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八景

丹山突兀千仞跻,春雨微蒙望欲迷。
别浦参差描远近,乱峰苍翠浑高低。
鸟吟岩谷初晴树,人话溪桥落影西。
翘首极天仙岛外,缈缥飞处五云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山八景》是清代诗人王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济川求用楫,渡海自扬帆。风起浮云卷,潮平落日衔。赤分君子胆,红映美人衫。蓬丈诸天。
  • 这首诗的每一行都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深刻的哲理意义。通过这些简短而精炼的句子,王宾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1.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凤山八景》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凤山的八个美丽景色。每一处风景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如“风起浮云卷”和“潮平落日衔”,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 象征意味深长:诗句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君子胆”和“美人衫”不仅形容了景物的美,还隐喻了人的品格与风度,体现了作者对于品德高尚的追求和赞美。
  1. 创作背景
  • 王宾生平简介:王宾,清代江南江都人,字宾玉,号仔。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涉及山水、田园等多种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凤山八景》的创作缘由:《凤山八景》的创作源于对凤山美景的亲身体验和感受,通过对凤山八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王宾在《凤山八景》中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复杂的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在短短几句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诗人的情感。
  • 意象鲜明: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极具表现力和象征性,如“三阳开泰象”和“万物畅生辰”,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1. 历史影响
  • 文化传承:《凤山八景》作为清代诗歌的一部分,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研究这首诗,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美学的灵感。
  • 文学价值:王宾的这部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凤山八景》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成就和深厚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氛围。无论是对于文学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了解并欣赏这首作品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启发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