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玄珠夜半功,纷纷五彩满房中。
只为日月交加合,却被龟蛇取次攻。
乍见容仪方恍惚,久看相貌即朦胧。
殷勤为报阳人道,此个真空不是空。
金丹诗四十八首
介绍
。
《金丹诗四十八首》是明代徐渭所作的一组诗歌,共48首。
1. 竹石
清风竹上摇翠色,
明月天边挂素光。
万壑千岩皆入画,
一溪流水自生香。
这首诗描绘了在清风吹拂的竹林中,明月高悬于天空的画面。竹子随风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展示自己的翠绿之姿;而那明亮皎洁的月亮则如同天边挂起的一轮素色圆盘,照亮整个世界。山峦连绵起伏,千岩万壑都融入画作之中,溪水潺潺流淌,散发着清新的香气。
2. 山中
白云深处有人家,
流水石桥独自坐。
竹林深处闻鸡鸣,
松风拂面似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云
相关推荐
金丹诗四十八首 金鼎玄珠夜半功,纷纷五彩满房中。 只为日月交加合,却被龟蛇取次攻。 乍见容仪方恍惚,久看相貌即朦胧。 殷勤为报阳人道,此个真空不是空。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金鼎玄珠夜半功」:描述在深夜时分,通过金鼎炼制出玄色的珍珠,象征着在黑暗中摸索真理的努力。 - 「纷纷五彩满房中」:五彩代表了不同的色彩和能量,可能是指炼丹过程中各种物质的混合和作用。 2. 译文与解释
```text 金丹诗四十八首,假法人间有万般,君宜求取紫金丹。 昆仑山上楼台耸,北海炉中龙虎攒。 此个药中为贵宝,将来炼就作天官。 玉皇数下金玄诏,始信云衢去不难。 ``` 注释: 1. “假法”:比喻寻求仙道或修炼之道。 2. “人间”:指世间,人间有万般变化。 3. “君宜求取”:您应该去寻求。 4. “紫金丹”:珍贵的炼丹,通常指道教中的灵丹妙药。 5. “昆仑山”
金丹诗四十八首中,张继先以深邃的道教思想,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金丹炼制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炼丹的过程和条件,还反映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下面将根据诗句逐一进行解释: 1. 流俗纷纷不悟真:描述了世人纷纷扰扰,却无法认识到真正的道理。这里的“真”指的是道家追求的真理和道的本质。 2. 不知求己却求人:指出人们通常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金丹诗四十八首》。全诗如下: 不觉年年撚指过,急如催浪转长河。 鼎中日月知人少,世上阴阳识者多。 尽为资财损真性,皆因女色逐流波。 □□半有归泉路,忍把真元乱鬼魔。 注释: 1. 不觉年年撚指过,急如催浪转长河。 -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紧迫感。撚指,用手指捻着手指转动,形容时间过得很快。长河,比喻生命的长河,岁月如流水般逝去。 2. 鼎中日月知人少
金丹诗四十八首,张继先的诗歌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炼丹的过程及其中蕴含的哲理,通过对炼丹术的描述反映了对生命、自然与修行的理解。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诗句解析 - “堪笑愚人被色萦”:表达了对于无知或愚昧之人被欲望和物质所困扰的讽刺,暗示了真正的修炼者不会被外物所惑。 - “神仙清静方为道”:强调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纯净是修道的根本,体现了道家“无欲则刚”的思想。 -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采阴丹法起何时,后汉刘晟亦自迷” - 关键词:采阴丹法、刘晟、迷 - 注释:此句表达了一种炼制丹药的法术始于何时的问题。"刘晟"指的是后汉时期的刘彻(汉武帝),他因为迷恋女色和求仙而耽误国政,最终导致国破家亡的悲剧。 - 赏析:通过对比“刘晟”的例子,诗人警示人们不要沉迷于世俗的欲望和迷信,以免误入歧途。 第二句:“不免轮回归复道,岂将淫欲益愚痴” - 关键词
