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政闻知贾母危急,即忙进去看视。见贾母惊吓气逆,王夫人鸳鸯等唤醒回来,即用疏气安神的丸药服了,渐渐的好些,只是伤心落泪。贾政在旁劝慰,总说是“儿子们不肖,招了祸来累老太太受惊。若老太太宽慰些,儿子们尚可在外料理;若是老太太有什么不自在,儿子们的罪孽更重了。”贾母道:“我活了八十多岁,自作女孩儿起到你父亲手里,都托着祖宗的福,从没有听见过那些事。如今到老了,见你们倘或受罪,叫我心里过得去么!倒不如合上眼随你们去罢了。”说着,又哭。
贾政此时着急异常,又听外面说:“请老爷,内廷有信。”贾政急忙出来,见是北静王府长史,一见面便说“大喜。”贾政谢了,请长史坐下,“请问王爷有何谕旨?”那长史道:“我们王爷同西平郡王进内复奏,将大人的惧怕的心、感激天恩之话都代奏了。主上甚是悯恤,并念及贵妃溘逝未久,不忍加罪,着加恩仍在工部员外上行走。所封家产,惟将贾赦的入官,余俱给还。并传旨令尽心供职。惟抄出借券令我们王爷查核,如有违禁重利的一概照例入官,其在定例生息的同房地文书尽行给还。贾琏着革去职衔,免罪释放。”贾政听毕,即起身叩谢天恩,又拜谢王爷恩典。“先请长史大人代为禀谢,明晨到阙谢恩,并到府里磕头。”那长史去了。少停,传出旨来。承办官遵旨一一查清,入官者入官,给还者给还,将贾琏放出,所有贾赦名下男妇人等造册入官。
可怜贾琏屋内东西除将按例放出的文书发给外,其余虽未尽入官的,早被查抄的人尽行抢去,所存者只有家伙物件。贾琏始则惧罪,后蒙释放已是大幸,及想起历年积聚的东西并凤姐的体己不下七八万金,一朝而尽,怎得不痛。且他父亲现禁在锦衣府,凤姐病在垂危,一时悲痛。又见贾政含泪叫他,问道:“我因官事在身,不大理家,故叫你们夫妇总理家事。你父亲所为固难劝谏,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况且非咱们这样人家所为。如今入了官,在银钱是不打紧的,这种声名出去还了得吗!”贾琏跪下说道:“侄儿办家事,并不敢存一点私
红楼梦 · 第一百零六回 ·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该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衰为背景,描绘了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并通过对其他众多人物如王熙凤、贾母等的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以下是对《红楼梦》中第一百零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的介绍:
主要情节:《红楼梦》第一百零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贾太君祷天消祸患”,在这一回中,王熙凤在得知宁国府遭受不幸的消息后感到十分羞愧,贾母也因惊吓过度而气逆。面对这一情况,贾政急忙进来看视并给贾母服了丸药,渐渐好转。然而,贾母依然伤心落泪,整个贾府都在为此事难过。
人物关系:在这一回中,除了王熙凤,还有贾政、贾母、鸳鸯等重要人物。贾政作为贾府的老爷,对于家中的不幸事件感到非常担忧,急忙前来探望。贾母则是贾府的主人,她的情绪波动直接影响到整个府邸的氛围。鸳鸯则作为贾母身边的丫鬟,她的反应和行动也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主题思想:通过对这一章节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封建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贾府中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外部的敌人,还来自于内部的争斗和误解。通过这一回的故事,作者曹雪芹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红楼梦》第一百零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贾太君祷天消祸患”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一个关于人性、权力和社会变迁的故事。通过对这一章节的阅读和理解,读者可以获得对《红楼梦》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情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