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相见欢 其四 阿侬生小欢场。 拨龙香。 不似开元供奉谱霓裳。 和戎策。 单于国。 伴红妆。 比似汉家马上更凄凉。 注释: 1. 阿侬生小欢场:阿侬,即唐玄宗的宠臣安禄山(字思明);生小欢场,意为从小在宫廷之中长大。 2. 拨龙香:拨取龙香,形容香气缭绕,犹如龙的香气一般。 3. 不似开元供奉谱霓裳:开元,指唐玄宗开元年间;供奉,指侍奉皇帝的人;谱霓裳,意为创作或演绎《霓裳羽衣曲》。 4.
飞红堕溷沾茵。 是何因。 人物一般覆雨与翻云。 崇仁市。 昭应吏。 慢销魂。 依旧承恩作合有黄门。 【注释】 ①飞红:落花。 ②溷(hùn):厕所。 ③茵:垫子。 ④崇仁市、昭应吏:地名。崇仁市,唐时为宣州所属县,在今安徽宣城。昭应吏,唐时为凤翔府属县,在今陕西凤翔。 ⑤慢:轻忽。 ⑥黄门:宫门内侍官。 ⑦“依旧”句:指词人虽被罢职,但仍得宠幸,仍能出入宫廷。 【赏析】
注释: 近来风月谁家? 渺天涯。 仍自抛珠抱玉说琵琶。 描形影。 供吟咏。 只些些。 更无人将人面比桃花。 译文: 最近谁家的人欣赏风景和月亮? 我独自欣赏着,仿佛是天涯的遥远。 仍然像以前一样抛珠抱玉般地谈论琵琶。 描绘着自己的身影和影子。 供吟咏,只有一点点。 没有人能将我的面容与桃花相比。 赏析: 这首词写词人对往昔欢情的追忆。上片以"近来风月谁家"起句,点明题意
【注释】 瘦损:因愁思而消瘦。 颜非故:容颜不如从前。 漫相思:胡乱地思念,无所用心。 只嘱归程莫共雁来迟:只是嘱咐你回家的行程别被大雁赶上了。 【赏析】 《相见欢》,词牌名。又名“秋夜月·玉连环”。双调,五十五字,前片四仄韵、三平韵,后片三仄韵、二平韵。 这首词是作者在送别友人归途中所作的。全词以景起,以情结,写别离之情。 上片首句“秋来瘦损双眉”点明时间、地点以及人物
【注释】 1. 见注:花枝灼灼难描。 2. 见注:正垂髫。 3. 见注:家住绿杨津畔、跨红桥。 4. 见注:眉峰秀。 5. 见注:莺声溜。 6. 见注:试琼箫。 7. 见注:最爱猩唇轻破、小樱桃。 【译文】 女子吹奏的箫声,像春风般温柔婉转,让人沉醉不已。 她年纪轻轻,正在垂髻(古代女子未成年时将头发盘在头顶,用簪子固定的一种发式)。 家住在靠近黄河的小城边上,横跨着一座红色的桥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结合题目要求和注释内容进行分析解读。 “相见欢 其二”是题目,全诗共三首,第二首写春景,第三首写秋思。 第一句“听莺听燕听蛩”,意思是说:我倾听着黄莺的叫声,倾听着燕子的叫声,倾听着蟋蟀的鸣叫。莺、燕、蛩都是春天常见的鸟,它们发出的声音,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图画。 第二句“听征鸿”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如梦令》的一首。全词表达了作者在孤独凄凉之中,夜不能寐,借酒浇愁的苦闷心情。 卧听檐铁丁东 【注释】:躺在床上听屋檐上的铁器叮当作响。 【赏析】:作者通过写自己“卧听”的动作和声音,表现出她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无聊。 夜来风。 【注释】:昨夜的寒风阵阵袭来。 【赏析】:作者通过对“夜来风”这一景象的描述,暗示出她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料是明朝无处、觅残红 【注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 关键词:相见欢、秋风、江村 - 释义:这首词描绘了秋季傍晚时分,秋风拂过江边的村庄,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和孤独的情感。 - 译文:秋风轻轻吹过,黄昏时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江边的村庄中,感受着秋天的气息。 - 赏析:开头两句营造了一个清冷宁静的秋日黄昏景象,通过视觉(“秋风”)和触觉(“寂寞梧桐”暗示天气寒冷
注释: ①“相见欢”:词牌名,又名“乌夜啼”。本调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两结句各三句,前后段均以仄韵为主;上片押平声韵,下片押入声韵。 ②“过匆匆”:时光飞逝。匆匆:快速的样子。 ③“人去”:指所思念的人离去。 ④“落花红”:指春天过去,花朵凋谢。落花红:落花颜色红。 ⑤“月如水”:月光如流水般清澈。 ⑥“光千里”:月光照耀大地,光芒万里。 ⑦“翠衾香冷”
【注释】 ①匆匆:急忙的样子。又过清明:过了清明节。②黄昏:傍晚。③那处:哪里。④叮咛:再三嘱咐。⑤六朝:指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里泛指旧时繁华的城市。⑥春梦:如梦般地消逝。⑦未醒人:没有醒来的人。⑧别去:离别了。⑨苦:很,极。⑩六朝:指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也泛指过去的繁华城市。 【译文】 又是一年清明节过去了,月儿已黄昏,院里哪还有那绿杨树,满地落花深。分别以后总无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