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南园
注解
方领:直衣领,亦用为儒生的代称。
蕙带:指佩带
折角巾:指文士之冠,冠是首或头的意思。
杜若已老兰苕春:杜若花已谢兰花依然芬芳。杜若花花期短,只有一天。
相关推荐
南园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注释: 1. 南园:指作者所在的园林或别墅。 2. 方领蕙带折角巾: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仪态。方领指的是衣服的领口形状,蕙带是一种用植物制成的腰带,折角巾则是将巾折起来戴在头上,显得雅致。 3. 杜若已老兰苕春:描述了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的老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注解和赏析: 1. 清露夏天晓,荒园野气通。 - "清露"指的是早晨的露水,通常在夏日清晨出现。"夏天晓"表明了时间是在夏天的黎明时分。 - "荒园野气通"描绘了一片荒凉的园林景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连通。 2. 水禽遥泛雪,池莲迥披红。 - "水禽"指的是水中的鸟类。"遥泛雪"形容它们在水中游动的样子,如同水面上的雪花一样。 -
南园 雨后郊园景色清润,翠绿依旧微带潮湿。 落英缤纷满地惆怅,沾衣尘土惹人伤悲。 芳樽美酒无人共饮,独酌孤寂思绪难排。 暮色苍茫看山归隐,独自漫步心事重重。 译文: 雨后郊园景致清新,绿色依然带着湿润。落花遍地令人感伤,仿佛被尘埃覆盖。美酒虽在芳樽中却无人相伴,只能一人饮酒独自沉思。夕阳西下时又独自一人去山中散步,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哀愁。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雨后独自漫步在郊外的情景
【注释】 买家:指宋仁宗时的富商。水精宫:皇宫名,即汴京。庆历: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41年至1048年。太平:指国泰民安。六老,指宋代文士沈括、苏轼、苏辙等六人。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陕西经略副使时,诗人在长安(今西安)故地重游,追怀当年与友人欢宴之事,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开头两句是说,如今的南园,正是当年我买下的那座皇家宫殿的原址
【解析】 此诗为《南园》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南园景色,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第一句“熳烂花时锦绣张”意为:绚丽多彩的花盛开时节,像织锦一样美丽绚烂。第二句“无端下马系垂杨”意为:无缘无故地下来骑马,系住垂杨柳。第三句“山亭水阁笙歌地,合与行人作醉乡”意为:山间的亭台水边的楼阁,笙歌唱得正欢,这里正是人们聚会享乐的地方,应该与行人一起在这里做酒仙。 【答案】 译文:花开得正盛的时候
诗句释义及注释: - 南园: 诗的标题,表明这是一首描述南园景色或感慨的诗歌。 - 清芬堂下千株桂: 描述南园中清芬堂下有上千棵桂花树,桂花香气浓郁,令人感到清新芬芳。 - 犹是韩家旧赐园: 暗示南园曾是韩家(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家族)的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白发老翁和泪说: 描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眼中含着泪水,似乎在诉说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 -
注释: 南园:指诗人的住宅。万树花:形容花开得繁多、茂盛,一望无边。极目春芳丽:极目远眺,只见春天的美景如此美丽动人。松桂:两种常绿树种,这里指种植松树和桂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南园的美丽景象。首句“南园万树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南园中繁花似锦的景色,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接下来“极目春芳丽”则进一步通过诗人的视角,将春天的美好景致展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南园的水面上弥漫着水汽,比风还凉爽。星星的光辉照耀着月亮,月光皎洁明亮。 渔舟在何处?渔人唱着歌,船桨拍打水声长长地响。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南园的自然景色,以及渔人的劳作生活。首句“水气胜风凉”描绘了南园湿润清凉的环境;二句“星辉当月光”则形容了夜晚的星光与月光交相辉映的景象。后两句通过“渔舟在何处?渔人唱着歌,船桨拍打水声长长地响”这一细节,将渔人的劳作生活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默写与赏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晖”“稀”“寒”的写法。 【答案】 ①南园:即《南园六首·其一》《其二》。②晖:阳光。③稀:稀少,不盛。④寒:寒冷,指秋虫。⑤飞
