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 第二回 ·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诗云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那些人只嚷:“快请出甄爷来!”封肃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只有当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问他?”那些公人道:“我们也不知什么‘真’‘假’,因奉太爷之命来问,他既是你女婿,便带了你去亲见太爷面禀,省得乱跑。”说着,不容封肃多言,大家推拥他去了。封家人个个都惊慌,不知何兆。
那天约二更时,只见封肃方回来,欢天喜地。众人忙问端的。他乃说道:“原来本府新升的太爷姓贾名化,本贯胡州人氏,曾与女婿旧日相交。方才在咱门前过去,因见娇杏那丫头买线,所以他只当女婿移住于此。我一一将原故回明,那太爷倒伤感叹息了一回;又问外孙女儿,我说看灯丢了。太爷说:‘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说了一回话,临走倒送了我二两银子。”甄家娘子听了,不免心中伤感。一宿无话。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封肃回家无话。
却说娇杏这丫鬟,便是那年回顾雨村者。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侧作正室夫人了。正是: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曹雪芹所著小说的开篇章节,讲述了荣国府贾夫人的去世以及通过古董商人冷子兴的叙述对贾府的初步了解。下面将具体介绍文学作品:

  1. 故事背景:《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该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描写,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衰落。

  2. 主要人物:本回中的主要人物包括贾府的几位重要人物及冷子兴。贾府的几位核心人物,如贾政、贾赦、贾敏(黛玉母亲),以及其他如贾琏、贾珍等人,都在故事中扮演了各自的角色。而冷子兴是本回的主要线索人物,他是小说中的关键角色之一,通过他的叙述,读者得以窥见贾府的一斑。

  3. 故事情节:第二回的故事开始于贾政的长子贾珠之死,紧接着是他的妻子贾母悲痛欲绝。在悲伤中,贾政决定让宝玉入赘到贾家。接着,冷子兴登场,他向宝玉和贾母介绍了荣国府的情况,包括其规模、财富和内部结构。冷子兴的言辞简洁而富有暗示,为贾府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4. 文学手法:《红楼梦》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侧面描写和伏笔暗示,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引人深思。冷子兴对贾府的简略叙述增添了故事的客观性与可信度,同时为后来贾府成员的命运发展提供了线索。此外,曹雪芹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手法,使得作品层次更深,内涵更广。

  5. 主题思想:本回不仅作为《红楼梦》的开端,而且承载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评和反思。它反映了封建家族的没落以及贵族家庭的腐败,同时也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悲剧色彩。

  6. 文化价值:《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艺术成就,吸引了无数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整部小说的起点,通过简洁的叙述勾勒出贾府的基本轮廓及其未来可能的命运走向。这一回不仅奠定了整个小说的基调,也预示了后续章节中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家族纷争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