怒叱:笔不如意表示写字不顺利,辄怒叱表示生气地责骂。
  22. 江淮笔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江淮可能是指长江下游和淮河一带的地区,笔工表示从事笔墨制作的工匠。孰甲孰乙是我的了解范围。
  23. 鸡距散卓杨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鸡距可能是某种特征或标志,散卓杨日新表示某人擅长毛笔制作,不落第二亦第一表示他的技艺非常高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