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薛姨妈一时因被金桂这场气怄得肝气上逆,左肋作痛。宝钗明知是这个原故,也等不及医生来看,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给他母亲吃了。又和秋菱给薛姨妈捶腿揉胸,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这薛姨妈只是又悲又气,气的是金桂撒泼,悲的是宝钗有涵养,倒觉可怜。宝钗又劝了一回,不知不觉的睡了一觉,肝气也渐渐平复了。宝钗便说道:“妈妈,你这种闲气不要放在心上才好。过几天走的动了,乐得往那边老太太姨妈处去说说话儿散散闷也好。家里横竖有我和秋菱照看着,谅他也不敢怎么样。”薛姨妈点点头道:“过两日看罢了。”
且说元妃疾愈之后,家中俱各喜欢。过了几日,有几个老公走来,带着东西银两,宣贵妃娘娘之命,因家中省问勤劳,俱有赏赐。把物件银两一一交代清楚。贾赦贾政等禀明了贾母,一齐谢恩毕,太监吃了茶去了。大家回到贾母房中,说笑了一回。外面老婆子传进来说:“小厮们来回道,那边有人请大老爷说要紧的话呢。”贾母便向贾赦道:“你去罢。”贾赦答应着,退出来自去了。
这里贾母忽然想起,和贾政笑道:“娘娘心里却甚实惦记着宝玉,前儿还特特的问他来着呢。”贾政陪笑道:“只是宝玉不大肯念书,辜负了娘娘的美意。”贾母道:“我倒给他上了个好儿,说他近日文章都做上来了。”贾政笑道:“那里能像老太太的话呢。”
贾母道:“你们时常叫他出去作诗作文,难道他都没作上来么。小孩子家慢慢的教导他,可是人家说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贾政听了这话,忙陪笑道:“老太太说的是。”贾母又道:“提起宝玉,我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如今他也大了,你们也该留神看一个好孩子给他定下。这也是他终身的大事。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贾政道:“老太太吩咐的很是。但只一件,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贾母听了这话,心里却有些不喜欢,便说道:“论起来,现
红楼梦 · 第八十四回 ·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情节,这一回通过宝玉的试读和贾环的行为,展现了贾家内部的复杂关系和人物性格。接下来将介绍该文学作品:
- 情节背景:在北静王府的寿宴上,贾母对宝玉进行考验,让宝玉试读一段文章,以此来观察他的性格、学问和应对能力。这段文字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内容,足以看出宝玉的学识与应对之能。
- 主要人物:宝玉,作为贾家的公子,不仅聪明伶俐,还具有文学天赋。他在这一回中的表现,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家族责任的认知。金钏儿,作为宝玉的丫鬟,其命运多舛,最终因失足而死,她的悲剧性结局为这一回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薛蟠,作为薛姨妈的儿子,他的举止行为以及与贾环的矛盾,构成了本回的主要冲突之一。
- 情节展开:宝玉在北静王府的试读环节中,面对贾母的提问展现出了出色的应对能力,这不仅是对他学识的一种测试,更是对其性格和处世哲学的一种展现。与此同时,贾环因为嫉妒和不满而对宝玉进行了挑衅,这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氛围更加复杂。
- 主题思想:《红楼梦》通过这一回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尤其是家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时,通过对宝玉试读环节的描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 文化价值:《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古典小说,它更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通过这一回的描写,读者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以及道德规范,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人物关系:贾家作为小说中的核心家族,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之间既有亲情也有爱情,这些关系的交织使得小说充满了动人的情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
- 艺术手法:《红楼梦》在叙述手法上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暗示等,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在描述宝玉试读环节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细节描写,使得场景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这种细腻的描绘手法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为整部小说增色不少。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不仅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这一回是理解整个《红楼梦》的关键部分,通过这一回的学习和欣赏,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