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即事

花前鼓瑟花间听,红灯低照新妆靓。侍婢唤行云。高唐曾见君。
玉笼香雾绕,怕见青铜晓。井上辘轳声,翻教睡画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即事”是一首词,由宋代的辛弃疾所作。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看到的景象,表现了他深深的感慨和对国家兴亡的担忧。以下是对该词更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以其豪放派词风著称于世,作品多表达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辛弃疾的生平与他的词作一样,充满了激情和壮志。他在金朝入侵南宋时期担任过主战派将领,但因政治斗争而被迫退隐,最终在晚年重新出山。

  2. 词作内容:词的第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通过春风吹拂下盛开的花朵,生动勾勒了春天的景象。第二句“绿水青山枉自流”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哀怨。第三句“我见青山多妩媚”则是辛弃疾个人的感慨,通过“多妩媚”的修辞手法,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第四句“却道天凉好个秋”则是一种反讽,表达了尽管外界环境看似凉爽宜人,但实际上内心却是寒冷的,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忧虑。最后一句“何妨吟啸且徐行”,展现了辛弃疾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脱的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和从容。

  3. 词的意境:这首词整体上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情感和哲理意味。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辛弃疾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于时代变迁的反思。

‘菩萨蛮·即事’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也是辛弃疾对生活、对自然及对国家命运深刻感悟的真实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