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滩下木兰桡。郎去路迢遥。长年只趁东风急。偏石尤、不打春潮。
乌帽乡人,白头艇子,多少是归舠。桥边青柳路傍桃,全不管魂消。金钗卜尽归将未,料无过、后日明朝。已是初更,灯花难信,未必便今宵。
【注释】:长干滩 :地名,在今江苏南京江宁区。木兰桡:用木兰木制成的船桨。郎去路迢遥:丈夫远行,道路遥远。石尤:指石塘关。打春潮:阻截春潮。偏石尤、不打春潮:偏巧石塘关阻阻了春潮。乌帽(mào):黑色的帽子,泛指官服。乡人:家乡的亲人。舠(zhú):小船。桥边青柳:杨柳依傍着桥。全不管魂消:完全不理会我的愁肠寸断。金钗卜(pǔ)尽归将未:用金钗占卜是否回家。料无过、后日明朝:大概不会是今天吧。已是初更:已经是三更的时候。灯花难信:灯芯上的火花很难让人相信。未必便今宵:可能不是今天晚上。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起句“长干滩下木兰桡”,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即在长干滩上乘船出发。木兰桡,用木兰木制成的船桨,这里代指船。“郎去路迢遥”,说明丈夫要去的地方很远,路途遥远,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担忧。
“长年只趁东风急,偏石尤、不打春潮。”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潮的景象,以及丈夫远行的原因。东风,春天吹来的风,这里用来象征丈夫出征的时间。春潮是指春天涨水的季节,而偏石尤、不打春潮则表明石头山挡住了春天的潮汐,使得丈夫能够顺利出征。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景色,也反映了丈夫出征的情况。
“乌帽乡人,白头艇子,多少是归舠。”这几句诗描绘了家乡亲人的形象和他们的生活状况。乌帽指的是黑色帽子,泛指官服。乡人,家乡的人们。白头艇子,指那些年纪较大的人们,他们乘坐的是小艇。这些形象描绘出一幅家乡人民辛勤劳作的画面。
“桥边青柳路傍桃,全不管魂消。”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她的情感状态。桥边青柳和路傍桃树,象征着故乡的自然美景和生活的安宁。而“全不管魂消”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丈夫的无尽思念。
最后两句诗“金钗卜尽归将未,料无过、后日明朝。”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总结。用金钗占卜是否回家,结果却是不确定的,因为无法预料丈夫是否会按时归来。而“后日明朝”则表明作者希望丈夫能够早日回来。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作者对丈夫的期待,也反映了她对未来的无奈和迷茫。
这首《一丛花》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情感和抒发思念,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牵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