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北下巴江东,上蟠下际抟青空。
天地忘忧消偪侧,凄清作意撩鸿蒙。
夔子孤城悬太白,三苗馀垒挂残虹。
古今无那此俄顷,欹危歘尔生蘋风。
洞庭秋三十首
介绍
《洞庭秋三十首》是明朝著名诗人王夫之的作品集,其中第三十首《洞庭秋三十首·其三十》是其中的一篇。
王夫之在《洞庭秋三十首·其三十》中,以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秋天洞庭湖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王夫之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界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王夫之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例如,他用“垂二十七年,湖量未忘者,记持耳”来表达自己对洞庭湖的深厚感情。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他对洞庭湖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诗歌语言富有韵味和感染力。这种语言技巧的使用,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王夫之通过对洞庭湖秋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丽。他写道:“孤云峰势向凌替,海天精彩捐烦冤。”这句话描绘了洞庭湖秋季时山峰云雾缭绕、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象。这不仅展现了洞庭湖的自然美,也展示了王夫之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能力。
王夫之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哲学思考。例如,他在诗中写道:“空洞虽非万法侣,临之未易相贪吞。”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空无的哲学思考,认为虽然空无并非一切存在的本质,但面对它时却难以把握。这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使得《洞庭秋三十首·其三十》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王夫之的这首诗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在描述洞庭湖秋景的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例如,“方诸津润遂昌大,青女娥㜲失恭温。”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社会变革的期望,希望社会能够像洞庭湖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的社会关怀使得王夫之在诗歌创作中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是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洞庭秋三十首·其三十》是王夫之在明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夫之卓越的文学才华,还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
【注释】 洞庭:指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秋三十首:作者在长沙时所作之诗共三十首。潇湘:泛指湖南一带,因湖南有潇江、湘江而得名。北巴:即巴陵,今属湖南岳阳市。南楚:古称江南为南楚。太白:指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上。三苗:古代部族名。余垒:指岳阳楼的残破部分。古今:指从古到今。无那:无法接受的意思。俄顷:一会儿。欹危:倾斜不正。歘(cuī)尔:忽然之间。蘋风:比喻微风。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相关内容,最后结合相关诗句作答。此题要求“逐句释义”,注意要“一一对应”。 【译文】 月色似芦花,烟色如水波,仿佛又似不似又似;月光如雪,寒气逼人,清冷而舒适;阳光在水面上映照出光辉,犹如轻风飘拂,凉爽宜人;银河横卧天际,星光闪烁,彼此照耀,互不相掩;心魂向往不已,但又无法到达,令人困惑
