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昭旷人,韵高难适俗。
折腰肯为五斗米,三径归来理松竹。
千年何人为赏音,伯鸾之孙怀古心。
幽园日涉自成趣,手植佳木成清阴。
问公是中有何好,杖履婆娑不知老。
凉风月夕竹自笑,轻云春书花相恼。
鸿飞冥冥无弋网,万事不理醉醇酿。
忘机便是葛天民,高情真到羲皇上。
人生古今贵适意,两公解作一生事。
君不见平泉树石名九州,主人万里著穷愁。
宴会成趣园诗
介绍
《宴会成趣园诗》是金代初昌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在介绍《宴会成趣园诗》的文学魅力时,不仅要考虑它所体现的文学技巧,还要理解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它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这些多角度的了解,能够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诗作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在中华古典文学宝库中的卓越地位。
相关推荐
渊明昭旷人,韵高难适俗。 折腰肯为五斗米,三径归来理松竹。 千年何人为赏音,伯鸾之孙怀古心。 幽园日涉自成趣,手植佳木成清阴。 问公是中有何好,杖履婆娑不知老。 凉风月夕竹自笑,轻云春书花相恼。 鸿飞冥冥无弋网,万事不理醉醇酿。 忘机便是葛天民,高情真到羲皇上。 人生古今贵适意,两公解作一生事。 君不见平泉树石名九州,主人万里著穷愁
诗句释义: 近郊风物小斜川,竹树阴阴昼掩门。 奉已乐天无妓妾,退居元亮有田园。 静中身与世俱弃,妙处心知口莫言。 曾到君家北窗下,空凉真可卧羲轩。 译文注释: - 近郊风物小斜川,竹树阴阴昼掩门。在小斜川附近的郊区,竹林和树木的荫翳遮蔽了门户,形成了一个宁静的环境。 - 奉已乐天无妓妾,退居元亮有田园。自己已经过上了快乐的生活,不再需要歌伎陪伴,而是享受着元亮的田园生活。 - 静中身与世俱弃
注释: 1. 萧然三径足云烟,须信壶中别有天:萧然(萧条)三径是指诗人隐居的地方,足以让云烟环绕。须信(一定要相信)壶中别有天,指在壶中也能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2. 柳暗花秾随杖履,月明风细入毫笺:柳暗花秾随杖履,形容春天来临时,柳树繁茂,花朵鲜艳,随着主人的杖和鞋走遍整个园林,景色优美。月明风细入毫笺,指月光明亮,微风柔和,如同细腻的笔触进入诗稿之中。 3. 亭轩侈靡非金谷,交友清真似白莲
诗句释义及赏析 花木幽深远市尘,个中清隐作闲人。 注释: - 花木幽深:形容园林或自然景色中的花木茂密,环境幽静。 - 远市尘: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污染,保持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 - 清隐:指超脱世俗,隐居于山水之间。 - 作闲人:成为一位不问世事、享受闲暇生活的隐士。 赏析: 这一句通过描绘花木的幽深和远离尘嚣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清隐”与“闲人”的结合
宴会成趣园诗 渊明晋名流,贤达早自悟。 一为折腰屈,幡然赋归去。 亲戚说情话,园涉日成趣。 陈迹固已远,赏音者稀遇。 君独慕高节,隐居事田圃。 亭轩喜幽静,绿荫多佳树。 三径时往还,花香袭杖屦。 所适欣有得,忘言心自豫。 榜园固无愧,古雅见风度。 顾我老将至,区区犹仕路。 会当勇退归,卜邻就佳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宴席上与朋友们畅谈的情景,以及他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1. 乐寿:地名,今山东泰安市。高士:品德高尚的人,这里指陶渊明。 2. 买园:在乐寿购买土地。邻郡城:靠近郡城。 3. 坐寻:坐在树下寻找。嘉树荫:好树木的阴凉。 4. 卧听:躺下来听。野禽声:山野中的鸟儿叫声。 5. 闲里:空闲的时候。书频读:经常阅读书籍。 6. 欢来:高兴的时候。酒自倾:酒杯自然倾斜。 7. 醉歌归去曲:喝醉了酒唱着回家去的歌。 8. 应不愧渊明
