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茫然两鬓斑,十年空走利名关。
算来只合苔矶坐,钓不得鱼犹得闲。
自赞
介绍
《自赞》是李贽的作品,它表达了作者远离名利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自赞》作为宋代文学家李昴英的一阕词,不仅体现了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气与文人的精神追求。词中的意象“仙鹤”和“绿竹”象征了高寿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明代李贽的《自赞》则是一篇文言文,其内容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的超脱和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在《焚书》中发表,展现了李贽个性鲜明的一面。
相关推荐
自赞 解析诗句意境与深层含义 1. 诗句原文 心事茫然两鬓斑,十年空走利名关。 算来只合苔矶坐,钓不得鱼犹得闲。 2. 诗句注释 - 心事茫然:形容心中无主见,无法决定。 - 两鬓斑:表示年岁增长,头发已变白。 - 十年空走利名关:表示长时间追逐名利却徒劳无功。 - 苔矶坐:指在水边的石缝中坐着休息。 - 钓不得鱼犹得闲:即使钓鱼未果,但也能享受悠闲时光。 3. 诗意赏析 -
自赞 竮山(máo)癯(qú),搭(zhān)飒(sà)野服。 煮茗(míng)松根,煨芋(wēi)岩曲。 且农且渔,非仙非俗。 淇(qí)傍何有,秋鹤霜竹。 山名;癯,瘦瘠;搭,穿;野服,指野服之衣;煮茗,烹茶;煨芋,用火煨着吃芋艿;且农且渔,既从事农耕又从事捕鱼;淇,地名;淇傍,淇水之滨;秋鹤,秋天的鹤;霜竹,白色的竹子。赏析:这首七绝是写自己隐居生活的田园诗。诗人以“自赞”起句
【注释】 三仕:三次入仕。三已:三次辞去官职,表示多次出仕。缘:因。 一丘一壑:指隐居的山野。 三进三退:比喻反复无常,不专一。 【赏析】 此诗为咏怀之作,借咏怀来抒写自己对仕宦生涯的看法。首句“三仕三已”,点明作者屡次出仕、屡次辞官,是反复无常的表现;二、三两句进一步说明其原因:因为屡受排挤,所以愤然离去。末句“一丘一壑”表明了归隐山林的愿望。全诗以议论开篇,以抒情作结,语言朴实自然
【注释】 老拙:老成拙朴。游戏:指佛家所说的“游戏”,即修行者在修行中的娱乐活动,是一种修道的方法。 无痴憨:无心机。痴憨:愚笨憨厚。 恁么:如此。持:执,坚持。 大始:宇宙万物开始时的状况。 大极:宇宙万物终结时的状况。 西仪:西天竺的佛教圣地。 三才:指天地人。 四象: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八卦:指乾、兑(泽)、离(火)、震(雷)、巽(风)、坎(水)、艮(山)和坤(地)。 白云庵
【注释】: 1. 自赞:即《自咏》诗,作者以“自赞”为题,借自己对人生经历的总结和反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 年方九秩开:年岁已高,如同九十岁的老人一样,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3. 丹脸映碧眼:形容人面颊红润,眼睛明亮有神。 4. 习静寸心安:形容在安静的环境中,心情安定,没有烦恼。 5. 味穷百事懒:意思是对于纷繁复杂的世事感到厌倦,不愿意去做。 6. 由中以致和
诗句:将军下笔枉施功,羽箭贤冠事不同。 译文:这位将军在写字的时候,却白白浪费了笔墨,他的箭术高超如冠,但与别人相比却有所不同。 注释:枉施功:白白浪费了笔墨。羽箭:箭术高超的意思。贤冠:冠绝众人。事不同:指与他人的箭术有所区别。 赏析:此诗通过“将军”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艺高超之人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才华横溢的人存在的偏见和不公正待遇
【注释】 匙:指钥匙。文墨胸中一点无:比喻文才不高,没有什么学问。曾把虚空揣出骨:比喻没有真才实学,枉费心机。恶声赢得满江湖:意谓虚名远播,招来骂声。 赏析: 此诗写自赞其才,不遇之苦,有不平之气。全篇采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首句“匙挑不上个村夫”,说自己虽为读书人,却连一村夫都不如,暗讽自己才能低下,不能担当重任。第二句“文墨胸中一点无”,是说虽然自己没有多少学问,但胸中有一股正义的豪气