洞庭秋三十首 大仪悬张覆釜幢,谁其至者弗心降。 长天纤忽随泯泯,商飙骚屑入淙淙。 浩瀚无馀一丝挂,清微欲将九鼎扛。 安得沐日仍浴月,东赪西皎晶荧双。 注释: 洞庭秋三十首:指杜甫的组诗《秋兴八首》,共三十首,写于乾元二年(759)八月。这组诗是诗人流寓梓州时所作。 大仪、长天、商飙、清微:都是诗人用来比喻国家动荡不安的词语。 纤忽:细微。 泯泯:模糊不清。 淙淙:水声。 渺茫:无边无际。 清微
【注释】: 洞䆗虚无净一规,惊涛相即不相疑。——洞:指洞庭湖,䆗,湖中大礁石,位于岳阳城西二十里;虚:空寂,这里指湖面;净:清净、澄明。规:圆周、圆形,此处指湖的轮廓。相即:相互接近;不相疑:不感到怀疑。 精金大冶炼幽蚃,俊鹘老鼍愁倾危。——精金:指洞庭湖中的鱼鳖。炼:冶炼,加工成银。幽蚃:深奥难测,不可言传的东西;俊鹘:猛禽类,鸷鸟的一种,形似鹰而较小,善于捕鱼;老鼍:鳄鱼,一种爬行动物
洞庭秋三十首 乾坤倦游行将归,损山容益水光肥。 片云帆侧不能影,木叶天际知己飞。 游子去妻百交感,战伐渔樵双息机。 驱除姝暖返肃爽,禁愁为惜素心违。 注释: 乾坤:天地,指天地之间。倦行:疲倦的行走。归:回家。损:减少。增:增加。山容:山容景貌,指山水风光。益:增益。光肥:光泽饱满。片:一片。帆侧:船帆倾斜。不能:无法。影:影子。木叶:落叶。天际:天边。知己:知音。 游子去妻百交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逐句翻译和赏析: 羁心劈破芥浮居,色色消沈远近如。 “羁心劈破芥浮居”,意思是说心中的羁绊被打破了,就像芥子漂浮在水面上一样。这里的“羁”指的是束缚、束缚的意思,"劈"是打破的意思,“浮居”则是指漂浮不定的状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摆脱了外界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 险目不平夹韵度,凉魂小住姑安舒。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眼中所见皆是险恶
【注释】 翛然容与清泠都:翛然,闲适的样子;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清泠,清澈透明;都,通“浊”,混浊。 何求不得须黄垆:何求,有什么要求;黄垆,传说中的神山,位于昆仑山。 函盖双枢合骀宕:函盖,比喻人的胸怀或才能的宽广;骀宕,形容气度宽宏。 明暗半丝分有无:明暗,指事物的表象与本质;半丝,喻事物表象和本质之间的微妙联系;无,指事物的本来面貌和真实情况。 潜蛟旅雁忘兴废:潜蛟,潜伏在水底的蛟龙
洞庭秋三十首 空无垠铲径蹊,分明至极翻凄迷。 远视不正非野马,客心已窘聊木鸡。 帆蝶卖眼惊天末,樯乌亡赖啼日西。 阴光夕灼动绿气,𢥠然鬼臂相牵携。 注释: 1. 空无垠铲径蹊:空阔无边的田野上,铲平了道路,小径也变得清晰可见。 2. 分明至极翻凄迷:景象清晰到了极点,反而让人感到凄凉迷茫。 3. 远视不正非野马:从远处看,视线不正,就像一匹野马一样。 4. 客心已窘聊木鸡
洞庭秋三十首 王夫之 著 碧落无疑,鹏背揩,入寥天一绝安排。邂逅不停增蹇产,虚空未破犹沈埋。 略遣水光存芥蒂,想知天骨正厓柴。鲸鲤可骑终未称,吾生箬笠双青鞋。 注释: 1. 碧落:天空。 2. 无疑:没有疑问。 3. 鹏背揩:像大鹏一样拍打翅膀。 4. 入寥天一绝安排:进入空旷的天空,一切都被安排好了。 5. 邂逅:不期而遇。 6. 不停:不断发生。 7. 未破:没有被打破。 8. 略遣
洞庭秋三十首 《秋思》 回头摇落悲群动,广大昌明亦自猜。 无触之声消梦晷,不寒而慄贮骚才。 藏舟后夜同归壑,张楚初心冀缓哀。 驰骛清狂何所吝,寒潭降潦畏相催。 注释: 1. 洞庭秋三十首: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组诗。共三首,分别名为《秋思》、《忆秋》和《秋日》。 2. 回头摇落悲群动:意指秋天到来时,万物凋零,让人感到悲伤。 3. 广大昌明亦自猜:意指天地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注】: 洞庭秋三十首:指杜甫的《秋兴八首》,这是组诗的第三首。 弥弥盈盈不借春,千萧万瑟屯嶙峋:《楚辞·九辩》中有“弥靡兮若流风之回雪”句。此谓秋景虽美,但无春意盎然之态。又“嶙峋”形容山石高耸突兀。 水力未至溢浩淼,雄心仅可吞清贫:水势尚弱,不足以泛滥成灾;而诗人的雄心壮志,也只能在贫困中求得些许慰藉。 张乐鼓瑟凭慰藉,巫娥湘后惘逡巡:以音乐作为慰藉的手段。“巫娥”,传说是湘夫人的别称
