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秋意早,地僻人迹阒。
落叶满庭户,凉气袭巾舄。
泉流雨涧深,径转风磴逼。
野鹿时或过,山鸟鸣更寂。
岩壑浮晴岚,几席映佳色。
拄颊哦霜晨,持杯吟月夕。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介绍
。
《秋日杂咏》是清代诗人王夫之的组诗,共三卷,《秋日杂咏·其一》,写的是秋天傍晚在山上看到的景色和感受。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这句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夫之是清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其作品多以理学为主导思想,并且在诗歌创作上也有一定的成就。
“秋日杂咏·其一”
山居野老不识人,草木黄落雁南归。
风起云飞秋色里,夕阳西下独登台。<|endoftext|>Human: 请问你对《红楼梦》的作者是谁?请详细回答。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五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山深秋意早:山势深远,秋天的到来显得尤为早。 2. 地僻人迹阒: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很少有人来此,所以显得非常寂静。 3. 落叶满庭户:庭院里到处都是落叶,给人一种秋日萧瑟的感觉。 4. 凉气袭巾舄:凉爽的秋风似乎直接扑面而来,让人感觉有些寒冷。 5. 泉流雨涧深:雨水顺着溪流汇入深深的山谷,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杂咏”为题,共二十三首。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居景象,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一句“卜筑枕流溪”,诗人选择了一处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来建房定居,这里靠近流水,环境清新宜人。"卜筑"意为选择建造,"枕流溪"则形象地描绘了溪流环绕房屋的景象。 第二句“秋水清渠渠”,描述了溪流的清澈见底,可以清晰地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动。这里的“渠渠”形容水流的声音
幽居自村落,僻远无市喧。 禾黍依夕照,桑麻宿轻烟。 深巷荷锄归,儿女迎门前。 鸡豚入栖栅,牛羊下郊原。 邻父有好怀,时来话田园。 注释: 幽居:安静的住所。 村落:指乡村。 僻远:偏僻遥远。 无市喧:没有城市的喧闹。 禾黍:泛指庄稼,这里特指稻谷和黍稷。 夕照:夕阳照射。 桑麻:指桑树和麻类植物。 深巷:深深的巷子。荷锄:拿着锄头。 儿女:儿子女儿。 迎门:迎接。 鸡豚:家禽家畜。 栖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居的画面,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下面我将逐句解读并附上译文、注释及赏析。 1. 甍连复井络: - 甍:指房屋的脊梁或屋顶。 - 连:连接。 - 井:古代计量单位,一井为四亩。 - 络:交错纵横。 - 注释:形容房屋连绵不断,如同井网一般。 - 译文:屋脊连成一线,如同井然有序的网格。 2. 犬吠杂鸡鸣: - 犬吠:狗的叫声。 - 杂
这首诗是《秋日杂咏二十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山居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描绘了都城的壮丽景象和皇宫的威严气派。 注释: - 都城列万雉:都城有很多城墙。 - 宫殿切五云:宫殿建在云层之上。 - 清霜鸣晓角:清晨的霜花发出响声。 - 祥光拥朝暾:朝阳被祥光包围。 - 周罗民庶居:整个京城都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 - 窈窕王侯门:贵族豪门的大门。 - 重译万方贡:远方的使者带来贡品。 -