婴儿头上戴莲花,诈伪迷人乱似麻。 不道修行从一鼎,却言般运有三车。 泥丸有路蒸方透,紫府无涯价莫加。 为劝尘中迷路者,好寻元本莫咨嗟。 注释与译文详解: 1. 婴儿头上戴莲花: - 诗句解读: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比喻那些看似聪明的人或事物,实则是欺骗和迷惑他人的手段,犹如头上戴着花的假象,使人难以辨识其真正的面目。 - 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
诗句输出:火急寻师指水金,依时用火采浮沉。 译文:我急切地寻找一位师傅,向他学习关于如何炼制金丹的知识。根据特定的时间,我会采集到可以用于炼制金丹的水和金子,通过反复的练习,我逐渐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关键词注释: - 火急:形容对炼丹的迫切心情。 - 指水金:指代水和金子,是炼丹的材料。 - 依时:按照特定时间进行。 - 采浮沉:采集到可以用来炼制的水和金子。 - 九回:多次反复实践。 -
诗句原文 扰扰浮生一梦间,几人回首锁三关。 黄婆压定分全易,白虎飞来投下难。 朱雀入炉三亩静,黑龟伏鼎一生闲。 昭昭妙理余知得,只欲藏机隐旧山。 译文注释 1. “扰扰浮生一梦间”:描述了人生如同梦一般短暂和虚幻,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2. “几人回首锁三关”:比喻人生中有许多重要关口需要回头审视和把握。 3. “黄婆压定分全易”
莫论仙骨莫求丹,此理玄玄有正门。 迷者少能知返本,教人藉此以为根。 龟蛇大小宜频给,日月精华且总吞。 只自明师分剖后,难为荒野作丘坟。 赏析: 此诗以金丹诗四十八首为主题,通过描绘金丹的炼制过程和结果,表达了诗人对修炼金丹的理解和感悟。首先,诗人指出,修炼金丹不必过于追求仙骨和丹药,因为其道理是深奥而明确的。接着,他描述了迷途者难以理解并回归本源,而传授者则以此为根本,引导他人修行。然后
诗句大意是:学习炼丹之道,常因私欲而迷失方向,若能明心见性,便能领悟阴阳五行之理,方得真正理解天地间的道理。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1. 神仙妙用最难窥:此句表明修炼成仙的奥妙难以完全理解与掌握。 2. 学道多因欲道迷:指出许多人之所以学道,是因为被欲望所迷惑。 3. 向此若能明水火:如果能够理解和掌握阴阳水火的平衡,便能理解万物。 4. 真铅莫把凡铅杂:真正的内丹术需要摒弃世俗的杂质
诗句解析: 1. 黄芽至宝莫轻论,白雪通玄敢谩言。 - 黄芽(指道家修炼中的内丹)是至高无上的价值,不可轻视讨论。"白雪"可能象征纯洁或清高的修行境界,但即便如此,仍不敢轻易妄言。 - “黄芽至宝”指的是道家炼制内丹的核心材料,极为珍贵。“白雪通玄”则是指一种高深的修行境界或理解。 - “莫轻论”与“敢谩言”都反映了对这种至宝的尊重态度。 2. 不是野人藏秘诀,大都仙药俗难吞。 -
存神认取本来身,此理幽玄可学人。 无漏实成除有漏,迷津才出是通津。 浮生难保千年寿,仙世轻翻万劫春。 堪叹茫茫迷路者,甘将神作北邙尘。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存神认取本来身:“存神”指的是内心的专注与内观,“认取”即认识到或理解,“本来身”意指人的本真自我或道体。整句表达了通过修炼需要深入到自己内在的本质,即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生命的根本。 2. 此理幽玄可学人
诗句大意: 金丹诗四十八首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学佛回心又学仙:表示学习了佛法后,又转而去追求修炼神仙之道。 2. 两头扪摸不能专:意指在学习过程中,既想学佛又想修仙,却无法做到专注和专精。 3. 大都错路生迷惑:通常来说,走错了路就容易迷失方向。 4. 迷途易变迁:一旦迷失了道路,就容易改变方向。 5. 得事只烹身上药:得到了修行的事务,就像在身上煮药一样重要。 6.
