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见了贾政,回至房中,更觉头昏脑闷,懒待动弹,连饭也没吃,便昏沉睡去。仍旧延医诊治,服药不效,索性连人也认不明白了。大家扶着他坐起来,还是像个好人。一连闹了几天,那日恰是回九之期,若不过去,薛姨妈脸上过不去,若说去呢,宝玉这般光景。贾母明知是为黛玉而起,欲要告诉明白,又恐气急生变。宝钗是新媳妇,又难劝慰,必得姨妈过来才好。若不回九,姨妈嗔怪。便与王夫人凤姐商议道:“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用两乘小轿叫人扶着从园里过去,应了回九的吉期,以后请姨妈过来安慰宝钗,咱们一心一意的调治宝玉,可不两全?”王夫人答应了,即刻预备。幸亏宝钗是新媳妇,宝玉是个疯傻的,由人掇弄过去了。宝钗也明知其事,心里只怨母亲办得糊涂,事已至此,不肯多言。独有薛姨妈看见宝玉这般光景,心里懊悔,只得草草完事。
到家,宝玉越加沉重,次日连起坐都不能了。日重一日,甚至汤水不进。薛姨妈等忙了手脚,各处遍请名医,皆不识病源。只有城外破寺中住着个穷医,姓毕,别号知庵的,诊得病源是悲喜激射,冷暖失调,饮食失时,忧忿滞中,正气壅闭;此内伤外感之症。于是度量用药,至晚服了,二更后果然省些人事,便要水喝。贾母王夫人等才放了心,请了薛姨妈带了宝钗都到贾母那里暂且歇息。
宝玉片时清楚,自料难保,见诸人散后,房中只有袭人,因唤袭人至跟前,拉着手哭道:“我问你,宝姐姐怎么来的?我记得老爷给我娶了林妹妹过来,怎么被宝姐姐赶了去了?他为什么霸占住在这里?我要说呢,又恐怕得罪了他。你们听见林妹妹哭得怎么样了?”袭人不敢明说,只得说道:“林姑娘病着呢。”宝玉又道:“我瞧瞧他去。”说着,要起来。岂知连日饮食不进,身子那能动转,便哭道:“我要死了!我有一句心里的话,只求你回明老太太:横竖林妹妹也是要死的,我如今也不能保。两处两个病人都要死的,死了越发难张罗。不如腾一处空房子,趁早将我同林妹妹两个抬在那里,活着也好一处医治伏侍,死
红楼梦 · 第九十八回 ·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中,林黛玉最终去世,而神瑛侍者宝玉在得知黛玉去世的消息后,悲伤至极,在阴司之地痛哭流涕。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章节的内容:
情节概述:在这一回中,主要描写了宝玉在贾政面前的不适感,他因精神恍惚而导致身体疲惫,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同时,宝玉在与贾政会面后,感到极度的不适和痛苦,最终昏睡过去。这段描述不仅展示了宝玉的身体状况,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煎熬和对黛玉的深切思念。
主题探讨:曹雪芹通过这一章节深刻表达了人世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林黛玉作为绛珠仙草的化身,她的命运悲剧与她的深情都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弦。而神瑛侍者宝玉的悲痛则表现了他的痴情和执着,他的泪水不仅仅是对黛玉的追思,也是对自己未竟爱情的哀叹。
文学价值:《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得每一章节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这一回中,曹雪芹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设置,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人物的情感波动。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精准把握,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不仅描绘了宝玉的健康状况,更是通过他对黛玉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深情,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同时,这一章节也映射出人生百态,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