【注释】 自赞:自己赞美。 “是境不涉”,涉,接触;境,境界;是,这。是境,即此境界。涉,接触。 “逢缘不借”,借,依靠;缘,际遇;不借,不求依附;逢,遇到。 “恶人随顺,喜人凌跨”,随顺,依顺,顺从;凌跨,超过。 “拨”指“把”。 “千圣剩语为画处山川”,千圣,千世的圣人;剩语,多余的言语;语(yǔ),言词;画处,绘画之处;山川,山和川。 “笑从上发机如巾结兔马”,笑,笑声。机,机关、机谋。机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七言诗,诗人以水墨山水的意境为依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岁寒节操,水月精神”是说:岁寒三友,有竹子的节操,梅花的精神;而水中倒影的月亮,则有着清雅的风骨。诗人将岁寒三友与水月并置,意在表现岁寒三友的节操和水月的精神。 后两句“随所住处,无过任真”是说:随处可以安身立命,不必拘泥于世俗的是非得失,要随遇而安,保持自己的本色。 最后两句“咦,今古江山今古意
【注释】 九重:指皇帝居所。东越:指东吴,古时泛指南方。松风:指松树的风声。老胡:指孙权(孙皓)。得一橛:意谓孙权仅凭江东一隅之地便称王称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归隐后写的一首感怀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孙权称帝的不满之情。首句写辞官归隐,二、三句写在山林中听松风、观江月,四句写笑孙权只凭江东一隅便称帝
【注释】 自赞:自赞,即自咏。自赞诗就是诗人自己所作的诗歌作品。 自小来打硬,佛祖不奈何:从幼年起就开始修行佛法,但因修行不得法而无法成佛。 放藞苴住院,殃害杀禅和:将袈裟等物放在地上(藞苴),导致和尚们被烧死。 道行阐提道,歌唱阐提歌:指佛教徒修习的戒律是“阐提道”,而僧侣唱的经文则是“阐提歌”。 欢喜入地狱,谁管你阎罗:意思是说,既然已经入了地狱,又何必去管阎王呢?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注意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本题要求考生“自赞”“信口胡说,七差八错……肯求诸圣解说”“谁言遍界没遮栏,雨过青山云一抹”等句子,并结合全诗赏析。答题时注意分点概括,不要出现病句,语言力求简洁流畅。 “信口胡说,七差八错
【注释】 自赞:自己为自己写的诗。 月色照幽谷,泉声落断崖。 月光照耀着深邃的山谷,泉水在断崖上飞泻。 水光山色里,一块烂枯柴。 水面上波光闪烁,山间景色如画卷,在这美丽的山水之中,有一根腐烂的枯柴。 赏析: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赞美了自然的美丽,也揭示了生活的痛苦和艰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抗争。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诗句释义: 1. “自赞”:这是诗人对自己画作的评价或称赞。 2. “丹青写出,剩却一个。”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的画作虽然用尽了所有的技巧和技巧,但仍有不足之处。 3. “窦入布衫,著著便破。” 这句诗描绘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辛苦与困难。 4. “土面灰头那畔行,水墨观音解推磨。” 这句诗描绘了画家在泥土和石灰中行走,就像观音菩萨一样在研磨墨水。 译文: 赞美自己的画技已经达到了顶峰
【注释】 乖崖:指宋朝的李纲。像楼打楼:指像楼的张浚,字德远,与李纲同为北宋抗金名将,后因被弹劾免职。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赞之作。开头两句写自己不慕傲物之才,也不慕以才傲物之人。中间两句说自己对世事已很了解,懒得多说多讲。最后两句写自己虽然不喜张扬,但内心有主张,遇事会主动表态。全诗表达了诗人不愿做傲世而独立的孤标,也不慕以才傲物的人,而是愿做一个默默无闻,但有自己的主见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作者是李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自赞者村叟,能杰斗,踞胡床,一不守。 - 诗句解读:诗人自称为村中的老者,他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勇气,坐在一张胡床上,不受拘束。 注释:村叟 - 指乡村中年老的人。 - 译文:我自诩为村中的智者,拥有非凡的才华和勇气。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临机拶著火星飞,惊起须弥颠倒走。 -