金丹诗四十八首 气龙津虎不难分,下手须从神定门。白雪炼多齐日月,黄芽服久出乾坤。四神鼎内堪逃死,五色浆中可返魂。世上蜉蝣能几许?莫将财色败元根。 诗句翻译与注释: 气龙津虎不难分,下手须从神定门。 - 解释:在修炼金丹的过程中,辨别气和龙、津和虎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下手时要心静如水,集中精神。 - 关键词:气龙津虎、下手、心静如水、精神集中 白雪炼多齐日月,黄芽服久出乾坤。 - 解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急认浮沉水内金,若能烹炼鬼神钦。 四神守卫神炉固,九转工夫转色深。 龙虎翻施双入路,龟蛇腾焰两边侵。 但知五色纷纷起,满室荧煌可照心。 注释: - 急认:迅速识别、领悟。 - 浮沉:形容事物在水面上浮动或沉没的状态。 - 水内金:水中金子。这里比喻水中的宝物或精华。 - 鬼神钦:指鬼神也对它敬畏。 - 四神:这里指的是四种守护神灵。 - 九转
这首诗是关于道家炼丹术的。它描述了金丹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这个过程来修炼身心。 逐句释义: 1. 周天火候诳凡人: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家炼丹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火候和时间,这对于那些不懂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很神奇。 2. 胎息萦为亦未真: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通过胎息法(一种呼吸法)可以调整气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达到了真正的道的境界。 3. 紫府聚金龙火种,昆丘走玉虎泉新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昆仑宫里紫金丹”:这句诗描述了一种在昆仑宫中炼制的紫色金丹。紫金丹是道教中的一种珍贵丹药,通常用于修炼和治疗。 2. “不是仙材不可观”:这里表明只有珍贵的材料才能炼制出令人惊叹的紫金丹。 3. “有分得餐延寿命”:意味着服用这种紫金丹可以延长寿命。 4. “自然无恋免饥寒”:表达了服用这种丹药后,人们自然不会感到饥饿寒冷,生活会更加舒适。 5. “虎龙铜汞庚辛鼎”
``` 劳生扰扰去如梭,火急修真逐鬼魔。好把浮沉翻北海,莫将梦幻恋南柯。 - 释义: 生活的纷扰如同穿梭的梭子,我们必须迅速修真,以追逐那些虚幻的鬼魔。要敢于颠覆世俗的浮沉,不要沉迷于梦幻般的南柯。 - 译文: 生活的纷扰如同穿梭的梭子,我们必须迅速修真,以追逐那些虚幻的鬼魔。要敢于颠覆世俗的浮沉,不要沉迷于梦幻般的南柯。 - 注释: “劳生扰扰”描述的是生活的纷扰与忙碌
这首诗是关于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贪著浮名浮利身,不思光景走频频。 -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过分追求名利,忽视了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宝贵。 - “贪著浮名浮利身”指的是人们沉迷于世俗的名利之中,忽视了自身的真正价值。 - “不思光景走频频”意味着人们没有意识到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生命短暂而易逝。 只贪眼下红颜好,不觉头中白发新。 - 这里提到了人们对外貌美丽的过分执着
《金丹诗四十八首·瞥然光景几时休》的原文如下: 瞥然光景几时休,出入轮回去复收。 只为贪痴缘底事,不思清静学真修。 虎龙便是升天驾,铅汞元为出世舟。 多少神仙哀俗辈,故留丹诀救凡流。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注释翻译: 1. 瞥然光景几时休:形容时间的飞逝,光阴如梭般快速逝去。 2. 出入轮回去复收:指生死轮回不息,循环往复,无法终止。 3. 只为贪痴缘底事:由于贪图世俗的欲望和执着导致了种种问题
诗句原文: 《金丹诗四十八首》乘龙驾鹤不须惊,此是金丹一粒灵。五色云龙腾海底,九回风虎到天庭。琼花合处看壬癸,紫府交时藉丙丁。此理要明非下士,除非名是少微星。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修炼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诗人张继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道家金丹术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修炼金丹并非需要惊天动地的力量,而是要像乘龙驾鹤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这种修行方式,就是所谓的"乘龙驾鹤不须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金丹诗四十八首》中的一句。整首诗如下: ```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儿貌转丰。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 注释 1. 劳生扰扰疾如风:形容人生忙碌,如同疾风一般急促。 2. 急杀三彭及五虫:三彭指的是水神名,五虫指的是五种妖兽。这句意思是说人生匆忙如同这些妖魔鬼怪一般。 3.
