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突兀千仞跻,春雨微蒙望欲迷。
别浦参差描远近,乱峰苍翠浑高低。
鸟吟岩谷初晴树,人话溪桥落影西。
翘首极天仙岛外,缈缥飞处五云栖。
凤山八景
介绍
《凤山八景》是清代诗人王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品原文
- 济川求用楫,渡海自扬帆。风起浮云卷,潮平落日衔。赤分君子胆,红映美人衫。蓬丈诸天。
- 这首诗的每一行都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深刻的哲理意义。通过这些简短而精炼的句子,王宾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凤山八景》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凤山的八个美丽景色。每一处风景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如“风起浮云卷”和“潮平落日衔”,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 象征意味深长:诗句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君子胆”和“美人衫”不仅形容了景物的美,还隐喻了人的品格与风度,体现了作者对于品德高尚的追求和赞美。
- 创作背景
- 王宾生平简介:王宾,清代江南江都人,字宾玉,号仔。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涉及山水、田园等多种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凤山八景》的创作缘由:《凤山八景》的创作源于对凤山美景的亲身体验和感受,通过对凤山八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王宾在《凤山八景》中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复杂的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在短短几句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诗人的情感。
- 意象鲜明: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极具表现力和象征性,如“三阳开泰象”和“万物畅生辰”,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 历史影响
- 文化传承:《凤山八景》作为清代诗歌的一部分,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研究这首诗,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美学的灵感。
- 文学价值:王宾的这部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凤山八景》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成就和深厚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氛围。无论是对于文学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了解并欣赏这首作品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启发之旅。
相关推荐
凤山八景 丹山突兀千仞跻,春雨微蒙望欲迷。 别浦参差描远近,乱峰苍翠浑高低。 鸟吟岩谷初晴树,人话溪桥落影西。 翘首极天仙岛外,缈缥飞处五云栖。 注释: 1. 丹山:指红色的山峰,这里指的是凤凰山的红岩,其色如丹,故称丹山。 2. 突兀:高耸的样子。 3. 千仞跻:形容山峰的高峻,一仞为古代长度单位,十尺。 4. 春雨微蒙:春天的细雨轻拂着万物,朦胧而迷离。 5. 别浦:指分叉的河流。 6.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数仞宫墙映碧渠,曲塘清澈涨芙蕖。 - 【数仞宫墙】: 形容高大的宫殿墙壁,意味着雄伟壮观。 - 【映碧渠】: 指宫殿墙壁反射在清澈的渠道中,形成美丽的画面。 - 【曲塘清澈】: 池塘曲折蜿蜒,水流清澈透底,显得十分幽静。 - 【涨芙蕖】: 荷花因水面上涨而显得更加鲜艳生动。 2. 炎嘘玉蕊晴波现,香袅蜂须日照初。 - 【炎嘘玉蕊】: 形容花朵盛开
凤山八景 海天奇巘郁崔嵬,鼍鼓逢逢何壮哉。 疑是桃花初破浪,殷然地轴乍奔雷。 声嘘螺蚌寒孤岛,气荡蛟龙映雪堆。 悟得化机无滞处,乘除消息漫相猜。 注释: 1. 海天奇巘郁崔嵬:海中的山峰奇特险峻,郁郁葱葱。 2. 鼍鼓逢逢何壮哉:鼍鼓的声响如同遇到盛大的庆典一般,多么壮观啊! 3. 疑是桃花初破浪:仿佛看到桃花刚从波浪中露出头来。 4. 殷然地轴乍奔雷:大地似乎都在震动,像是突然响起了雷霆。 5
