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小庭花”、“月华清”、“玉楼春”。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两仄韵。另有六十字、六十二字、六十四字、八十八字等不同形式。 授衣节:古代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此节有馈赠衣服之习。 降霜严:霜降时天气寒冷。严,同“俨”。 罗帏:用罗织成的帷幕。 湘帘:一种绘有花纹的竹帘。 蟋蟀:昆虫,鸣声哀切。 熏笼:熏香炉。 丁丁:滴漏声。 愁上眉尖:愁绪爬上了眉毛
诗句 一剪梅 天女维摩劫后身。唤到真真,意已申申。世间欢梦易成尘,人断天垠,路断桃津。 寄语东君莫漫嗔。花正青春,时正黄昏。妒花翻是惜花人,愁遍宵辰,谙尽酸辛。 1. 天女:这里指仙女,维摩诘(Vimalakirti)是印度古代的一位菩萨,以其智慧和神通闻名。在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自己具有某种超凡脱俗的品质或境界。 2. 劫后身:佛教用语,表示经历过极大的痛苦或灾难之后
【注释】 春光九十已全抛:春天的光辉已经全部消失。九,指“阳九”,这里借指南宋末年。 谢娇娆:向娇美的女子告别。谢,辞别;娇娆,美好貌。 玉床香被展轻绡:在香床上铺着轻柔的丝绵。玉床,玉石装饰的床;香被,熏衣用的香料被子。展,展开;绡,薄绢,细密的丝织品。 去也无聊:离去也没有意思。去,离开。 住也无聊:留在这里也没意思。 长也今宵:今夜就长。 短也今宵:今晚就短。 愁红休怕绿阴交
【诗词正文】 一剪梅 · 记别 隔溪猿夜啼,隔水楼空月。天涯此去已半秋。鱼书频投,雁书频投。一朝相见喜盈眸。细诉僽僝。再诉离愁。 肴酒盈卮且唱酬。花上鱼钩,月上帘钩。无端重别恨悠悠。风亦难留。雨亦难留。 注释: 1.一剪梅 : 词牌名。又名“玉连环”、“柳叶乐”、“黄金缕”。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 2.记别 : 词调名。 3.隔溪猿夜啼 :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诗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飞尽春红到眼秋”意为,随着春风的离去,落红满地已是深秋季节了。“柳絮因风,扑满汀洲”,意为,柳絮随风飘荡,覆盖了江岸上的沙洲。“名园几处牡丹枝,微雨宵经已折头”意为,名园之中有几株牡丹花枝在雨中凋零,深夜的细雨已经打落了花枝。“塞雪边风速胜邮”,意为,边塞的寒风凌厉而迅速,胜过邮递之信。这几句写景抒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字词的把握。解答此题要关注重点句,理解全诗内容及作者的情感。“一剪梅”是词牌名,此处作标题。这是一首小令词,词牌名《一剪梅》,又名《腊梅香》、《吹笛子》、《秋夜月·玉人儿》、《醉太平》。词牌格式为: (一) 一剪梅花万树寒,金刀翦取一枝看。 春来何处最风光?江南塞北枝芬芳。 (二) 无绪严妆独倚楼,愁在心头。 愁在眉头。蓼花风起冷飕飕,欲下帘钩懒下钩
【注释】 1. 一剪梅:又名《鹤冲天》《玉连环》《醉花阴》,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词牌。 2.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指诗人每有感触,即成佳作。 3. 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美人、芳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和环境;寄托之辞,表示有所寄托之意。 4. 商妇琵琶:商妇,泛指商人的妻子。商妇琵琶,借指商人的生活状态。 5. 惟以悲哀为主:以悲哀为主,意味着生活充满忧愁和痛苦。 6. 误入仙源亦足夸:误入仙源
【注释】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指词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指词人对商人妻子的同情。清是花香:形容夕阳下胭脂红的美丽。浓是花光:形容夕阳下的花朵美丽。五张六角逐年忙:形容生活的繁忙和辛苦。老了秋娘:秋天的景色使人感到凄凉,这里指女子的容颜已老,失去了青春的活力。病了箫郎:指男子因劳累过度而生病。 【赏析】 《一剪梅·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从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作答,然后组织答案。此诗为一首咏物言志的词。上阕写红楼夜景之美和闺人倚窗思远之情;下阕写女主人公游仙之梦与相思之痛。全词以乐景衬哀情,借月夜之美景反衬美人离愁别恨之苦。 【答案】 一剪梅 ·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注释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玉楼春”“昭君怨”等。双调,五十八字,前两句各三平韵,后三句各两仄韵。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意有所触即产生某种感情或思绪而立即写出一首诗词。 美人芳草:比喻美女如花、青春易逝的典故。 商妇琵琶:商妇指妓女,琵琶指琵琶曲《商妇》。 惟以悲哀为主:只是悲哀而已。 红板桥边:指游人踏红板桥时留下的痕迹。 白板门前:指游人的足迹遍布在白板门上。 闲花野草:指闲散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