注释: 1 大都奇怪惑人深,一见邪淫便动心。 - “大都”通常指大多数情况或普遍现象。“奇怪”意味着奇异或不寻常。“惑人”指的是迷惑人心的事物。“邪淫”通常指不道德的性行为。这句话表达了许多事物中,那些奇异且能迷惑人心的事物往往是最容易让人心动的。 2. 只是攲倾身内宝,何能坚固水中金。 - “欹倾”在这里可能是形容词,用来描述某种倾斜、不稳定的状态。“身内宝”可能暗指人的身体或内在价值
诗句解析 1. 阿尔多淫上帝嗔,罚为狐兽尾随身。 - 阿尔多淫:可能指的是某种诱惑或罪行。 - 上帝嗔:表示上帝的愤怒或惩戒。 - 罚为狐兽尾随身:被惩罚变成了狐狸或其他动物的尾巴,象征变化和不稳定性。 2. 只言五百年方变,岂谓三千日化神。 - 只言:只是说,暗示了对变化的期待。 - 五百年方变:指变化需要很长时间。 - 岂谓三千日化神:认为只需3000天就能变成神。 3.
这首诗的大意是:刘晨阮氏的诗作多有非议,今天我来仔细推敲。他们虽然能使仙宫变得美丽,却把紫府变成了奸诈欺骗的地方。洞中清净的环境难以容纳杂念,穴里的幽冥容易产生奇事。世人大多被迷惑而不觉悟,多少人丧命于狐狸之口。 我们需要理解诗中的“金丹”和“紫府”等词语的含义。金丹指的是道家炼丹术中的一种药物,通常指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丹药。紫府则是指道教中所说的神仙居住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仙境。在这首诗中
这是一首描绘道教炼丹术的诗。接下来,我会一一对应解释诗句的意思: 1. 子真坛下紫微边,深夜风光俗好传。 - "子真坛":可能指的是道士修炼的地方,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道士或修行场所。 - "紫微":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紫微星被视为帝王的象征,也代表着高贵和神圣。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道士的尊贵身份。 - "深夜风光":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景色。 - "俗好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金丹诗四十八首》中的第十九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真铅真汞最堪凭,此理昭昭却少行。 白虎鼎中成玉液,螣蛇宫里养金精。 坎男离女分三位,日月东西合一程。 若向此中寻得路,婴儿相貌自然成。 ``` 译文 - 真铅、真汞:指的是炼丹过程中的两种重要元素,分别代表着阴、阳二气的精华。 - 此理昭昭却少行:这里的“此理”指的是炼丹的道理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金丹诗四十八首 - 这部分可能是引用自古代的炼丹书籍或诗歌,但具体内容不详。这里仅作为背景介绍。 2. 金丹换骨不相欺 - “金丹”在中国古代道教中指的是一种高阶的药物或者炼制出的神丹,常被认为具有改变体质、延年益寿等功效。“换骨”形容通过服用这种药物后,人的肉身得到极大的改善。这句话表明了金丹药效非凡,能够改变人的本性和本质。 3. 大抵凡流性易迷 -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幸得修真趣理深”: - 关键词:修真、趣理 -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修炼的珍视和追求,认为这是一种深刻的哲理。"幸得"意味着幸运或难得,而"修真"则指修炼身心,达到高深境界。"趣理深"表明这种追求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深入内心的理解。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道教修炼理念的认同与推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人生态度。 2. “勤勤烹炼水中金”: -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少年何事学诗书,争似求真保玉壶? - 诗意解析:这句表达了对年轻时追求知识(诗书)的反思。诗人认为,与其在诗书中寻求表面的荣耀,不如专注于真实的学问,如同守护宝贵的玉壶一样珍贵和重要。 - 关键词注释:诗书、玉壶(象征知识与智慧) - 赏析:此句强调了真实知识和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反对浮夸和表面的追求。 2. 更不劳神游赤水,只知存性养玄珠? - 诗意解析
【注释】 金丹:《周易参同契》云:“黄者,土也;赤者,心火也。”《抱朴子·金丹篇》云:“夫金丹者,烧之则焦,吹之则消,而其结集,犹土中之磷磷也。”(《周易参同契发挥》) 华池:华池水。据《列仙传》,王烈炼九转丹成,服之升天而去。 金鼎:鼎,古代烹煮食物的锅,这里比喻修行人用鼎炼药。 出世:指修炼得道。 云车:即云车,传说中一种能飞行的车子。 【赏析】 此诗为悟道后所作。诗人在悟道之后
诗句: 金丹诗四十八首 三清门户出无猜,自是凡夫不肯来。 月魄日魂为道路,虎泉蛇火作梯媒。 三田勤固元精种,一鼎坚牢后却开。 无质自然生有质,真胎能解结灵胎。 翻译及注释: 1. 三清门户出无猜,自是凡夫不肯来。 - 译文:三清的门户没有猜疑,自然是凡人不愿意进来。 - 解释:这里的“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祇,即玉清、上清和太清。“门户”可能指某种神圣不可侵犯或神秘的界限。 2.