诗句解析与释义 1. 月临仙人掌,风生承露盘。 - 此句描绘的是夜晚山居中的景象:月亮高悬于仙人掌般的山峰之上,微风轻拂着如承露之盘的山石。 2. 曙色尚熹微,秋色凛高寒。 - 清晨的曙光尚未明亮,但秋天的景色依然显得清冷高远。 3. 千门俱洞开,六龙驾舆鸾。 - 形容山居的大门全部敞开,如同六条龙在驾驭着车辇,鸾鸟也在其中飞翔。 4. 陛戟用虎旅,钩陈列鹓班。 -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居中所见所感,描绘了秋天日落时分的景色和氛围。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首《秋日杂咏·其一》 落日下平芜:太阳即将落山,阳光洒在平坦的草地上。 远水涵晴空:远处的水面上反射出晴朗的天空。 译文 夕阳西下映照在平坦的原野上,水面上映出天空的倒影。 注释 "平芜":平坦的原野。 "涵":映射的意思。 "晴空":晴朗的天空。 赏析
【注释】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 䆉稏(yùn jū):一种粗布,用麻、棉等纤维织成,质地粗糙,可制农具。 场圃:指田间的菜园和果木园。殖殖:茂盛的样子。 镰铚(fěi zi):收割用的镰刀和铚(dī)——一种小镰刀。 三时劳:指春耕、夏锄草、秋收三个季节的劳作。 【赏析】 这首《咏山居》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农村丰收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首句“白露被西畴
这首诗共二十四句,每一句都是一个意象,描述了诗人在山居生活的各个方面。 “生涯惟网罟,”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的生活简单而朴实,只有捕鱼的工具和生活必需品。 “结庐云水乡。”这句话描述了诗人的住所,他的居所位于云水之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舟横断岸浅,门对清溪凉。”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他的船横跨在岸边,门口对着清凉的溪流。 “潮引沧波远,风吹白蘋香
【注释】 柳桥:用柳木建造的桥梁。翠槛:绿色的栏杆。竹篱:用竹子做的篱笆。青旗:青色的旗帜。清樽:清澈的酒杯。绿蚁:指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香羹:指香气浓郁的食物或菜肴。银丝:银制的筷子。经霜:经受寒霜。输芒:指成熟的稻谷。涤器佣:洗涤用具的仆人。妩媚:形容女子娇美动人。当垆:在酒店中卖酒。骚翁:有才华的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作《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译文】 青楼映衬着朱红色的窗箔,深院连接着曲折的房廊。 清凉的秋风涤荡着残留的暑气,白苎衣生出微微的凉意。 银筝御在瑶席上,宝鼎煨着沉香。 芙蓉红艳隐伏在褥上,芭蕉绿影映上窗户。 五陵王屡次经过这小居,千金赋高唐以歌颂。 冉冉的香气从粉丛中升起,长年乐未央而忘归。 【赏析】 首联写山居的环境和氛围。“青楼”“曲房”指山中小居,环境幽雅,与外界喧嚣的都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荣华擅京洛,甲第连朱甍。 荣华:指富贵荣耀。擅京洛:占据京都洛阳。甲第:高大华丽的宅第。 朱甍:红色的屋脊。 院宇生微凉,为乐方称情。 院宇:庭院。生微凉:带来清凉的感觉。为乐:为了娱乐。称情:合意、称心。 新裁朱履洁,乍试罗衣轻。 新裁:新做的。朱履:红色鞋子。洁:干净、整洁。乍试:刚刚试穿。罗衣:丝绸衣物。 华堂日张宴,飞盖相追迎。 华堂:豪华的房屋。张宴:举行宴会。飞盖:快速行驶的车辆
陋巷少人迹,依依长蓬蒿。 秋气月凄凛,四壁何萧萧。 絺绤不掩胫,饔飧但箪瓢。 御寒既鲜具,卒岁亦无聊。 荆妻厌藜藿,稚子惯山樵。 无端昨夕风,卷我屋檐茅。 译文 在简陋的居所里很少有人经过,四周生长着茂盛的野草。 秋天的月光清冷而凄凉,四周墙壁显得格外寒冷和空旷。 虽然穿着粗布衣裳,但我的小腿仍然暴露在外,食物也很简单,只能吃些粗粮和清水。 为了抵御寒冷,我已经备好了足够的衣物
【注释】 飘萧:形容落叶随风飞舞的样子;坠:落下;寂寞:孤独;虚堂:空荡的屋子,这里指山居。游子:离家在外的人。行役:旅行、出差。索居:孤身一人居住。良俦:志同道合的朋友。明灯:点着的灯火。照空壁:映照着空墙。啼螀(jiāng):即寒蝉,秋天叫得凄厉。情悰(qíng)悄悄:心情惆怅。川原:指广阔的平原。邈悠悠:遥远无际。太息:叹息。萍蓬:比喻飘泊四方的人。栖泊:暂住。太息不能休:因思念而叹息不止
