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实大梦,何事更齐之。
蝴蝶为庄周,宁似翩翩时。
容悴缘识转,真性不如兹。
所以觉者心,任运匪复疑。
我有莫逆交,对酒欢相持。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介绍
。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组诗,共20首。全诗以“酒”为线索,从饮到醉再到醒的过程来写,描绘了诗人当时的生活情景和心理状态。其中第一首的前两句描述了一种生活场景:在夜晚喝酒的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第三句则点明了这些人的身份是陶徵君及其门徒。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全诗共20首,每首都以“酒”为线索,从饮到醉再到醒的过程来写。其中第一首的前两句描述了一种生活场景:在夜晚喝酒的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第三句则点明了这些人的身份是陶徵君及其门徒。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全诗共20首,每首都以“酒”为
相关推荐
【注释】 处世实大梦,何事更齐之。 蝴蝶为庄周,宁似翩翩时。 容悴缘识转,真性不如兹。 所以觉者心,任运匪复疑。 我有莫逆交,对酒欢相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饮酒时的即兴之作。诗人用陶渊明的名篇《饮酒二十首·结庐在人境》来开篇,然后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诗人认为人生如梦,何必执着于名利,要像庄子那样看破红尘,洒脱自由。诗人认为人的本性是纯真无邪的,不要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拟陶征君饮酒二十首(其一) 古人顺天命,采集蕨类上西山。善恶疑报施,史家轻立言。不患节不高,患不见吾天。求仁得仁者,圣训谁传扬? 注释:古人顺应天命,采摘蕨类食物登上西山。对于善行和恶行,人们会疑惑是否真的得到报应,史家却轻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必担忧自己的道德品质不够高尚,只要能够看到天道就可以了。寻求仁义的人最终会得到仁义,这样的教诲是谁传播的呢? 译文:古人顺应天命
【注释】 异端塞吾道:用“异端”来堵塞自己的思想。 丧其情:丧失真情实感。 达士名:有才德的人。 拘拘:拘束的样子。 真饮真不饮:真诚地饮酒,也真诚地不饮酒。 宠辱:指荣华富贵和屈辱贫困,这里泛指一切荣辱得失。 好:喜欢、爱好。 各依真饮成:各自依据真实的感情去饮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拟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一首,写诗人在朋友面前坦率地表白自己饮酒的真实态度。 开头两句说
这首诗是模仿陶渊明的《饮酒》系列,共二十首。每首都以“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开头,然后是对原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最后是赏析。 1. 黄鸟音载好,当春不独飞。 - 注释:黄鸟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在春天的时候并不孤单地飞翔。 - 译文:黄色的鸟儿叫声充满喜悦,春天的时候并不孤单地飞翔。 2. 偶然失群侣,嘤嘤声转悲。 - 注释:突然失去了同伴,发出的声音变得悲伤。 - 译文:突然失去了同伴
【解析】 此诗写诗人读书的心境和情趣。“竟日披群籍,不为众说喧。”诗人终日沉浸于群书之中,不闻外事。“开卷见吾心,开门见青山。”读着读着就发现自己的心性与大自然相通,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令人神往。“良友时复来,由然相往还。”“良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友人,这里指作者自己。“时复来”,“时”,时常;“复”是副词,又、再,表示频率。“由然相往还”,“由然”,自然的样子。“由然相往还”
【注释】 圣道千万涂,谁知非与是。圣道:指儒家的治国之道。 相是更相非,见界永不毁。相:相互。非:否定。见界:界限、范围。 醴酒入我唇,甘味却类尔。醴酒:甜酒。 何不自见见,高文徒为绮。何:什么。见见:认识。 绮:五彩缤纷的丝织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思想,以“相是更相非,见界永不毁”起兴,表明了对是非、美丑
【注释】: 1. 茉莉:一种香草。 2. 南国:南方地区。 3. 玉蕊:花蕾,这里代指茉莉花。 4. 馨香:香气。 5. 故园:故乡。 6. 羲御:古代传说中的神马名。 7. 委辔:把马鞭交给仆人。 8. 阶下:台阶下面。 9. 式微:歌声止歇,这里指歌声止息。 10. 怀友生:怀念友人。 【译文】: 茉莉来自南方,它的花朵像玉一样洁白。 香气随风飘散,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美景。
注释: 松柏经严冬,卓卓霜雪姿。 松柏经过严寒的冬天,依然保持着挺拔的姿态,就像霜雪一样。 孤根异群植,岂在叶与枝。 只有这孤独的根部不同于其他植物,它并不依赖于叶子和枝条。 凡物禀正性,独立不为奇。 所有的物体都遵循着自己的本性,独自存在并不显得奇怪。 春融万汇作,孑孑空尔为。 春天融化万物,唯独你独自站立,显得如此孤独。 思我湖上山,何日税尘羁。 思念我家乡的山峦,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尘土的束缚
【注释】 拟陶徵君:模仿陶潜的诗歌。从姑山(在今安徽宣城):山上有一座姑孰山,山上有一处姑孰寺。姑孰寺旁有一个小山,称为从姑山。天门:指天门山。此山位于安徽当涂县西北,是著名的风景区。划然:形容山势陡峭。仙翁:指仙人。圣学:儒家经典,这里指孔、孟之学。江河:这里借代自然界。损至精:损害了最高的精粹。金石:这里借代金属与石头。稽首(qǐ shǒu):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头叩地,手着地,两膝着地
