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首浑无益,送君将奈何。
已经贫病后,一任别离多。
鬓发新霜雪,衣裳旧薜萝。
不堪明月夜,挥手唱骊歌。
送友
介绍
《送友》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路出寒山雨,归时暮雪飞。
相期青鸟使,莫弃赤松期。
去住悲双毂,东西念独车。
秋风正摇落,知尔在天隅。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描述了朋友离开时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
送友 聚首浑无益,送君将奈何。 已经贫病后,一任别离多。 鬓发新霜雪,衣裳旧薜萝。 不堪明月夜,挥手唱骊歌。 注释: 1. 聚首浑无益:聚在一起也无济于事。浑,完全。 2. 送君将奈何:送你又该怎么办呢?将,将要。奈何,怎么是好。 3. 已经贫病后,一任别离多:既然已经贫穷生病,就任由别离发生吧。已经,既然已经。一任,任由。别离,分别。 4. 鬓发新霜雪,衣裳旧薜萝:头发白得像霜雪一样
送友 山临东郭暮,路转北原斜。 此地轻为别,孤蓬不恋家。 客程何地尽,离思满天涯。 明日重阳至,同谁对菊花。 注释: 1. 山临东郭暮:意思是这座山临近东边的小城,黄昏时分显得更加美丽。 2. 路转北原斜:意思是道路曲折转向北方的原野中。 3. 此地轻为别:意思是在这个地方轻松地告别。 4. 孤蓬不恋家:意思是孤独的蒲公英不会依恋自己的家。 5. 客程何地尽:意思是旅途何时结束。 6.
云锦江边送玉郎 折柳送别情长绵 黄复圭以《送友》一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别的美丽画卷。诗中“云锦江边送玉郎”,不仅形容了景色的绮丽,也寓意着友人的高洁和尊贵。接着,“江边折柳柳丝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风吹动下柳枝的婀娜多姿,象征着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若柳丝能挽留行人住 更向东风种几行 此句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愿望:如果柳丝能够像绳索一样将行者挽留
【注释】 晴 阴,天色阴沉。 雨云 低垂的乌云,即云。 九陌 大道。 无尘 无尘土,指道路洁净。 落晖 落日余辉。 秋芜 秋草。 泽国 泽州,今山西晋城一带。 烟鹤 烟中之鹤。 岩扉 岩穴之门。 西风帆饱随天远 西风使帆鼓满,船随天边远行。 残月砧寒入梦微 残月下砧上的寒气进入我的梦境。 蓬莱鳌背阔 《列子·周穆王》说有八条龙在海中,每龙长数千里,各有五彩,赤鳞盖角
注释: 送友 路极天涯未忍分,一重山外一重云。 人生自古多离别,江海飘零岂独君。 译文: 送你到路的尽头,却不忍心分开,因为还有一重山在远方。 人生自古就有很多的离别,江海里的人怎能只对你如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路极天涯未忍分,一重山外一重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朋友你走的道路已经到了天涯,我却不忍心和你分开,因为你还在那遥远的远方,而我又在你的身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不须长笑与悲歌,静处忘言意自多 - 关键词: “不须”(不需要)、“长笑”、“悲歌” - 注释: 无需长时间地沉浸在悲伤或喜悦的歌声中,内心的平和足以让人忘却言语。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真正的友谊不在于频繁的欢笑和悲伤,而是在于彼此之间的宁静与理解。在平静的心态下,人更能体会生活的真谛。 2. 往事渐伤人似梦,旧游空叹岁如梭 - 关键词:
【注释】 中年:指中年的时期。须学道:应学习道家之道。五岳:指中国的五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更寻师:更要去拜访老师。青莲:佛教语,意指莲花。来归紫水湄:归来时路过紫色的水边。天边双瀑布:天上有两处瀑布。谷口一茅茨:山口有一所茅草屋。与子栖闲去:与你一同隐居生活。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朋友将要离开时,送之以诗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 (1) 题干要求分析诗句内容,并分析其作用。首先,理解诗意,把握诗句的大意。然后,从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角度分析其作用。“守道虽无悔”的意思是:坚守正道虽然没有后悔。“遭时未免愁”的意思是:遭遇时代难免有些忧愁。“何因入泉石,不敢负春秋”的意思是:为何要进入山水之间?不敢辜负了美好的时光。“妻孥累”意思是:连妻子孩子都拖累了。“岂以妻孥累,而为黄老谋”的意思是