【注释】: 幽静的斋室极为清凉清爽,秋天没有灰尘污垢。 卷起帷幔,落尽游丝,驱散蠹虫,罗生香芸。 瑟琴清调流水音,砚台冷生微云气。 拳头大的石头结出新绿的苔藓,古鼎还留有馀薰的余味。 缥囊已经零乱地放着各种书籍,牙签也缤纷杂乱。 及时应该进修学问,在昏黄的朝光里苦苦攻读。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隐居期间所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23首。这是其中的第1首,写的是山居生活的乐趣和对知识、学问的追求。
【注释】 清飔:清凉的风。蕙帐:用香草装饰的帐子,这里指女子的卧室。兰房:用兰草装饰的房间。中宵:半夜。行役:远行作客。掩抑:忧愁的样子。薄衾(qīn):薄薄的被子。奉君子裳:给情人披上衣服。何:怎么。修:长堤。越川梁:过河。鸾、凤:《尔雅》说:“南有鸾鸟,其状如鸡;北有凤凰,其状如鸡。”后因以“鸾凤”比喻夫妻恩爱。今如参与商:古人传说参星、商星座相对运行,如夫妇分离,故用“参”
咏山居 西风吹黍离,疏雨湿残础。 空梁长见日,颓垣间馀堵。 石马萦青萝,铜驼没黄土。 花容犹宫妆,柳眼尚媚妩。 繁华等风烟,形胜消龙虎。 惟有旧时月,照人自今古。 赏析: 本诗为《秋日杂咏二十三首》中的一首。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秋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其中“石马萦青萝,铜驼没黄土”一句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咏山居 人事已非昔,遗居犹至今。 萧条白昼静,寂寞黄昏阴。 老树集昏鸦,败砌寒蛩吟。 阶空蚯蚓出,壁古苔藓侵。 乾坤多变易,頫仰易销沉。 更无故主居,独有闲人临。 注释: 人事已非昔,遗居犹至今。 这里的“旧”指的是过去的生活和习俗,已经不复存在;而“遗居”则是指这些旧的习俗和生活的痕迹依然存在。 萧条白昼静,寂寞黄昏阴。 这里的“萧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寂静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新秋入琳馆,物意何萧森。 露滴丹灶冷,云护芝房深。 棋声间竹院,箫韶出风林。 千门锁虚寂,石坛昼阴阴。 苔花绣古篆,鹤唳流孤音。 清虚绝尘俗,悠然生道心。 注释: 1. 新秋入琳馆:秋天的景色进入琳琅阁中,琳琅阁是存放珍贵图书的地方。 2. 物意何萧森: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萧瑟、荒凉。 3. 露滴丹灶冷:露水从烧火用的铜锅上滴落下来,使原本就寒冷的丹灶更加寒冷
【解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以“咏山居”为题,前八句写山居环境与生活。 首联:古庙知何代,萧萧秋日荒。 注释:古庙不知属于哪个朝代,秋天的风声显得荒凉。 颔联:丹青既剥落,香火亦凄凉。 注释:红色的画卷已经破旧褪色,香炉中的香烟也显得飘渺而凄凉。 颈联:怪鸟号深林,饥鼠窜空梁。 注释:凶猛的鸟儿在树林中哀鸣
诗句解释 1. 狐兔窜古穴,荆榛长荒丘。 - 注释:这里用“狐兔”和“荆榛”(一种灌木)来象征荒凉与破坏,表达了对自然原始状态的怀念及对文明发展可能导致的生态平衡破坏的忧虑。 2. 西风吹白杨,疏雨洒松楸。 - 注释:这里的“西风”可能暗示着秋天的气息,而“白杨”通常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长寿。同时,“松楸”指的是古代用来制作棺材的材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注释】 穷边:边境。秋气早:秋天的景色来得早。 飞霜华:指九月降霜。胡儿:北方少数民族,此处借指戍边士兵。 弓力强:指弓箭射程远,力大。马蹄蹴风沙:形容行军时尘土飞扬。 黄云连白草,极目天无涯:黄云连绵,白草茫茫,望眼欲穿,看不到边际。 孤城控险阨:一座孤零零、形势险要的城堡。令严:法令严厉。不哗:不敢大声喧哗。 凄风传画角,落日悲鸣笳:寒风吹过,传来了凄凉的号角声;夕阳西下,响起了悲壮的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