【注释】 目穷差别耳非闻:指眼力能分辨出细微的差别,而耳朵却无法听到。 逼塞诸根但有云:逼迫到极点时只有云雾。 触法大都无软美:接触佛法大多没有柔和美好之处。触法是佛教语,指修行、修道。 宽饶何处着殷勤:宽饶是谁?他在哪里表现得殷勤?宽饶是汉宣帝时期一位大臣,为人宽和仁慈。 如浮今古谁为纽:如今古今的人谁能作为联系?如:如同。浮:泛指现在。今古:古代与现代。谁为纽:谁可成为纽带。 尽费烟霄不受熏
西清启寒亦有门,扃魂不扃金水魂。 西清:指西天门,是佛教中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门户。启寒亦有门,意味着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中,也要打开西天门迎接佛法的光明。扃(jīng)魂不扃金(jiàng)水魂,扃魂不扃表示不要紧闭自己的心魂。扃,同“禁”,关闭。金水魂,指心和灵魂,也称为“金丹”。这里的扃魂不扃金水魂,意味着要敞开心扉,接纳佛法的教诲。 方诸津润遂昌大,青女娥㜲失恭温。 方诸津润遂昌大
洞庭秋三十首 随处波心着戏竿,刚森簇簇护轻安。充形暄气存黍米,大冶昭质任烹爨。根株吾岂依坟埴,须发何庸非羽翰。霏苍扬碧自生意,行与浑仪谋团栾。 注释: 1. 洞庭秋三十首,即《洞庭秋》组诗,共三首。 2. 随处波心着戏竿,在湖上随意放置一根戏竿。 3. 刚森簇簇护轻安,树枝挺直,枝叶繁茂,给人一种安全感。 4. 充形暄气存黍米,树木的形体饱满,气息温暖宜人。 5. 大冶昭质任烹爨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1. 远行之感剧登山: - 这是一句表达了作者因长期在外而产生孤独感和思乡情的句子。"剧"字表示情感上的强烈,"登山"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旅途艰难。 2. 壑断湍哀梦亦悭: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壑断湍"形容山路崎岖,"哀梦亦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既深且难。 3. 戍火祠烟荡精切: - 描述了夜晚守卫烽火台时的情境
【注释】 塞臆英多:形容胸中的块垒。塞,阻塞;臆,心;英,指心中的郁结。杜口宣:紧闭口,不开口说话。奈何天:如何是天地,即无可奈何。闲邀月:邀请月亮出来赏玩。置我无从:把我放到何处?小学仙:学习神仙之术。 铁脊未妨聊旖旎(yǐn nǐ):铁铸的脊骨也不妨稍作装饰。金轮犹恐不刚坚:金色的车轮恐怕还不那么坚固。馀霞落日关何事(guān wèi):夕阳余晖落在大地上又有什么要紧呢?带影微茫起识田
洞庭秋三十首 法界孤微此泬寥,鲲游亦竦等鹪鹩。 环区不鲠鱼头乙,泓水方凝雀目椒。 浓露可怜添浥润,片云何恃得逍遥。 穷涂收拾千年恨,虾国游谁出斗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法界孤微此泬寥,鲲游亦竦等鹪鹩。 - 解释:在这个广阔而孤独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空灵的寂静。如同鲲鹏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而我则像一只小小的鹪鹩,虽然微不足道,却也能享受这宁静的世界。 - 寓意
洞庭秋三十首 欱然敛精归元包,匀凝活汞停煎炮。穹窿舍此复何有,沆瀣相干故不交。 稍觉丝缗牵静谧,非分玉笛喧淫咬。神光四映飞芒角,讵倚星月相杂殽。 注释: 洞庭秋三十首:这是一首描写洞庭湖秋天景色的诗,共三十句。 欱然敛精归元包:意思是收敛精神回归自然。欱然,形容精神专注的样子;精,指的是精神或精华;元指自然。 匀凝活汞停煎炮:意思是均匀凝聚如同活汞一样,停止燃烧和沸腾的状态。匀,均匀的意思;凝
洞庭秋三十首 弱骨凌乘一线操,未凭长目送雄豪。 通身冰血争融结,伸臂烟霄试抑搔。 岂必人生方幻寄,足知厚载不功高。 金风但鼓囊中籥,大费尖酸徒尔劳。 注释: 弱骨凌乘一线操:指身体纤细如同一根线。 未凭长目送雄豪:没有依靠高大的身躯来远观。 通身冰血争融结:全身的血液都像冰雪一样凝结在一起。 伸臂烟霄试抑搔:伸展手臂,仿佛能触摸到天空中的云雾。 岂必人生方幻寄:难道人的生命仅仅是虚幻的存在?
