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坂上车,江头楫。恁消磨、古今豪杰。断岸横流,铜驼不锁瑶台月。秋风夜吼,更吹来、楚宫秦阙。
叹人生,能几何,多半是,伤离别。灞桥柳、年年空折。露白园荒,武陵人去谁家笛。江天又早,塞鸿飞、芦花如雪。

【注释】君不见:你不曾看见,我指的是历史上的豪杰。坂车上:指古代名将韩信在未被刘邦重用时,曾乘马车到高陵县去拜见萧何。江头楫:指李白曾在江头划船过江。恁消磨:这样消磨。古今豪杰:指历代英雄豪杰。断岸横流:形容黄河水流湍急,冲毁了河堤,河水横流。铜驼:即铜驼寺,在洛阳城西北。瑶台月:传说汉武帝曾在建章宫西侧设瑶台,台上有月华,故称。

秋风夜吼:指金人南侵的秋风夜吼声,使人悲愤不已。楚宫秦阙:指南宋灭亡后,南宋遗民对故国山河充满哀思,他们怀念宋朝,常常登上城楼,遥望中原,泪如雨下。灞桥柳:指送别之地的杨柳。灞桥,位于长安东面,是当时送别之地。空折:白白地折断了。露白园荒:指园子荒芜,无人照料。武陵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人物,他误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在那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谁家笛:是谁家吹奏的笛音?塞鸿:指边塞上飞过的大雁。芦花如雪:指边塞上的雪花像芦苇上的白色花穗一样。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一开始,作者就以豪放的笔调勾勒出一个雄奇壮丽的画面:“君不见,坂车上,江头楫。”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看那高高的山梁上,车马往来;在那江头,人们正划着小船渡河。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诗人通过这两组镜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气势磅礴的历史场面。接着,作者又用“恁消磨”一句,把目光从历史转到现实,写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豪杰,如今都消沉了、黯淡了。

第二联“断岸横流,铜驼不锁瑶台月”,进一步描写了黄河的奔腾汹涌和历史的沧桑巨变。诗人在这里运用比喻,把黄河的奔腾比作“断岸横流”,把历史的沧桑比作“铜驼”,把月光比作“瑶台月”,形象鲜明,意境深远。

第三联,“秋风夜吼,更吹来、楚宫秦阙”,则是对前两联的进一步扩展。这里,诗人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天空,让秋风呼啸而去,它不仅带来了金人的铁蹄之声,而且也带来了亡国的悲哀。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危亡的忧虑,也反映了人民对故土的眷恋。

第四联“叹人生,能几何,多半是,伤离别。”,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之情。这一联是前三联的总结,也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通过对人生短暂、离别伤怀的感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

“灞桥柳、年年空折。露白园荒,武陵人去谁家笛。”这一联是对前面的总括和升华。诗人通过这一联,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情怀。

这首诗的语言豪迈奔放,情感深沉而真挚,充满了浓厚的悲壮色彩。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和无尽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