南园 南园是一处隐居之所,竹林环绕着小屋,面对着山峦。 译文:南园是一处隐居之地,竹子编织的门框对着森林和山峰。 注释:南园:南方的庭院或园林。 竹户:竹制的门。 对林峦:面对森林和山峰。 九月:农历九月,指深秋时节。风霜起:秋风起,霜降时天气转凉。孤斋:独自的书房。日夜寒:白天夜晚都感到很冷。虫声:蟋蟀等昆虫的声音。薄:轻。幽砌:幽静的台阶或地面。雁影度空坛
南园 诗社良宴集,南园清夜游。 条风振络组,华月照鸣驺。 高轩敞茂树,飞甍落远洲。 移筵对白水,列烛散林鸠。 雅兴殊未央,旨酒咏思柔。 玉华星光灿,锦彩云气浮。 丽景不可虚,众宾起相酬。 长吟闲剧饮,楚舞杂齐讴。 陵阳杳仙驾,韩众非我俦。 聊为徇时序,娱乐忘百忧。 注释: 1. 诗社良宴集:诗社举办了一场美好的宴会。 2. 南园清夜游:在南园度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 3. 条风振络组:风吹过树木
注释: 在南园中,春意正浓时燕子绕着朱红色的楼宇飞舞。这绝代的才华在这里显得如此出众。想要祭奠屈原(灵均),却因无尽的恨意而无法前行。雨花烟草路漫长又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中的“南园”指诗人所居之地,即金陵城。“燕子绕朱楼”是写燕子在春天的美景中飞翔的情景,燕子象征着生机、希望和美好,而朱楼则象征着繁华与富贵,两者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
南园 南园桃李旧凋伤,作意迎春向艳阳。 十日寒风三日雨,翻成狼藉送年光。 注释: 南园:这里指的是诗人的私家园林,是作者居住的地方。 作意:打算,有意向。 迎春:即迎春花,这里指迎接春天的到来。 向艳阳:即向阳,朝着阳光。 十日寒风三日雨:十天内刮了十次寒风,下过三天的雨。 翻成:反而变成。 狼藉:形容东倒西歪,乱七八糟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园中看到桃花和李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竞相开放
【解析】 此为五律诗。首联“南园文酒社,昭代几人倡”,诗人以“南园”点题,并自比于“文酒社”之主人,以“昭代”指唐玄宗时代,表明自己与当时文人雅士一样,是时代的倡导者。颔联承上启下,“尔雅推前辈,风流继盛唐”,诗人在赞美前辈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唐代文化成就的崇敬之情。颈联写景,“草深方躅泯,席冷古弦张”,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图景:草木茂盛、人迹罕至的南园,只有诗人一个人在那里徘徊
南园 君不见平乐馆,古城何处寒云满。 君不见奉诚园,荒台无踪秋草繁。 白日沉山水归海,寒暑频催陵谷改。 皇天大运有推移,富贵于人岂长在。 注释: - 平乐馆:指古代的一处园林或建筑。 - 奉诚园:指另一处具有历史价值的园林或建筑。 - 寒云满:形容天空中云层密布,呈现出一种寒冷的感觉。 - 皇天:指天的神灵,也用来比喻天命或命运。 - 移推:移动、转移的意思。 - 陵谷改:指山陵和山谷的变化
在南园的静谧中,岁月悄然流转。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南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南园何处箖箊有敝庐,空存老树与清渠。 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 草色又新秋去后,菊花争放雁来初。 菘畦舍北余多少,取次呼童一荷锄。 2. 诗意解读: - 南园何处: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开篇,表达对南园的深切怀念
注释:南园是作者在京城的故居。玉带河,即金水河,流经北京西城和东城之间,河水清澈碧绿。万柳丝,形容河边垂柳成行。跨河楼阁,指桥上和两岸的高楼。重来,第二次到来。只恐风光异,恐怕景色与往昔不同。再为南园住,打算再次到南园居住。 赏析:此诗描绘了故居南园的美景和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首句通过描绘河边垂柳、楼阁等景物,营造了宁静和谐的氛围。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景不再的感慨
南园 结屋环池起,孤亭渌水回。 天清鸿雁度,浪静白鸥来。 碧爱双桐绕,红看千日开。 谁能脱簪绂?从此避尘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园的春光和美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结屋环池起,孤亭渌水回”两句描写了南园的地理环境。诗人用“结屋”和“环池”来形容南园的建筑特点,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而“亭子”与“渌水”则形象地展现了池塘的波光粼粼,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写了南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 南园 南园经岁别,秋到一徘徊。 野水随潮涨,孤花背客开。 乍欣残暑退,刚被夕阳催。 旧侣都星散,萧然独往来。 注释: 1. 南园经岁别,秋到一徘徊:南园经过一年的时间,我在这里停留,秋天到来时我在南园徘徊。 2. 野水随潮涨,孤花背客开:野水随着潮水的上涨而上涨,孤花在背对着客人开放。 3. 乍欣残暑退,刚被夕阳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