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八年间,得遇重阳。感真慈、诀破心王。清中诱化,静里斟量。见紫霞生,祥风至,聚云光。
抱一无离,应物圆方。唤东牟、得道婴郎。丹成果满,披挂霓裳。便风三清,朝玉帝,曾行香。
《行香子·遇师》是元代王处一的佳作,诗中描绘了一次偶遇仙人的经历,表达了对真知灼见的渴望和对修炼成仙之路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定八年间
- 八年:指作者在金大定年间(公元1168年)开始师从王重阳。
- 遇师:指与王重阳的相遇,这是作者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
- 得遇重阳
- 重阳: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之习。
- 感真慈:深感王重阳传授的真知慈爱。
- 感真慈、诀破心王
- 感真慈:感受到王重阳的真实慈悲。
- 诀破心王:突破了心中的固执与偏见。
- 清中诱化,静里斟量
- 清中诱化:在清净的环境中受到启发和教化。
- 静里斟量:在安静的状态下深入思考和权衡。
- 见紫霞生,祥风至,聚云光
- 紫霞生:天空中出现紫色的霞光。
- 祥风至:吉祥的气息降临。
- 聚云光:云彩汇聚,形成壮观的景象。
- 抱一无离,应物圆方
- 抱一无离:抱持一心,不受外界干扰。
- 应物圆方:应对事物时,态度圆融,无拘无束。
- 唤东牟、得道婴郎
- 唤东牟:召唤东方的牟尼,指得到佛陀的教诲。
- 得道婴郎:得到修行成仙的道路,如同婴儿般纯真无邪。
- 丹成果满,披挂霓裳
- 丹果:修炼所得的果实,象征修行的成果。
- 披挂霓裳:穿上华丽的衣裳,比喻仙人的风采。
- 便风三清,朝玉帝,曾行香
- 便风三清:跟随三位天仙,朝见玉皇大帝。
- 曾行香:曾经进行过虔诚的祭祀或祈祷。
王处一通过这首《行香子·遇师》,不仅表达了对师承真传的感激之情,也展现了自己追求修行成仙的决心和境界。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道教文化的色彩,体现了王处一作为一位道士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