绛桥行气总为非,自是凡夫著相迷。 北海鼎炉分造化,南溟宫殿合天倪。 虚无只就还丹力,恍惚身成妙道齐。 若向浮生能见得,浮生只可比醯鸡。 注释: - 绛桥行气:形容一种超凡的境界或能力,通常与修行、修炼相关。 - 自是凡夫著相迷:意思是说普通人容易受到外在形象或事物的迷惑。著相,即执着于形式和表象。 - 北海鼎炉分造化:指在北海(古代神话中,北方有大海)的一个鼎炉中,可以分辨天地之间的变化和生成
【注释】 金丹:指炼制丹砂的火候。汞铅:即水银,是丹砂的主要成分。至宝:最珍贵的宝物。炉灶:炼丹之器也。采药:采得仙草。 【译文】 世上修道的人千万人,有几个真有道行? 不明白汞、铅是至宝,却把烧炼丹砂当学习炼银。 内中采得仙草才能成丹,外里求得丹药徒自辛苦。 何况那些迷路的还有迷途之人,不为自身误,还要误了他人。 赏析: 此诗以问答形式出现,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者在追求道的过程中
这首诗是关于金丹诗四十八首的。其中,“九真山下有华池”指的是九真山下有一个美丽的水池,这个水池中的水被称为华池水。 “此水延年世不知”表示这种华池水被世人所遗忘,因为只有少数人知道它的功效。 接下来两句是描绘华池水的珍贵和神奇。“金橘生成光色透”形容华池水中的金桔颜色鲜亮,光泽透明。 “弹丸小大彩霞飞”则描绘了华池水的奇妙之处,如同一颗弹丸大小却能产生五彩斑斓的彩云,非常神奇。
【注释】 金丹诗四十八首:作者自序云“余以道学之成,乃有金丹之术,故作《金丹诗》四十八首。”九真山:在江西省德兴县西南。接楼台:指山势高耸入云的九真山。紫气堆:指山上云雾缭绕。北海:指中国北部地区。下生金芍药:指在北地生长出金黄色的牡丹花。南溟宫产玉攻瑰:指在南方海域生长出晶莹洁白的珊瑚树。三清门户三田奥:三清:指道教中的太清、上清、玉清。门:指门户。三田:指三才(天地人)所化的三元。奥
诗句输出: 扰扰寻师苦苦忙,但求神水是仙乡。 荧煌一鼎镕金汁,灿烂三田湛玉浆。 译文输出: 在喧嚣中寻找老师和辛苦努力,只希望神水能够达到仙境。 在熔炉中熔化金汁,使得三田充满玉石的精华。 注释输出: 1. 扰扰:忙碌的状态或心境。 2. 荧煌:光辉灿烂。 3. 一鼎:指的是炼丹用的鼎器。 4. 镕金汁:熔化金汁。 5. 三田:古代炼丹术语,指上、中、下三部丹田。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医学家之一,有《陋室铭》《竹枝词》等名篇。他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刘白”,在诗坛上承前启后,为唐诗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鼎中大药世难知,日月双投姤不迷。 - "鼎中大药"指的是道家炼丹术中的“金丹”。在古代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字词来分析,注意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金丹诗四十八首”是《云笈七签》中的一组诗,共四十八句。作者为唐代诗人吕洞宾。这组诗描写修炼金丹的过程:隐迹人间数十载,不为世人所发现,不让人发觉自己有炼丹的本领;五行聚会,一瞬之间,一粒丹丸就自然产生。湛湛神炉,开白雪之火,铅鼎泻红莲之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金丹饵了骨毛轻,便觉蓬莱去有程。 澄湛药炉分玉粉,凄凉气海彻三清。 昆仑宫殿年年耸,紫府楼台日日成。 只此便乘云鹤驾,笑人笑我学长生。 注解: - 金丹:指修炼成的仙丹。 - 饵了:服用。 - 骨毛轻:形容身体变得轻盈。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位于东海之滨。 - 澄湛:清澈透明。 - 玉粉:美玉粉末,常用于炼丹。 - 凄凉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金丹诗四十八首 - 注释:这可能是一首诗或一组关于修道炼金丹的诗歌。 - 译文:学习道教,多多少悟道真谛,一旦真正领悟到道家修炼的道理后,就能见到自己的内在本质。 2. 三田有路纵横去 - 注释:这里的“三田”可能是指道家所说的“上中下三田”。 - 译文: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三个主要的修炼田(穴位)可以引导体内的气运行,即上田、中田和下田,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一条通道