【注释】 幽圃:隐士的别墅。平堂:宽敞明净之堂。芒鞋:用稻秆、麻杆等编成,便于行走的草鞋。筠杖:竹制的拐杖。禽声:鸟鸣之声。过松:经过松树。接花:指采摘花朵。种药:种植药物。是中:这里。 【赏析】 《宴成》,即宴会后成诗之意。诗人在宴会上赋诗,以抒发自己的心情。 首联“幽圃平堂累岁成,芒鞋筠杖日经行”。幽圃平堂,形容庭院环境优美雅致,幽静宜人。诗人在这里隐居,过着闲适的生活,与外界隔绝
梁君人品上羲皇,日涉家园引兴长。 注释:梁君的人品高尚,如同上古的帝王羲皇一般。每天在家园中漫步,都能引发深深的兴致。 芳草翠茵承杖履,修篁碧玉映壶觞。 注释:翠绿的草丛如同绿色的地毯,承载着梁君拄着手杖的足迹。修长的竹子和碧绿如玉的竹叶,映衬着酒壶和酒杯。 自然风月情无尽,如在山林乐未央。 注释:自然环境中的风和月都充满了无尽的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享受无穷的欢乐。 我亦欲归归不得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时诗人年五十一岁,寓居长安。全诗写自己晚年的闲适生活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起笔点题,说明自己一生如同客寄他乡、寄人篱下一样。“政”与“寓”谐音,这里指代人生。“光景不暂驻”,意谓岁月如水,光阴难留。 颔联承“寓”,写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甘愿随遇而安。“甘分随所遇”,意谓自己愿意顺应自然,随遇而安。这一联是全诗的关键。 颈联写人生易逝,应珍惜时光。“达者少”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歌,其内容如下: 贵富不可怙,人多蹈危机。 清闲乃仙分,尘世得者稀。 高哉隐君子,不官无昨非。 城阴园日涉,松茂竹围肥。 谈棋林樾映,侑酒花枝围。 注释: 1. 贵富不可怙:形容富贵不能使人长久安稳。怙(hù),依赖。 2. 人多蹈危机:指很多人在富贵中容易遭遇危险和困境。 3. 清闲乃仙分:认为清闲自在是神仙的境界。 4. 尘世得者稀
【注释】 1. 宴会:指文人雅集,饮酒赋诗的聚会。成趣园:作者的住所。 2. 举世:指天下人。醉浮荥:指沉醉于酒中。 3. 幽事:幽静的事物或事情。谁肯寻:谁愿意去探寻。 4. 攫金人:比喻贪婪的人。入市惟见金:进入市场只看见黄金。 5. 先生:对主人的美称。厌尘杂:讨厌尘世的喧嚣和繁华。 6. 静念:安静地思考。到园林:到自己的书房或花园里。 7. 数往境自熟:回想以前的经历已经非常熟悉
【译文】 在城郊新营了五亩园,不想亲近喧嚣乐此不疲。树头黄鸟声声呼唤求友,庭院下苍梧色满酒杯。渔夫的歌声远传归别浦,牛群的歌声卧听在前村。何时能得那清闲之地,一同醉倒于田家瓦盆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首二句写诗人在新筑的居所,远离城市喧闹,享受着郊外的宁静。第三四句写诗人在庭下听到的黄莺叫声和苍梧树叶沙沙的声音。第五六句写听到远处渔歌和近处牛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读懂原诗的前提下,分析概括诗句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以及表达效果等。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作逐句的释义,并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进行赏析。 (1)宦游履危涂:在仕途中行走在危险的道路上。 (2)常撄机阱惧:常常受到陷害和恐惧。 (3)居家田园:在家从事农业生产。 (4)渊明千载士,既出乃更悟:陶渊明是千年来的大贤人
译文: 渊明耻折腰,眷然歌归欤。 虽然退身已早,田园已被荒芜。 日涉三径幽,松菊滋绕庐。 岂知对鱼鸟,尚愧在迷涂。 梁君早闻道,浮云视簪裾。 乃复爱渊明,幽怀寄村墟。 朝行云霞窟,暮醉花月区。 寻梅雪没履,倚竹霜粘须。 妙趣人不识,高风今昔无。 渊明如病人,既病方韨除。 夫君千岁质,泰然一复初。 安得有龙眠,画此成趣图。 赏析: 这首诗以渊明为题,通过描绘其生活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