洞庭秋三十首 晶辉蠕影萦一窝,澄之荡之夫如何。 容裔积已成坚冽,鏦铮喧外绝烦苛。 绿非荇藻发谁浦,光带露霜自昨波。 惊鸿亦知无闻见,抱意长鸣凌嵯峨。 诗句释义: 1. 晶辉蠕影萦一窝,澄之荡之夫如何:晶莹的光辉和蠕动的影子萦绕在一起,它们在清澈的水面上漂浮,仿佛是一只小舟,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2. 容裔积已成坚冽,鏦铮喧外绝烦苛:水底沉淀下来的杂质堆积成坚硬的冰块
洞庭秋三十首 赏析王夫之诗作 1. 诗意解析 - 诗歌描绘洞庭湖水色和秋季景象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2. 诗句注释 - 大圆不息翻河车 - 闪烁万顷吹银芽 - 化汁一色混潇皛 3. 译文解读 - 描述湖面水色如银 - 比喻湖水在秋风中闪烁 - 解释“化汁”指湖水流动时颜色变化 4. 关键词释义 - “大圆”象征洞庭湖宽阔水面 - “不息”表现湖水永不停息流动 -
洞庭秋三十首 三秋三楚填淫荒,谁能不断忧思肠。 遥遥极浦浮云树,渺渺生洲迷荻蒋。 马殷南国飞星白,陆逊西垒落日凉。 咫尺千波杳向往,孰为大壑恣埋藏。 注释:洞庭湖的秋季景象,洞庭湖在秋天的时候,水面宽阔,水天相接,景色壮丽。但是,由于湖水的泛滥,洞庭湖周围地区常常发生水灾,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因此,诗人用“淫荒”来形容洞庭湖的景象。这里的“淫荒”一词,既形容了洞庭湖的美丽
这首诗的作者是张耒,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洞庭湖秋日景色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慨。以下是诗句的逐行释义: 1. 浮槎无系巴邱城,缥渺之楼空若惊。 - “浮槎”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木筏,传说中用木头制成,上面绑着绳子可以漂浮在水上。这里指的是诗人乘坐的船只。 - “巴邱城”是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他所在的城市。 - “缥渺之楼”是指洞庭湖上的小楼,因为水面宽广,所以显得朦胧而遥远。 -
【注释】 洞庭秋三十首:指唐代诗人贾至的《洞庭秋》组诗。 软縠(hú):细丝织布。 濯濯(zhuó):水清的样子。 拔昭灵:突出高耸入云的山峰。 吝俭物情:吝啬、节俭的人。物情,人的情性。 险阻大造:险峻难行的道路。这里指通往山中的小路。 居然:竟然,想不到。 幻泡:虚幻的泡影,这里比喻湖面。 扃(jīng):闭锁,关闭。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洞庭秋》组诗之一。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洞庭秋三十首 崚嶒何来凛气增,舍此空轮无与胜。 吴天海色遥迎送,楚霜蜀冻交消凝。 荡涤赤日曳素练,消息银汉络珠绳。 从知白帝威权甚,万象泻影涵倾崩。 注释: - 崚嶒(léngcēn)何来凛气增,舍此空轮无与胜:形容洞庭山高峻、气势雄伟,没有它,就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崚嶒,高峻的样子。凛气,威严的气息。舍此,除此以外。空轮,空虚的车轮。无与胜,没有谁能比得上。 - 吴天海色遥迎送,楚霜蜀冻交消凝
洞庭秋三十首 鹧鸪声断西日浮,君山未愁黄陵愁。 白浪几何倾楚塞,金风既展讫神州。 萧飒万个撼斑管,迢递千古疑胶舟。 贾至张说尔何物,落拓欲牵万里忧。 注释与赏析: 1. 鹧鸪声断西日浮 - 描述的是鹧鸪的叫声伴随着西沉的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一天的离别。 - 鹧鸪的叫声:通常在文学作品中,鹧鸪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或者孤独。在这里,它似乎暗示了诗人与某个地方或某人的告别。 -
洞庭秋三十首 但哀无端眇淫淫,长啸不展狂歌喑。 欲与招魂迷南北,横令此愁亘古今。 蛰雷残雨无所藉,金枢玉露亦难谌。 日暮息棹殊未已,寒波倒射冉枫林。 注释: 1. 洞庭秋三十首:指杜甫在湖南所作的《洞庭秋行三首》,共三十首。 2. 眇淫淫:形容洞庭湖的广阔无边。 3. 长啸不展狂歌喑:指诗人长啸而歌,声音却因为悲愤而变得低沉。 4. 欲与招魂迷南北:诗人想要通过招魂的方式,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解析】 本组诗写洞庭湖秋日景色。“玻瓈帝网两镜参,元中之元清灵酣。”首句即点明题意:洞庭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把天地万物映照得清清楚楚。第二句进一步写:在这面巨大的镜子里,还嵌有一个小镜子,那就是月亮的影子。第三句写:月亮的影子在湖水上飘动着,它与湖面的月影合在一起,成为一片水天一色的景象,这景象使人感到清灵而恬静。第四句写:这时,天空中的云彩和水中的月影互相映衬着,仿佛是两个不同境界的美景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青幕白地清涎黏,浓淡分界唯微纤。”青幕白地,形容湖面水天一色,朦胧不清;清涎黏,指湖水波涛汹涌,波浪翻滚,像粘着涎沫似的。浓淡分界,指湖水的颜色由深到浅。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秋天水涨时的景象。 “未审天容亏半壁,定疑水气消馀炎。”天容,指天空的颜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洞庭秋三十首》。下面逐句解释: 玉液统此微霄函,俯仰不知灵与凡。 玉液:比喻湖水清澈透明,如同玉石一般。微霄函:形容天空高远,如同天宫一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旭雾平收兜罗卷,阴彩夕涌牟尼嵌。 旭雾:早晨的薄雾,形容晨曦初现时的情景。兜罗卷:印度神话中的神物,这里指代云彩。牟尼嵌:佛教中的一种装饰物,这里指代夕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