诗句解读 1 "忍辱多多日苦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长期忍受屈辱和痛苦的决心。"忍辱多多"意味着长时间地忍受,"日苦辛"则表示这种忍耐是辛苦的。 2. "闭门又被鬼偷精":这里的“闭门”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隐居或者隔离自己,“鬼偷精”暗示了某种秘密被窃取或受到威胁。 3. "不知牢锁丹田固":丹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关联到修炼、生命力等概念。这里可能是指通过某种努力或修行,使得内在的力量更为坚固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四)只见神炉当子夜,岂知火力散阴邪。 忽于金鼎凝寒玉,倏尔真身现彩霞。 沆瀣露中分白雪,华池水内养黄芽。 此中便见真消息,莫浪驱驰觅鹿车。 注释: 只见神炉当子夜,岂知火力散阴邪。突然之间,神炉中的火势猛烈,将一切阴暗邪恶都烧毁了。 忽于金鼎凝寒玉,倏尔真身现彩霞。在金鼎中,忽然间凝聚成了寒光闪烁的玉石;突然间,真身显现出来,犹如彩霞般绚丽多姿。 沆瀣露中分白雪
人有金丹可返魂 常流迷道不知吞 朱禽若启岩前地,白鹿须投海底门。 欲得必先调气马,由来宜急锁心猿。 善男善女寻真诀,莫把形容化土坟。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首:人有金丹可返魂 - 关键词: 金丹, 返魂 - 注释: 指通过炼制金丹可以使人复活。 - 译文: 人们拥有金丹就能使生命复苏。 第2首:常流迷道不知吞 - 关键词: 迷道, 吞 - 注释: 指迷失方向或误入歧途。 -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金丹诗四十八首》中的第四十二首。这首诗描述了炼金丹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我们需要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静坐焚香念念中,念中须见己形容。 - “静坐焚香”指的是在炼制丹药时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虔诚,通过焚香来净化心灵,为炼丹做好准备。 - “念中须见己形容”意味着在炼制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和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以确保丹药的质量
《金丹诗四十八首》逐句释义及译文 诗句一: > 莫嫌野客漏机微,要接仁人至上蹊。 > 注释:不要嫌弃我这个野外的客人机缘微小,我想要接近那些仁人君子。 > 译文:不要嫌弃我这样的普通人,我想接近那些有德之士。 > 赏析:通过谦卑的言辞表达自己的谦虚态度,同时也显示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诗句二: > 悟者便从言下悟,迷途终是意中迷。 > 注释:觉悟的人就会在言语之间领悟真理
诗句释义: ```我身我命与天齐,只得金丹便出迷。 灵质长来居玉殿,圣胎生就步云梯。 蜉蝣世界何须恋,螮蝀衣裳不必携。 烹炼虽然劳日月,出尘宜假一刀圭。 ``` 注释说明: - “我身我命与天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掌控和与天命相齐的自豪感。 - “只得金丹便出迷”:这里的“金丹”指的是道教中的内丹修炼,而“出迷”意味着通过修炼摆脱世俗的困扰或迷惑。 - “灵质长来居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