我有明月珠,得之南海隅。 持以诧时俗,此珠满尘涂。 暴殄不爱惜,役役随所驱。 惭愧辽东彘,不知世有馀。 置之怀袖间,默默且自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明月珠”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志向。全诗共二十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作用。 第一句“我有明月珠,得之南海隅。”是全诗的主题句,诗人通过“明月珠”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明月珠象征着光明、纯洁和高尚的品质
这首诗是李白对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第二首的拟作。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自从孟氏来,孰可与吾道。 注释:自从孟氏(即孟浩然)来到,谁能与我同道? 2. 往往存微言,柴桑五柳老。 注释:常常留下细微的言词,在柴桑的五柳下显得年事已高。 3. 纵饮非放达,虽贫不枯槁。 注释:纵情饮酒并非放纵,虽然贫穷但不憔悴。 4. 我爱止酒篇,字字无不好。 注释:我喜爱停止饮酒的作品,每个字都好。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该诗共二十首,每首都是仿照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的格式写的,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1. 仲淹生隋世,麟出非其时。 注释:范仲淹出生于隋朝末年,但此时并非他应有的时机。 2. 上策不见收,由然与世辞。 注释:理想的政治策略没有得到采纳,因此他决定离开这个纷扰的世界。 3. 讲学河汾间,斯文其在兹。 注释
这首诗是模仿陶渊明的风格,用二十首诗来表达作者对饮酒和人生的态度。下面是逐句的解析和注释: 1. 有士同学道,趣舍邈异境。 - “有士”:指有才学的人或君子。 - “同学道”:共同遵循道德规范的道路。 - “趣舍”:取舍,意指行为的选择。 - “邈异境”:远超过其他的领域或境界。 - 诗句大意:那些有才学的人和君子,他们的行为选择超越了其他所有的领域或境界。 2. 一士学长睡,一夫学长醒。
【注释】: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模仿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孔门:指孔子的学说。《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门言为仁,欲仁仁即至,孔子说:“君子应当以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实行仁的人,仁才会自然来到。” 譬彼中山酒,一饮千日醉:比喻那些贪恋酒色的达官贵人,他们沉醉于美酒之中,整天饮酒作乐,以至于千日沉醉不醒。 乘坠俱不知,宁复论造次:即使有人因为醉酒而跌倒在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名为《拟陶渊明饮酒》,共有二十首。《拟陶渊明饮酒》是李白对陶渊明诗歌风格的模仿,其内容大多以饮酒为主题。 第一首:天地俱无穷,无穷为一宅。 注释:天地之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结为一个“家”。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宇宙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万物无尽循环的认识。 第二首:形运能不疲,神行乃无迹。 注释:形体的运动不会使人感到疲惫
【注释】 1. 陶徵君: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2. 事:从事,致力于。 3. 六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乐经》的合称。古代儒家学者认为“五经”是学习的根本和必修的科目,因此称为“六经”。 4. 不惑:指四十岁。古人认为四十岁前应专心致志于学业,到五十岁后才能有所成就。 5. 置之:放下。 6. 五更:即夜半时,此时为鸡鸣叫天明的时候。 7. 巾栉:整理头饰和梳头用具
【注释】 首阳:指商朝末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柳下: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在民间的食客,有三千人,号称门下食客三千人。百世兴其风:意思是说这种高尚的节操将流传百代。君子胡不由:君子为什么不从正道行事呢?哆口谭时中:意谓高谈阔论。时中:指符合时代潮流。吾门恶乡愿:我的门徒厌恶那些虚伪的乡愿。无为徒尚通:意谓徒然追求通达而不务实际。学步失邯郸,学箕斯良弓
【注释】 陶徵君:指晋代诗人陶潜(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局局当世士:局局,即处处。当世士,指处在当时的人。 陷井聊自得:陷井,陷于困境之中;聊,姑且。自得,自满。 秋水篇:即《秋水篇》。 神理:精神、道理。 舍双睫:指除去双眼上的睫毛。 化人国: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丧我:失去自我。 隐几:《论语·述而》:“子于是日,枕块而眠。”隐,躲藏,这里是坐卧的意思。 【赏析】
【注释】 金门:指代朝廷,也指代贤人隐居之地。碧山:青山,这里指隐士居住的环境。 所乐非穷通:所追求的并非贫贱或富贵。为仁:行仁义。总由己:完全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 不待曾点言:不等待像孔子弟子曾皙那样先发议论。始觉三子耻:开始明白颜回、仲由、冉有三位弟子的羞愧之处。 铿然舍瑟处:指放下琴瑟,表示心无杂念。便是唐虞理:就是尧舜之道。 人生大妄中:人们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是妄自尊大。妄妄:自大、自负
【注释】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这是一首仿效陶渊明《饮酒》组诗的诗歌,共二十首。陶潜(365-427),字元亮,东晋时期诗人,世称靖节先生。这首诗是他晚年写的,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薄,以及对自然、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真谛的认识。 天民彦:天民,即天民先生,指陶潜;彦,即贤士。 慨世少复真:慨叹当今世上少有像陶潜一样的真正的贤者。 吾真既不复:我的志向与真情已经无法复得。 弥缝:弥补,补救。淳: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