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注释: 1. 垂垂冻碧。对翠尊酒冷,香堕吟席。石火光阴,花谢花开,何郎自恋江国。看花白发人还在,懒谱入、东风瑶笛。只绮窗、一树多情,伴得旧时词客。 译文:梅花下,寒气逼人。端坐于翠绿色的酒樽前,却感觉酒已冷却,花香飘散在吟咏的席上。就像石头上的火光瞬间消失,春去秋来,花朵凋零再盛开,像何郎(指南朝宋诗人何逊)一样留恋江南水乡。看着这满头的白发仍坚守着对花的执着,懒得再去谱写春天的乐曲了
【赏析】 这首《疏影·菊花》词,是作者自度曲的。上片描写菊花傲霜凌寒、清高绝俗的品格和形象,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对菊花不慕虚荣、洁身自爱的高尚品质的赞赏之情,表达了词人孤芳自赏、淡泊明志的思想情感。 上片起首二句“芳红尽歇。剩逸艳幽香,还更清绝。”是说菊花盛开时已经凋零,只有那幽香还在,显得格外清新高雅。这三句是写秋菊,用一“剩”字,表明在百花落尽之后,只有菊花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赏析】 本篇乃词人拟古之作。上片写石帚之疏影,下片则以拟古之笔,写词人之怀人之情。 “疏影·再提前墨,依韵,拟石帚”:此词起句即以“石帚”点题。石帚,即石竹。据《广群芳谱》引《诗纪》:“石竹一名‘女青’。”石帚之“疏影”,自是词人所拟之物。其意谓:“石帚之疏影,如人一般,又前次已用墨书写,今再次依韵拟作。” 过片三句,写石帚之形态与神韵。“云去难宿”,“宿”,指停留之意,此处指石帚之形貌
【注释】 1. 疏影:即《荷花》词。陈蓝洲,名藻谦(1825—1893),清代文学家、诗人。光绪辛卯,即光绪二十一年,陈蓝洲在武昌任客官,梦舟行,两岸节荷叶。 2. 疏柳:指岸边长出的柳树,柳条稀疏而柔美。 3. 渔家相款:指岸边的渔民友好地接待他们。 4. 归访:回去访问。 5. 西湖:指杭州西湖。 6. 叔通出示征题:丁丑,即光绪二十二年,杭州被兵,图失去又得到。叔通出示征题
【注释】 雕:雕刻。镂(lòu):雕刻。 绮窗:绣有花纹的窗户。霁(jì):雨停天晴。 蜀帝:传说中的帝王,这里指杜甫自己。蜀帝魂归:指诗人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和希望收复失地的愿望。蜀:四川。 南枝:向南生长的枝条。 天水杨娃:指唐代女诗人杨贵妃。 天水:地名,在今甘肃。杨娃:杨贵妃。 芳盈幅:满幅都是芬芳。幅,通“拂”,长卷。 【赏析】 此为《疏影·咏残荷》组诗之三,与前两首风格相似
【注释】 1. 荼蘼:一种植物。 2. 劫里昆池杨柳,依然柔条:意思是说在这战乱的年月里,昆池的杨柳还是那么柔嫩的枝条。 3. 定又堪折:这是指即使现在,这些美丽的杨柳还是那么的柔嫩的枝干,人们还常常去折它的枝条来作纪念品。 4. 红襟:这里指红色的衣襟,是古代女子衣服的一种。 5. 庾郎:即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曾做过梁元帝的丞相。 6. 遥赋江南:意思是说庾信曾经写过一首《小园赋》
【赏析】 《疏影·孤灯相对》是一首小令,词中描写了一位独守空房的怨妇,在深夜里独自烧香、关门、安慰自己的孤寂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深切怨恨和无奈心情。全词语言清丽,感情深沉,善于刻画内心世界,表达了一种凄苦、缠绵的情绪。 【注释】 1. 疏影:本指稀疏的影子,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身影。 2. 孤灯:指孤独寂寞的灯光。 3. 万千回转侧:形容无数事情在心头反复萦绕。 4. 睡:睡觉。 5. 独自烧香
【注释】 疏影 · 梅花:这首词是咏物词,上片写梅花傲雪凌霜之态;下片写梅花在月色中开放的情景,以及花与人的相互映衬。 瑶台:仙山名。《史记》有《秦始皇本纪》:“乃作信期之玉座,因名为玉台。” 萼绿:指梅的嫩芽。 倚竹:斜倚着竹子。 缟袂:白绢制的衣袖。 软红尘:尘世。 多情我是孤山客:我本是孤山上的游客。 殢(tì):接近。这里用双关意,即“近”。 夭桃艳杏:指春天盛开的花朵,如桃、杏等。
【注释】 1. 疏影:用“红豆树馆”韵。 2. 胎禽:胎产的禽鸟,此处指梅花。 3. 正几枝照水:映照在水面上的梅枝。 4. 篱院黄昏:篱笆围绕的院子到了黄昏时分。 5. 不是亏他:意思是没有亏欠她(梅花),因为梅花的香气飘散,无人寻找。 6. 情仙:指梅花。萼绿:指梅花的花萼绿翠如玉。 7. 只教伊:只让你(梅花)。 8. 郑重华年:郑重地度过美好的年华。 9. 玉箫吹去:比喻被吹散、吹走。
诗句解释 1 瑶华寄语 - 这里指的是一种用珍贵材料制成的信物,通常用来传达重要的信息或情感。 2. 正碧山唤起,仙梦如雾 - 碧山即青山,此处比喻为山的绿色;仙梦如雾则形容梦境朦胧、难以捉摸。 3. 剪碎秋心,寸感难销,微熏冷麝悽苦 - 秋天的心情如同被剪碎的思绪,无法完全消散,加上冷麝(一种香气)的熏染,使得心情更加凄凉。 4. 金风翠雨全身湿,浑不见、花魂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