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满高桥寺。寺桥高满花桐刺。魂断几家村。村家几断魂。
去騧嘶落絮。絮落嘶騧去。娘度夜中霜。霜中夜度娘。
【解析】
本题考核对古诗文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的把握,是一道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从意象、意境、手法、情感等角度思考。此诗的关键词有“刺桐花”“高桥寺”“魂断”,这些关键词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要体会出诗人对刺桐花的喜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1)
“刺桐花满高桥寺”,诗人登高桥寺远望,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刺桐花,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事词。“刺桐”指木棉花,又称攀枝花,又名红毛树,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乔木或灌木,花大如盘,红色或粉红色,果实球形,可做染料。这里用“刺桐花”代指木棉花。“满”字写出了刺桐花盛开的景象。“高桥”点出地点。“寺”点出环境。
(2)
“寺桥高满花桐刺”,诗人继续在高桥寺下流连忘返。“寺桥高满”描写了诗人站在高桥之上眺望的情景。“花桐刺”写刺桐树开花的样子。“花”是花,“桐”是木棉树,“刺刺”形容花密且多,也比喻事物繁多。
(3)
诗人由“寺桥高满花桐刺”引出下文。“魂断几家村”意思是诗人看到这美景不禁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亲人,心中十分悲痛,好像魂魄都被故乡的亲人给带走了一样。“几家”指家家户户、每一个人。“村家几断魂”意思是诗人看到这美景不禁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亲人,心中十分悲痛,好像魂魄都被故乡的亲人给带走了一样。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
“去騧嘶落絮”,诗人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去”通“驱”,赶走的意思。“騧”指马。“落絮”指飘飞的柳絮。这句意思是:一群马儿在飞驰着,柳絮随风飞舞着。“娘度夜中霜”,“娘”指妻子,“度”动词,度过,“夜中霜”指夜晚的霜气,这里暗喻妻子在思念丈夫。这句的意思是:妻子在夜里度过寒冷的霜天。
(5)
全词到此,戛然而止。“霜中夜度娘”,这句的意思是:在这冷清的霜天里,妻子独自一人度过漫漫长夜。
【答案】
译文:
登上高桥寺,看到满山遍野的刺桐树开花了,我不由得想起家乡的亲人,他们一定也像我一样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吧!
夕阳西斜,一群白马在飞奔着,而那些被风吹起的柳絮也随风飘动着。夜深了,寒气逼人,妻子一定在思念着我呢!
赏析:
此词是作者登高桥寺后所作。上片写登临高桥寺所见之景:“刺桐花满高桥寺”、“寺桥高满花桐刺”。下片写归途所见:“去騧嘶落絮”、“娘度夜中霜”。“落絮”喻思妇,写她在月下独处时的孤寂与哀愁;“霜中夜度娘”则以景结情,写妻子因思念丈夫而夜不成寐。全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委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