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钗镜石湖滨。书到却伤神。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织字销沉,炉香断绝,簇蝶冷湘裙。
法曹花照挽车人。曾倚塞垣春。重题柿叶翻时句,楚兰红、何处招魂。五夜朝衫,一灯佛史,莫漫染啼痕。
【注释】
梦中:指梦中所见。钗镜:即“镜钗”,古代妇女用来装饰梳妆的工具,这里代指梳妆用具。石湖:即杭州西湖的别称;一说为宋代诗人苏轼曾居杭州时的别墅。东方朔:汉代文学家、辞赋家东方朔。诙谐:幽默风趣。割肉金门:典出《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赵国人赵奢之子赵括,年少好战,其父用兵时,赵奢曾教以“纸上谈兵”之法,而赵括则不知变通,结果大败于秦军。后遂以“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织字销沉:织字,指缝衣制裳,这里借指织字为生的人。销沉,消沉,抑郁不乐的样子。炉香断绝:指佛教徒烧香念佛,以求得心灵的解脱和超脱,但因事多烦扰,心绪纷乱,故香火断绝。簇蝶冷湘裙:簇蝶,指蝴蝶成群地飞,喻人之离散。湘裙,指湘妃泪洒斑竹,化为斑竹纤维织成的女子服装,又称湘裙。这里借指女子。
法曹花照挽车人:指佛教僧人(法曹),在寺院内诵经礼佛,或为僧尼(法曹)。花指佛寺前的鲜花,照,照射,映照。这里借指寺院前鲜花照耀,为僧尼所吸引。曾倚塞垣春:曾,过去曾经。塞垣,指边塞的城墙,引申为边疆。这里借指边塞。春天,泛指时光。曾倚塞垣春,指从前在边疆度过的时光。重题柿叶翻时句,楚兰红:这里指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两句诗中的梨树和兰花。楚兰红,指楚王宫里的兰花,后来也泛指兰花。招魂:招来魂魄。五夜朝衫,一灯佛史:五夜,这里指五个夜晚(五天);朝衫,早晨的衣服。佛史,佛教经典。一灯佛史,指佛教典籍。莫漫染啼痕:莫漫,不要随便,不要随意。莫漫染啼痕,意为不要随便流泪。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上片写尤悔庵之死对作者产生的影响。首二句说:梦中看见镜钗(镜子里自己的梳妆用具)映照着尤悔庵的遗容(石湖,即杭州西湖的别称),书信到了就伤心不已(伤神)。第三句写尤悔庵的妻子(细君)不像东方朔那样的幽默风趣。第四句写她织字为生,生活很清苦。第五句写她在纺织过程中感到十分沉闷无聊(销沉)。末三句写她烧香念佛求得心灵解脱(团香断绝),希望丈夫灵魂升天(簇蝶冷湘裙)。下片写作者思念尤悔庵之妻的情景。首二句说:法曹(即僧)的鲜花照耀着挽车(即送葬)的人。这两句是说,尤悔庵之妻生前在边塞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第三四句写她现在仍然怀念着尤悔庵,还在为他写过的诗句而伤心。末三句说:我思念尤悔庵之妻的心情,就像五夜朝衫、一灯佛史一样长久不息,不会随便沾上悲伤的泪水。全诗以“梦”“书”开头,以“思”“忆”为结,前后呼应,结构紧密,感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