凤山八景 冈峦盘曲乱峰堆,翠色青苍望几回。 药圃橘红谁试啖,仙园桃熟客偷来。 花传那子何曾见,种别风流异样开。 欲问偓佺携手处,数声樵唱水云隈。 注释:冈峦盘曲,乱峰堆积,翠绿的颜色在远望中显得深沉。在凤山的药圃里,橘树的果实鲜艳,有人尝试去采摘品尝;而在凤山的仙境园林里,桃子成熟了,有游客偷偷前来采摘。花的香气传播到何处?是谁曾经见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品种和独特的开放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把握诗歌语言特色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瞥见山光展翠屏,熹微岚气傍昏冥。”这一句是写远望所见的景致。“曦”,日出时阳光,这里指日色,即太阳光芒;“霭”,雾气,这里指山间薄雾;“霭”是名词,这里作动词用,指山间弥漫的雾气;“掩映”:隐约而见。 颔联“参差掩映松杉色,点缀糊模鸟兽形”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泬寥丹港渡声齐: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泬寥”意味着空旷、寂静,“丹港”可能指红色的码头或者港口的景色,“渡声齐”则形容船只在江中行驶时发出的声响。整句诗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2. 极浦苍茫望欲迷: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视野的开阔和深远。“极浦”指的是最远处的江边,“苍茫”形容景色的广阔和模糊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凤山”是杭州的别称,“八景”是杭州的八处名胜古迹,“一泓澄澈隐沙洲”一句,点出八景中的“钱塘江潮”。“月色泠泠泛碧流”写江潮涌起时,月光如水般荡漾在碧波之上的情景。“光浸潭空星斗阔”写江潮涌起时,星光被挤到空中去的情景。“寒筛夜气荻芦秋”句,写江潮涌动时,芦苇被摇动的景象
这首诗的作者为佚名,创作于清朝。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琉球孤岛屹天池,霞蔚华腾若木枝":琉球群岛如同一座孤岛矗立在天空中的天池中,其上的景象如同美丽的花朵般绽放。这句话描绘了琉球群岛的美丽景色,以及它与天池的和谐共生。 2. "蓬峤陆离辉贝阙,金波滟漾卷朱旗":蓬莱仙境的山峰五彩斑斓,光辉灿烂,仿佛是皇宫中的宝殿。金波滟漾指的是水面上的波光粼粼,卷朱旗则形容波浪起伏
【诗句释义及译文】凤山八景之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清晨,当第一缕晨光划破天际时,一只小船在江面上悠然地荡漾着,仿佛是在与晓风为伴。远处的山峦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秀丽,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第二句诗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象。江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出了天空中飘动的白云。而那宽阔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白色的浮萍,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
凤山八景 石秀冈峰木向荣,猱升鹭宿有馀清。日临古干苍虬象,风拂新条佩玉声。忆我也曾拖小屐,阿谁尝复识殊名。海航遥指葱茏处,绝胜王维画里行。 - 注释: 石秀冈峰木向荣:描述的是凤山的岩石和森林,其中树木繁茂,生机勃勃。 猱升鹭宿有馀清:形容山林中的猿猴和鹭鸶在清晨时的情景,它们栖息在树上,显得格外清新宁静。 日临古干苍虬象:描绘的是日出时分,阳光照耀在古老的树干上
凤山八景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首,诗人通过描绘八处风景的美景和特点,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谁沐秋蟾潋滟生,海边群动息喧声。 谁沐浴在秋天的月光下,海面上波光粼粼,万物都安静下来。 远停林薄冰壶洁,近浸寰瀛藻镜清。 远处的树林显得格外清新,近处的海水清澈如镜。 鲸眩钩沉争欲避,鹊逢轮度共为惊。 鲸鱼因为受到惊吓而游动,鹊鸟因为看到车轮而惊飞。 舟人若问桃源路
赏析: 此诗描绘了凤山八景之一——新荷出水的美景。首联“新荷出水古钱同,吐蕊迎秋曲鉴东。”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新荷与古钱、吐出的蕊与秋天的景色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颔联“芳气半涵斜日净,清标一抹晚霞红。”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的荷花,其清香与晚霞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颈联“浮沉微裛疏疏雨,掩映轻翻澹澹风。”通过对风雨和风的描述,展现了荷花在风雨中摇曳生姿的景象
【注释】: 1. 孟阳佳句写疏棂(mèng yáng jì zhuō shū líng):孟阳佳句,指孟阳的诗句。疏棂,即“疏棂窗”,一种窗户形式,有格子状的窗格。 2. 刺眼晴霞散作屏(cì yǎn qīng xī sàn zuò píng):刺眼晴霞,形容晴朗的天空中色彩斑斓,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散作屏,意为像屏风一样将美丽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3. 山色照来千仞碧(shān sè
【注】 凤山:即凤凰山,在今江西吉安市境内。八景:指凤凰山的八个风景名胜。极目苍茫激怒涛,万派腾空天共远:站在蜈蜞岭上极目远望,只见那茫茫的大海激起了怒涛巨浪。万派腾空天共远:万派,指江河。腾空,指飞流直下。天共远:天空广阔,水势浩渺,似乎与天相接。四围掀浪岳同高,人疑海若吹龙笛:四面波涛汹涌,山与海浪齐高。海若吹龙笛:传说东海神王叫敖广,他吹起玉笛,发出悠扬的曲调,声如龙吟。我笑天吴奏玉璈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山的八景,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 第一句“一峰屏立碧摩空,远峙苍茫返照中”描述了山峰高耸入云,宛如屏风般矗立在蓝天之下。第二句“残彩参差同冷烧,馀光缥缈逐回风”则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山上,色彩斑斓如同燃烧的火焰,而余光在飘动中随风而去。第三句“林泉彻处疑霞罩,岩壑辉时类锦丛”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泉水清澈透明,仿佛被霞光笼罩,而岩石峡谷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犹如锦绣般美丽
