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绪严妆独倚楼。愁在心头。愁在眉头。蓼花风起冷飕飕。欲下帘钩。懒下帘钩。
百和香烟静自浮。琴也慵修。书也慵修。夕阳西堕水东流。怕更听筹。又近更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字词的把握。解答此题要关注重点句,理解全诗内容及作者的情感。“一剪梅”是词牌名,此处作标题。这是一首小令词,词牌名《一剪梅》,又名《腊梅香》、《吹笛子》、《秋夜月·玉人儿》、《醉太平》。词牌格式为:

(一)

一剪梅花万树寒,金刀翦取一枝看。

春来何处最风光?江南塞北枝芬芳。

(二)

无绪严妆独倚楼,愁在心头。

愁在眉头。蓼花风起冷飕飕,欲下帘钩懒下钩;百和香烟静自浮,琴也慵修,书也慵修。夕阳西堕水东流,怕更听筹又近更筹。

【译文】

独自倚楼,愁绪满怀。心中忧愁,如在眉间。蓼花风起,寒冷刺骨。欲下帘钩,却又怕人知道。百和香烟静静漂浮。琴也懒得弹,书也懒得读。夕阳西沉,水流向东,只怕听到报时的更筹。

【赏析】

这首词是写闺中女子愁绪满怀、寂寞无聊的心情。上片着重刻画女子孤独寂寞的情状。开头两句写女子独自倚楼,愁绪满怀。“无绪”、“严妆”点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心情。“愁在心头”写内心的愁苦之重。“愁在眉头”则进一步写愁苦之重,以致连眉都皱起了。这两句既写了人物形象,又写出了其内心世界,为下文写景抒情作好了铺垫。“蓼花风起冷飕飕”,以风起蓼花,暗衬天气严寒,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孤寂凄凉之情。“欲下帘钩”,写女主人公想关闭门户避寒,但又怕人知道,只好勉强打开。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孤寂无聊、百无聊赖的心态。“懒下帘钩”,既是对上一句的承接,又是对前面三句的具体化。最后两句写女主人公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只好打发时间,弹弹琴、翻翻书,消磨时光。然而此时已到了黄昏时分,夕阳西坠,流水东流,更添了几分惆怅。“怕更听筹”一句,既表明女主人公已经入暮,又暗示她对时针走动的担心与恐惧。结尾两句,由眼前景物过渡到内心活动,用“怕”“又近”两个动词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从整体上看,全词结构严密,层次分明,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描写,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古代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