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过青山渡,扬鞭入洞霄。
旁观昔隐迹,信步冷泉桥。
说简金龙古,仙风道古饶。
小轩曾寄宿,秋雨闹芭蕉。
游洞霄宫
介绍
。
《游洞霄宫》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石桥流水映斜阳,竹树参天万壑苍。
我欲乘风归去也,白云深处有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先,“石桥流水映斜阳”一句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一座古老的石桥横跨两岸,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相接,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接着,“竹树参天万壑苍”进一步描绘了洞霄宫周边的自然环境。竹林茂密、树木高耸入云,整个山谷呈现出一片苍翠的颜色,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最后两句“我欲乘风归去也,白云深处有人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我欲乘风归去”是说他想
相关推荐
【注释】 游洞霄宫:游览洞霄宫。洞霄宫,道教宫观名。在今浙江金华市。 过青山渡:渡过青山江上的小桥。青山渡,即“青阳渡”。 扬鞭入洞霄:挥鞭进山去。扬鞭,驱马鞭子。 旁观昔隐迹:指过去隐居于此的陶潜、李白等。 信步冷泉桥:漫步冷泉亭。冷泉亭,即“寒食亭”,在今浙江金华市区。 说简金龙古:指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仙风道古饶:形容洞霄宫风景幽美
【注释】 洞霄:山名,在福建。 天柱擎峰出:指山峰高耸直上。 丹泉:红色的泉水,传说中为神仙饮用的仙水。 漱石:漱口。 乐斯者:乐于隐居的人。 微吟谩纪行:随便吟咏一下,就记下这行诗句。 【赏析】 《游洞霄宫》是一首七绝,作者用朴素、流畅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游览洞霄宫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隐逸山林的志趣。全诗写景抒情,意境优美。 首句“洞霄飞杖屦”,意思是说,我到访洞霄宫就像拄着拐棍行走一样
【解析】 “游洞霄宫”是全诗的第一句,点出了题旨,也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千古佳名号洞霄”。接着,诗人以“琳宫”二字点明地点。“绝尘嚣”,极写洞霄宫之幽静,“千古”则点出洞霄宫的历史悠久。接下来,诗人又用“地锁九峰形屈曲,擎天一柱势岧峣”两句来描绘洞霄宫的壮丽景观。其中,“地锁九峰”指的是洞霄宫内有九峰环绕;“形屈曲”指的是九峰蜿蜒曲折;“擎天一柱”指的是洞霄宫内有一柱直插云霄
这首诗描写了游洞霄宫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作者的感慨和志向。 “青山九锁洞霄宫”,描述了洞霄宫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青山环绕,九座山峰如同锁链一般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洞霄宫位于这样一片美丽的山水之间,让人心生向往。 “真气澄鲜瑞雾浓。”这句话描绘了洞霄宫内部的祥和气息和浓郁的瑞雾。这里的“真气”指的是洞霄宫内蕴藏的神秘力量,“澄鲜”表示清新纯净,“瑞雾”则是指缭绕在洞霄宫周围的吉祥之气
【诗句释义】 1. 洞霄:道教称天宫名。此指洞霄宫(仙宫)。天下闻:普天下皆知,广为流传。 2. 宰辅:辅佐帝王的大臣。分:职责所在。 3. 闻名姓往:虽然知道名字,但未曾相见过面,即闻名而未见其人。 4. 寄禄于此:寄身在此地(洞霄宫),但只是徒有虚名。 5. 身到仙关:身入仙境,与仙人相遇。我:诗人自称。 6. 九虎迎门:形容仙宫门前有如猛兽般的侍卫。 7. 六洞高人:指仙人。接笑谈
【注释】 游洞霄宫:游览了洞霄宫。 掣开:拉开、推开。琳宫:指神仙居住的宫殿。 物色:寻找。真仙:指真正的神仙。剑履踪:形容行走时威仪庄严,如仙人之步。 一朵云根:指云根峰上生长着一朵莲花。 千寻天柱:形容山峰耸立入云,如同擎天的柱子。 功名秘略:求得黄石公的秘诀。 呼吸微言:学习赤松子传授的养生之道。 我是康庐倦游客:我是在康庐山游玩而疲倦的游客。康庐山:山名,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南。 朅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游洞霄宫之作。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新晴草木翠光流,麦陇清和四月秋。(注释)"新晴"指的是天气晴朗,“草木翠光流”形容春天里草木茂盛,绿色的叶子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麦陇清和四月秋”则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农田里的小麦已经成熟,金黄色的麦浪随风摇曳,呈现出一派清新宁静的景象。 2. 巽二风来山发冷,阿香雷过馨声幽
【注释】 曜相:指唐玄宗,玄宗时号太真公主为“太真”。 偏羸:形容瘦弱。 复岭:重山。 重岗:高高的山岗。 未穷:未尽。仙隐:仙人隐居之地。 宸游:天子的出游。 驻笔:停笔,即提笔。 酒逢:饮酒遇上,意谓遇到好机会。 飞觞:飞觞,即举杯畅饮。 金庭:金阙,天宫,即玉皇大帝居住之天宫。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游览洞霄宫之作。诗中赞美了洞霄宫的建筑宏伟、环境幽美,以及游人在此游览的愉悦心情
