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点绛唇·赠歌者》中的句子。下面是诗句及注释: - 兰气氤氲:形容兰花散发出的香气很浓。 - 唇边蛱蝶香如唼:意思是说蝴蝶在嘴唇边翩翩起舞,其香味好像在嘴里轻轻地咀嚼。 - 红衫映颊:红色的裙子衬托出女子的脸颊。 - 醉透桃花靥:形容女子因为喝得太多而面颊泛红,就像醉酒后的桃花腮一样。 - 暗教鹦哥,对席嘲残客:意思是用鹦鹉学人说话来戏弄那些已经喝醉了的客人
点绛唇·冬词 【注释】未是春来:还没有到春天。 枕屏不耐梅花瘦:指女子在绣花的枕头上绣制梅花,因为怕绣出梅花时会消瘦。 日影移鸳甃:太阳的影子移动了,照在鸳鸯瓦上的水波里。 眉际螺芬,脸际檀霞透:眉毛像螺旋一样细,脸颊像檀木色般红润。 开双袖:展开两臂,袖子被打开。 问郎寒否:问问你冷吗? 纳郎纤手:把郎君的手拉过来。 赏析: 这首《点绛唇·冬词》写一位女子对远行郎的情感牵挂
【注释】 (1)点绛唇 其一 闺情:《花庵词选》卷六,“闺怨”。 (2)雨嬲空庭:雨打在庭院里。 (3)桐庐路:地名,在杭州西。 (4)红窗暮:黄昏时,打开红漆的窗。 (5)卜损金钗:用金制的簪子梳头。 (6)芳园树:美丽的花园里的树木。 (7)水沉销炷:点燃水沉香木制成的香烟。 (8)春风住:春风吹拂着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思情,上片写女子梦回时所见到的情景
【注释】 蹴蹋:踩踏。 梦馀:梦中醒来之后。 叉手:两手交叉在胸前。 槐凉:夏日树荫下的凉爽。 归去者:指诗人自比为《庄子·让王》中的“曳尾于涂中”的尾巴之虫,表示不愿出仕做官。 黄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食,吃后能让人长生不老。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咏物诗。全诗通过对槐树下驴子和被牵到马市上去卖的骏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决心。 前四句写梦中的情景。“蹴蹋闲愁
【译文】 西陵水波渺远,听说君南去寻苏小。 春天的西湖美景迷人,处处游丝缠绕着六桥。 回首临安往事伤心,空荡荡春草令人伤怀。 吴音清妙,且把金樽倾泻。 【注释】 1.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衔花枝”、“双雁过河”、“锦笺绣帕”。有前后两首,此为第二首。 2. 淼淼:水波渺远貌。 3. 闻君南去寻苏小:闻君指苏轼,苏东坡。苏轼曾与歌妓苏小游于杭州西泠印社,后人称之。 4. 六桥
注释: 春日的池塘水满溢,柳絮轻飘如黄金丝线。 燕子来去匆匆,阵阵梨花雨纷纷落下。 情思就像黄色的丝线,纷繁错乱难以梳理。 凝视远方,只见白苹青草,不见西洲的路。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和情感的词作。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起笔“点绛唇 其一”三句,描写初春的景色。“春塘”、“柳绵”、“黄金缕”,这些细节都为春日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燕儿来去”两句
点绛唇 题刘石洲同年渡绣红园 小雨斑斑,垂杨影里青青麦。越阡度陌。 好个南村宅。雁塔同题,相对俱头白。 今何夕。修篁怪石。 留我狂吟客。 注释: - 小雨斑斑:形容雨点细碎的样子,斑斑指的是雨滴落下留下的痕迹。 - 垂杨影里青青麦:垂杨柳的影子下面长满了青绿色的麦子。 - 越阡度陌:越过田间小路。 - 好个南村宅:多么好的一个南方的村庄。 - 雁塔同题:在雁塔一起题字或作诗。 - 今何夕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归林”、“锦缠道”等。 春风着意:春天的东风有意地吹拂。 乳莺:黄莺。 啼晚:黄昏时鸣叫。 暗数年华:暗中消磨了年岁。 邯郫:地名,在今河北省。 青衫湿:穿着青色官袍,衣服上因哭泣而湿润。 【赏析】 《点绛唇》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这首词描写江南春色。上片写景。起首两句,描绘江南春天到来时,东风把春天的信息带给大地,催促百花萌发、茁壮成长的景色。“催芳草”
【诗句释义】 1. 点绛唇:词牌名,此词为《水龙吟》的变体。 2. 春雪初晴:春天的雪刚刚停息。 3. 远峰:远处的山峰。 4. 头戴斑斑白:山峰被雪覆盖,像是戴着白色的帽子。 5. 云山开廓:云雾缭绕的群山开朗开阔。 6. 高柳摇城郭:高高的柳树摇曳着城墙和城楼。 7. 移棹东西:把船桨移动到东边或西边。 8. 一曲穿溪彴:一条小溪穿过一座桥。 9. 环湖宅:环绕湖泊的宅院。 10. 水天不隔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高峡:高山峡谷。 流云:飘浮的云朵。 飞鸟:指飞翔的鸟儿。 着雨:下雨了。 青无语:青山无言,不发一言。 岭上金光:山岭上反射着灿烂的光芒。 苍烟冱:浓密的烟雾。 疏林平楚:稀疏的树林中,一片片树木郁郁葱葱,参差不齐。 历历来时路:走过这条道路。历历,清晰的样子。来时路,回去的路。 【译文】 在高山峡谷间,飘浮的云朵和飞鸟一起穿行。 数座山峰被细雨笼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