【译文】 我自赞颂:做人处世昏昏噩噩,临事处理草草应付。 太近实头,人们说他是古旧的。 是非到耳,风吹石头臼。 只有一般,最不恰好。 解骑三脚驴,来往长安道。 注释: 1. 处世昏昏: 处世:对待世事;昏昏: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人对世事的态度模糊不清。 2. 临事草草: 指办事马虎草率。 3. 太近实头: 实头:比喻接近真相或事实。太近实头,即太接近事情的本质。 4. 人谓古老:
【注释】 自赞:自我欣赏。 出林:离开树林。 虎方怒:老虎正生气。 方:正。 横冈:山的斜坡。 蟒(mǎ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这里指山间蜿蜒的小路。 嗔(chēn):生气的样子。 世:世间,人间。 途路客:在道路上行走的人,即行人。 伤人:伤害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说:老虎刚出森林的时候,它正怒气冲冲;而山间的小路就像一只正在发怒的老虎。世间没有走在路上的行人,终归是不会伤害到我的
注释: 自赞:自我赞美。 开骂人口,难见其慈:没有骂人,很难表现出他的慈爱。 不徵衲子病,难表其师:没有征得和尚同意就治病,很难表现他的师父。 似之则殃门添祸,否之则凤林吒之:要是像他,灾祸的门就会增加,如果不像他,凤林山就会发生骚动。 画工:指画家。 笔熟不识伊:熟练的技艺却不认识他。 白发毵(sān)毵(shān):形容头发白而长。 赏析: 这是一首自我评价诗,全诗通过描绘一个僧人的形象
【注释】 自赞:自我赞美。 画得十分,且信一半:指画工十分的精细,但作者只相信其中的五分之四。 脚尾脚头:指画中的尾巴和头部。 畔岸:界限。 一点鬼眼睛:指画中的“眼”字,因为眼是黑色的。 黑豆终难换:指画中的黑点难以用黑豆来代替。 徐行缓步五峰头:意思是在山巅缓缓行走。五峰头,即山巅。 一轮明月凌霄汉:指月亮高悬在天空中。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一幅山水画,并抒发了诗人对画家技艺的评价
【注释】 美髯:形容人长着漂亮的胡须。 中书:指中书省,是宋朝的中央官署,掌管机要。 白衣:古代官员穿青色衣服,所以称未做官的人为白衣。居士:佛教用语,指出家者。此处泛指有学问而未入仕途的人。 从他抹粉施朱:意为随他涂抹脂粉。 安名立字:意为获得功名,建立名声。 玉麈(zhǔ):用玉做的麈尾,用以拄地,比喻文士谈经论道。雷音:佛寺钟鼓声。这里借指佛教寺院的钟声。 说尽人间无限事
【注释】 自赞:诗作的题名。 截断红尘石万寻,冲开碧落松千尺。 岩花朵朵水泠泠,杨柳一瓶甘露滴。 “截断红尘”,指石壁陡峭如刀切一般。“冲开碧落”,指松林挺拔直上。“岩花”即山花、野花。“水泠泠”,形容清冽的泉水。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赞之作,表达了自己傲岸不凡的人格和超尘脱俗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写景,用夸张笔法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意趣。“截断红尘石万寻,冲开碧落松千尺
【注释】 自赞:自我赞赏。松梢:松针。 【赏析】 这首小诗是一首五言绝句,用“数”、“无”、“当午”三个关键词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首句“五五二十五”,诗人以五个数字“二”、“三”、“四”、“五”、和“二”组成了25这个数字。 次句“只管从头数”,意思是不论怎样算,结果总是25,没有超过25的。 末句“松梢月当午”,诗人以松树的尖梢上的月光为参照物,把月亮的位置比作是25,而将松树比作1
【注释】 自赞:诗人对自己品行、才能和经历所作的自我评价。 儒衣:古代士大夫所穿的衣服,即士人服装。 僧帽:僧人戴的帽子,即头陀帽。 道人鞋:指道士所穿的鞋子。 五陵:汉代长安附近的五个地方,这里泛指南方各地。 洛阳街:洛阳城中繁华热闹的街道。 【赏析】 这是一首自我欣赏的小诗,诗人在赞美自己的同时,又以自己与过去少年豪侠相比,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感慨。 第一句“儒衣僧帽道人鞋,到处青山骨可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