送友 一笠随身恣远游,半岩烟雨宿丹丘。 会同雪夜来伊浦,又趁霜钟别沃州。 黯黯青山人独去,迢迢寒影水空流。 玉潭风急松声暮,满壁红霞映石楼。 注释: 1. 一笠(yī lì)随身:用一顶斗笠随身而行,形容旅途轻松自在。 2. 恣(zì)远游:尽情地游玩。 3. 半岩(bàn yán)烟雨:山间半山腰的云雾中。 4. 丹丘(dān qiū):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这里指代隐居的地方。 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内容要点和情感态度的能力。此类题解答时,首先读懂诗句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停棹”句是说停船片刻,“尽此一杯酒”一句是说喝尽这一杯,“莫忘相别时”是说不要忘了离别之时,“鹅黄上杨柳”是说鹅黄色的柳叶已经长出新芽了。 【答案】 注释:停船(停泊船)片刻,喝光(喝完)这杯(一杯酒)。莫忘(不要忘记)相别时,柳叶(柳枝)上的嫩芽(新芽)已长出。译文
【解析】 此诗首句点明送别友人的地点和时间,“十里黄冈道”交代了地点;二句写友人离别时的情景,“萋萋露草繁”描绘朋友离去时的凄清景况。三、四两句写友人乘青骊车离开,诗人也踏上了归途;五、六句写友人经过的地方春意盎然,而自己却要独自远行;七、八句写友人将要到达家乡,而自己则要远赴京师。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诗人希望友人早日取得功名,造福一方百姓。 【答案】 译文:在离乡十里的黄冈道上
【赏析】 《送友》是一首五古。诗写友人远行,作者赠言相勉之意。首二句点明送别之事;三、四句叙送别时的情景;五六句抒送别之情,结末两句写友人归后之情景。 诗中“又赋三休遂逸情”一句,用典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说,我又一次辞官退隐(休),来满足我的闲适心情。这一句语意深长,既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的无奈,又表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中的“夜近玉堂看月色,晓趋金阙听钟声”
送友 昔日友情如日久,今朝友谊重饮食。 杖策四海无归路,手中满把无人识。 今人争与昔人同,殷勤淡漠在心中。 仿佛万里如对面,一时努力千秋通。 世间碌碌生又死,富贵贫贱皆偶尔。 苏门清啸转眼空,你我仍在此等候。 译文: 送别朋友时,回忆起过去我们之间的友情如同太阳一般长久。然而现在,我们的朋友关系变得更加重视饮食和日常的交往。虽然我四处游历,但心中依然思念着你。手中的蘅草香气扑鼻
【注释】 棘寺:地名,在今陕西周至县。高材:指有才华的人。起陆:起身。沈:沉沦。 翩翩:形容马飞跑的样子。枫林:指山林。 歌声:指送别时朋友唱的歌。相续:连续不断。 别意:离别的心情。江水深:比喻离别的悲伤。 霜威:寒霜的威力。生画戟:使画戟(古代兵器之一)发出寒光,象征霜威。 孤城秋色:指秋天的长安城。瑶琴:古琴的美称。此指友人所赠之琴。 病夫:因病残不能劳动的人。怅望:因思虑而发愁
【注释】: 平原:地名,这里指孟冬。 行子:远行者。 淮水桥边卖酒家:在淮河上建有桥梁的地方。 柴桑:地名,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角巾归:戴头巾回家。古代文人雅士常戴角巾。 白酒山中新芋熟:《诗经·小雅·伐木》中有“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诗序》:“文王受命而治,泽及四海,故作此诗。”《毛传》:“伐檀者,乐得其所也。言文王得政,天下和洽,故诗人歌之。”芋,即芋头,一种农作物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旅途景象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送子胡为别”,意为送别儿子为什么要分别?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第二句“南中建节行”,意为在南方建立官职。这里描述了诗人将要在南中(即今天的广东省一带)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第三句“江虚星斗动”,意为江水空空如也,星河灿烂。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送友 相饯出城西,攀折长亭柳。别意不可言,饮此一杯酒。 广陵潮送木兰舟,黄河五月如清秋。试听鹧鸪无远近,关山明月好回头。 注释文本: - 相饯:互相祝福。 - 长亭柳: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地方,这里指长亭的杨柳。 - 攀折:用手抓住并折断。 - 别意:分别时的情感。 - 饮此一杯酒:喝下这杯酒。 - 广陵潮送木兰舟:扬州的潮水将木兰船送出江口。 - 黄河五月如清秋:黄河在五月的天气像初秋一样清凉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