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注释】 梦中:指梦中所见。钗镜:即“镜钗”,古代妇女用来装饰梳妆的工具,这里代指梳妆用具。石湖:即杭州西湖的别称;一说为宋代诗人苏轼曾居杭州时的别墅。东方朔:汉代文学家、辞赋家东方朔。诙谐:幽默风趣。割肉金门:典出《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赵国人赵奢之子赵括,年少好战,其父用兵时,赵奢曾教以“纸上谈兵”之法,而赵括则不知变通,结果大败于秦军。后遂以“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注释】 1.又一体:别体。 2.画梁春昼燕来时:春天里,明媚的阳光照进雕饰着彩绘的屋梁上的梁架。 3.桃李一枝枝:指春天美丽的桃花和李花盛开。 4.愁肠似柳千丝乱:形容愁绪纷乱如万缕柳丝。 5.只几日、瘦了腰肢:意思是只有几天时间,便使人消瘦了许多。 6.午梦乍回,湘帘不卷,一晌是谁知:在午睡中突然醒来,但湘绣帐幔仍然没有卷起。 7.兰膏红豆记相思:用兰膏和红豆表示对远方人的思念。 8
一丛花 《一丛花·秋景》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阕写深秋的景色,下阕抒写作客他乡、羁旅悲凉之感。全词语言明快,意境清远。 天空露爽火西流。篱下一丛秋。翠绡香澹黄花早,听络帏啾啾。陇水悲凉,衡鸿凄侧,种种助人忧。 【注释】①“天空”句:指天高气爽,秋风凉爽,太阳从西边落下。②“翠绡”句:形容菊花的颜色鲜艳如翠绿色绸缎。③“络帏”句:指织机声。④陇水:指甘肃的泾河。因在陇山之东,故称陇水
注释: 一丛花 · 雨过废园,见杏花 - - - 云阴如墨罨颓垣。匀注锦成斑。谁言窈窕宜宫体,梦不到、飘麝阑干。消息雨声,无人报与,各自度春寒。 - - - 背飞双燕着花端,欲语会人难。芳春似客垂垂老,断无分、回汝頩颜。怊怅坏妆,消磨闲醉,应胜醒时看。 - - -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幅杏花盛开的图画,通过描写杏花的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云遮天日
【注释】 ①一丛花:词牌名。 ②张子野:即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希夷,号安陆漫叟,祖籍绵州,徙居吴兴,世称张三影、张三中,又号柳外刘郎,今江苏苏州有其故居。 ③香来略似垂丝柳:比喻梅花的清香。 ④杏雨蒙蒙:指春雨绵绵如杏花瓣。 ⑤麾去不遥:挥手之间,毫不费力。 ⑥延欢送恨:指使欢乐和悲伤都化为乌有。 ⑦遮断帘栊:指把帘幕遮住,隔断了月光。 ⑧那似柳绵:比柳絮还要细柔。 ⑨一当春晚
【注释】 江村:指乡村。半平沙:一半是泥巴,一半是沙土。木槿(jǐn)缚篱笆:用木槿的枝条编成篱笆。刘郎:指南朝宋诗人刘义庆。洞口:即山洞口。人面桃花:形容女子的美貌像桃花一样美丽。数曲栏杆:曲折回旋的栏杆。几笔书画:几幅画和几本书法作品。小山家:指山中人家。虚阁倚风斜:有风的地方可以倚靠。平安竹:一种竹子,叫平安竹,也叫“节节高”。谷雨近、芍药抽芽:谷雨即将来临,芍药开始发芽。新出笋尖
【注释】:长干滩 :地名,在今江苏南京江宁区。木兰桡:用木兰木制成的船桨。郎去路迢遥:丈夫远行,道路遥远。石尤:指石塘关。打春潮:阻截春潮。偏石尤、不打春潮:偏巧石塘关阻阻了春潮。乌帽(mào):黑色的帽子,泛指官服。乡人:家乡的亲人。舠(zhú):小船。桥边青柳:杨柳依傍着桥。全不管魂消:完全不理会我的愁肠寸断。金钗卜(pǔ)尽归将未:用金钗占卜是否回家。料无过、后日明朝:大概不会是今天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表达、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所给材料,明确要求,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逐一翻译。最后根据注释和翻译,分析诗歌的情感。 “玻璃窗影薄于冰”意思是:透过薄薄的玻璃窗看到月光映在室内,像一片冰一样晶莹透亮。 “夜阑别馆无人到,吹绣幕
【注释】: 壬午: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梦旧游(壬午):梦中回忆过去的生活。 书堂:书房。喁(yú)诵夜忘疲:在书房里诵读,到深夜才感到疲倦。 寒余更漏迟:天气寒冷,夜深了,更漏还迟迟不响。更漏:古代报时器。 挑灯闲说儿嬉事:挑亮灯火,闲暇地谈论儿时嬉戏的事情。挑灯:点亮灯火。挑,点拨。 爇(ruò)炉火、清坐围棋:燃着火炉,悠闲地对局下围棋。爇,烧。 吹笛何人,偏嫌指冷,眠唱小青诗
一丛花 · 湘南见池上梅花作二首东风花发小池边,移种是何年。江南旧日看花处,更回首、多少山川。 聊折一枝斜插瓦瓶,惆怅早春天。东风已变无情态,难禁那、璚雪葳蕤。楼上笛声断续,陇头书信遥隔,楚云西下人未归。 译文: 东风轻轻吹过,池边的梅花开始绽放,这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曾经在江南的某个地方观赏过梅花,如今再回首,那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只能无奈地折下一枝梅花,将它斜插入瓦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