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
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
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
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上陵
译文
登上诸陵但见景色何其美好,从陵上下来到达水边,水边的风何其清爽。问仙人从哪里来,仙人回答说他来自水中央。仙人出现时所乘的船极其豪华,桂木造成船,连系船用的绳索都是用青丝做成的。划船的船桨是用木兰做的,有黄金涂饰其间。这时,只见水面上凤凰出现,众鸟随从,出现于山林中,望去只见山林忽开忽合,连日月的光芒也被众鸟所遮蔽。甘甜的泉水,光泽熠熠。我不禁想象神的车盖形似灵芝,驾着龙,在天地间遨游。甘露二年,铜池中生出芝草,吉祥之兆引得仙人也下来饮于此泉中,人们喝了此泉的水更是延年益寿。
介绍
《上陵》是一首赞颂祥瑞的乐歌,属于汉乐府《铙歌十八曲》的作品。它通过描述仙人降临、祥瑞之物纷至沓来以及亦实亦幻的境界,展现了一种灵异和神秘的氛围,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秘事物的赞美。
《上陵》的创作背景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所述,章帝元和年间,朝廷为了庆祝宗庙祭祀,曾将六首乐曲增加为《上陵》食举曲,这是《上陵》乐歌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在《上陵》中,作者描绘了仙人降临的场景,描述了他们居住的住所以及乘坐的船舟。接着,诗人歌颂了纷至沓来的祥瑞之物,最后转入一个亦真亦幻的境界,这种表现手法使得《上陵》充满了神秘和超脱的感觉。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上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首先,作为一首乐府诗,它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展示了古代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其次,《上陵》通过对仙客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文化和审美趣味。此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等,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上陵》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格外精致。
《上陵》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乐歌作品,它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美好愿景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智慧,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注解
上陵何美美:登上上陵但见景色何其美好。
下津:指从陵上下来到达水边。
客:指仙人。
笮(zuó):竹子做的绳索,西南少数民族用以渡河。这里指维系船的绳索。
木兰:树木名。
棹:划船的工具。
错:涂饰。
醴(lǐ)泉:甘甜的泉水。古人以为是祥瑞。
蔚蔚:茂盛的样子。
甘露:汉宣帝年号。芝生铜池中:古人以生出芝草为吉祥之兆。汉章帝元和中,有宗庙食举六曲,加《重来》、《上陵》二曲,为《上陵》食举。这是汉宣帝时歌颂所谓祥瑞的诗。“上陵”即登上汉朝诸帝的陵墓。据史书记载,汉宣帝在即位前曾多次遨游诸陵间。此诗写到了神仙的出现及各种祥瑞之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