【译文】 天柱山是名山古迹,形势与众岳相似。 神人栖息在山顶,呼出一口唾沫,便见云雾缭绕。 白天看到旗帜飘扬,夜晚听到笙鹤和鸣。 花源有时流下红霞,仙禽依然捣制丹砂。 只有歌声传不到远方,清风洒向空旷的天地。 【注释】 1. 游洞霄宫:游览洞霄宫。洞霄宫,即天柱山中的玉霄宫,为道教宫观。 2. 天柱古名山:天柱山,又名南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主峰祝融峰,海拔1300多米,为五岳之一。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山锁清溪溪锁峰,溪光山色两怡融。 【注释】:山被溪流环绕,溪流也环抱着山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溪水映着山色,山色又倒映在溪水中,使得整个景象更加和谐美好。 【赏析】: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自然景色,通过“山”与“溪”的相互交织,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这里的“锁”字用得非常巧妙,既形容了山与溪之间的紧密相连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的杨慎,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文学家。这首诗是他在游洞霄宫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乔松苍竹带烟霏,木拱彤檐蔼翠微。 注释:高大挺拔的松树和苍劲的竹子笼罩在烟雾之中,木制的拱形屋檐覆盖着青色的天空。 - 虚谷玲珑遗凤响,行云蒙密护龙归。 注释:山谷空旷而精致,仿佛有凤凰的鸣叫声传出;行云浓密,仿佛是龙在归途中被保护着。 - 繁花结绣迷樵径
【译文】 雨后初晴的云朵顽皮地拨不开,紫霄佳处寻访楼台。 九重青山固结奇观,古洞一深如此壮观。 拔地千林都秀润,擎天一柱最崔嵬。 出山爽气尚相属,数里清溪送我回。 【注释】 1. 游洞霄宫:游览洞霄宫。洞霄宫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境内,始建于唐代,为道教名山之一,因“仙迹”而闻名于世。 2. 宿雨顽云拨不开:宿雨是指早晨醒来时,天空中仍有未散去的雨水。顽云则是指那些不肯轻易散去的乌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游洞霄宫》。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石坛风冷露华凝,群玉峥嵘簇画屏 - 石坛:山中的小石台。 - 风冷:风很冷。 - 露华:露水。 - 凝:凝结。 - 群玉:多玉石。 - 峥嵘:高大的样子。 - 簇画屏:像屏风一样排列。 2. 水赤久传丹作井 - 水赤:水的颜色是红的。 - 久传:长时间流传。 - 丹作井:用红色的颜料来标记井的位置或作用。
诗句原文: 游洞霄宫 云海三山路忽通,形神俱妙玉霄东。 八篇拟授无司马,银鼎浮珠问葛翁。 注释说明: - 游洞霄宫:游览洞霄宫。 - 云海三山路忽通:形容洞霄宫周围云雾缭绕,山径隐现如同打通了一般。 - 形神俱妙玉霄东:形容洞霄宫的景色和建筑形态美轮美奂,宛如仙境中的玉霄宫。 - 八篇拟授无司马:暗示有八篇文章想要授予无司马(即作者自己),可能是对洞霄宫美景的描述或赞美之词。 -
【注】: 1. 苔封九锁碧琅玕:指仙宫的门户被青苔所封。 2. 中有仙宫玉佩寒:仙宫有玉佩,玉佩是冷的。 3. 阊阖(chān hé)忽闻呼案吏:阊阖即天门,是传说中天上的宫门。呼案吏,指天帝召见官员。 4. 来乘灏气跨青鸾:乘上云气,驾着青鸾。青鸾,传说中的祥瑞之鸟,这里指祥瑞之气。 【译文】: 青苔覆盖了九座山门和石柱,那里有一座神仙住的宫殿,宫殿里的玉石佩饰在寒冷中闪烁着光芒
【注释】 游洞霄宫:游,游览。洞霄宫:道教宫观名。在今浙江省江山市石门乡境内。万木森秋晃碧宫:万木,万木参天;森,繁茂;秋,秋季。晃,晃动。碧宫,即碧霞元君庙。灵霞栖断憬晨钟:灵,指仙境中的灵气。霞,云气。栖,居住、栖息。断,断绝。憬(jǐng),惊醒。晨,早上。钟,寺庙的报时用的钟。黄庭界:道家称人体内的黄庭穴为“黄庭界”。心眼惊旧天柱峰:心眼,心与眼。旧天柱峰,指庐山上的天柱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名作。它描述的是游览洞霄宫的经历。 以下是对诗句和译文的详细解释: 1. 游洞霄宫 大涤元盖洞天夙所慕,时时飞梦淩孱颜。 兹辰奋足遂跻讨,芒屩岂惮山行艰。 初从南湖历四井,霜清日出群峰静。 纡回路转金线潭,鉴奁不动澄岚影。 偶逢捀子为指迷,深入攒林竦壁得异境。 青山九锁势更殊,千寻拔地秀不孤。 松栝湿翠交撑扶,石桥流水声可娱。 道旁碓响云母粉,岩隙乳滴羊须珠。
《游洞霄宫》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览洞霄宫的经历,以及他在游览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真茶啜比换骨膏:这是诗人在品尝真茶时的感受。“真茶”指真正的茶叶,而“啜”则是品尝的意思。“比”在这里可能是指比较或对比的意思。“换骨膏”是一种特殊的药物,用于治疗疾病。这里可能是说,通过饮用真茶,诗人感到身体得到了净化和修复。 2. 半日盘旋杂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