【注释】 凤山:指江西南昌城北的凤凰山。八景:指凤凰山周围的八处名胜。高张:高扬。接天:连接天空。好(hǎo):美好,佳。霏微:雨细而密。淑景朝:美好的天气早晨。带露沾濡:沾湿了露珠。高下陌:高低不平的田埂。随风激荡:随风飘动。去来潮:指江水涨落。山家药笋肥今日:山上的竹子长出了嫩笋。小阁琴书润此宵:晚上坐在小楼里弹琴读书。贤令尹:贤能的宰相。溥将膏泽慰清寥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颂扬王政、帝仁的七言绝句。下面是每句话的释义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1. 翠岫嘘云暖,青风送雨春 - 翠岫(绿色的山峰):山峦的颜色呈现为翠绿色,形容山色青翠。 - 嘘云暖: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山在温暖地吐息。 - 青风送雨春:春风带来细雨,使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 2. 三阳开泰象,万物畅生辰 - 三阳开泰:指春季阳气开始旺盛,象征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注释】 1.凤山:指凤凰山上。八景:指凤凰山上八个著名风景区,这里泛指风景名胜。含残照:夕阳西下时紫气笼罩着残霞。流霞映翠屏:晚霞映照着翠绿的山屏。海波原自碧:海水本来是绿色的。隐见蛟龙窟:蛟龙隐藏在洞穴之中。虚无鸟兽形:虚无缥缈的鸟儿和动物的影子。馀光难极目:落日的余晖难以看得很清楚。直欲上天庭:直上天空去。 2.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山的景色,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注释】 凤山:即凤凰山,在今江苏省丹阳市西北。八景:指凤凰山周围的八大风景名胜。震:震动。冯夷:传说中的水神,这里借指大海。海若:神话中海神的名称,此处泛指大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了凤凰山的八景后写的。诗的前二句写山色之秀美,后六句写山势之奇伟。全诗语言简洁,意境雄浑而清丽。 “水阔烟生雨,涛高浪作声”两句,写远望江上景色,境界壮阔。“水阔”点明地点,“烟生雨”点明时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观点和艺术手法的基本能力。此题考查了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从炼字的角度切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题中要结合全诗,从炼字的角度分析“雾”“文豹”“霜”等词的含义,并分析这些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沧海藏残月(沧海:大海) 残月,即残缺的月亮。这里以大海藏匿残月的景色作比喻,写出了大海波涛汹涌
凤山八景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组诗,共有八首。这组诗以描绘凤山的美景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淡淡沧溪夜,溶溶皓魄秋。 淡淡沧溪夜,溶溶皓魄秋。这里的“沧溪”指的是沧浪溪,是一条位于凤山脚下的溪流。夜色朦胧,月光洒在溪水上,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更加宁静而美丽。这里的“溶溶皓魄秋”则形容的是秋夜中的明月,皎洁明亮,宛如一颗明珠悬挂在天空中,照亮了整个秋天
诗句翻译: 1. 熏风吹泮水,荷芰发清香。 2. 澹荡烟波里,氤氲台榭傍。 3. 敢夸君子质,幸藉圣人光。 4. 尚愿扶摇力,微馨献玉堂。 注释及赏析: - “薰风吹泮水,荷芰发清香”:薰风,这里指的是温暖的风,吹过泮水,使得荷花和莲叶散发出清新的香气。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池塘,这里象征着知识和学问。 - “澹荡烟波里,氤氲台榭傍”:澹荡,水面平静,泛着微波。烟波,指水面上的雾气,朦胧而美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和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来分析。 首联“郁郁千寻树,葱葱大小山”,描写凤山的树木郁郁苍苍,大小山峦连绵不断,用“千寻”“葱茏”修饰树木和山体,生动地描绘出凤山的秀美景色;颈联写凤凰山四季的景致,“蒲柳秋雕质,松杉雪老颜”,秋天里,蒲草柳树的叶子已经变黄,仿佛雕镂成的小兽一般
这首诗描述了济川求用的楫和渡海自扬帆的场景。同时,诗中还描绘了风起浮云卷、潮平落日衔等自然景象,以及赤分君子胆、红映美人衫等人文景象。最后,诗中的“蓬丈诸天外,方舟愿一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的向往。 “济川求用楫”,意味着在济川中需要用到船桨(楫)来划水前行,这代表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正如诗人在济川中找到了使用船桨的方法一样。 “渡海自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