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的赏析。“平生不分江湖老,而今鬓丝如许。”此句是说:我一生漂泊江湖,到如今白发满头,鬓发如秋霜。“罗帐灯昏,孤篷浪白,何似僧寮且住?”此句是说自己在舟中,灯昏烛暗,船篷摇曳着波涛的白浪,不如在寺院里静心地居住。“凭君画取。也未要荒寒,十分悽楚。”此句是说:请画师画出这幅画来,不要画得太凄清了。这一句是说:画上也不要画出凄凉的气氛。 【答案】 【注释】 平生:平生,一生;江湖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此词又名《秋思》。 江子屏:即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南朝齐、梁间作家,有集已佚;明张溥辑有《江文通集》,存赋颂诗31篇。柳画扇:指柳永《雨霖铃》词中的“画堂西面桂香闻”。 秋风客:秋风的客人,比喻秋天。 灞岸魂销:灞桥边,魂消魄散。 齐宫梦断:齐朝的皇宫,梦中也断掉了。 点入:描绘。 纤纤瘦影:形容女子体态纤细。 病叶残枝:病态的树叶和残缺的枝条。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又名“台城思”、“台城路·和蔚堂题杨白花诗意卷子韵”等。双调,一百零八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和:应和。 蔚堂:作者的斋室名。 杨白花:一种花,即柳絮。 【译文】 江南春梦让人不胜凄然,水驿波寒山亭风紧,身世有谁可以主宰? 曾经在长堤上呼唤过行人渡过,如今却只有一片柳丝飘荡。 纱窗才被揭开,只看见帘人起床,看见燕子在飞过。 燕子关心着我,伯劳偷偷地偷看
这首诗的原文是: 台城路 宣窑蟋蟀盆 秋风吹换人间世,此中贮秋声者。 似镜能圆,比瓯无缺,还胜香姜残瓦。 提携罗帕。 惯阿监青蛾,听来长夜。 剔尽苔痕,棘针花草极妍雅。 一行小款谁写。 怕铜仙汉苑,铅泪如泻。 金鼎香熏,锦堂词丽,都付冷摊评价。 千金注也。 笑虫达侯封,论功此亚。 谱入唐风,水天儿女话。 我们需要逐句翻译这首诗。然后,我们将解释每个词语的意思,并给出注释。最后
【注释】 绿窗:指女子的卧室。一枕游仙梦:指在梦中做着神仙般的美梦,这里比喻做着如梦般的生活。 水佩风环:指佩玉和饰以香花的腰带。荷衣蕙带:指穿荷花衣、系蕙草腰的装饰品。 韶华:美好的年华。人好:指美人佳丽。 书剑消磨:指用笔和刀剑消磨时间。 画图:指图画,这里借喻美女。 清游:指幽静的游玩。 桐阴:梧桐树的阴翳。这里借指秋天的月色。 曲曲眉痕:指弯弯的眉毛。这里指美人的眉。 【赏析】
台城路·颐和园 澄波十顷开妆镜,琼林又逢花事。 王母辰游,东皇御宴,歌舞年年欢会。 迷金醉纸。 看仙殿嵯峨,佛香芬秘。 千折明廊,最怜宫眷驾亲侍。 繁华应叹一梦,鼎湖龙去后,都换人世。 阿监啼饥,遗民蹈海,几度共人歔涕。 湖山耸翠。 任蜡屐重寻,画船闲舣。 莫放春归,杜鹃犹带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颐和园的词,通过对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历史的回顾
雕栏几曲层台上,旧是广寒宫宇。 绮缀迎风,珠钱漏月,想见玉虹金露。 秾花无据。 但锦石生苔,秋花点土。 艳粉香脂,佩环声作疏疏雨。 堆云桥外徒倚,尚澄湖一片,晚霞孤鹜。 雁柱调弦,鸾笺写怨,无限当年情绪。 长安砧杵。 共蟋蟀悲吟,惹人词赋。 系马垂杨,依稀听梵语。 译文: 台城路 曲折繁复的雕栏围绕在层层高台上,那里曾是广寒宫宇。 绮丽的装饰迎接着风,珍珠般闪耀的钱形图案,映照出月光。
【解析】 本首词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读书图。上片主要写作者的读书之苦,下片则描写读书时所见到的景象,表现其内心的愁苦之情。 “江南烽火连天炽”:南方的战火连绵不断,非常炽烈(形容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移家鹿门深处”:我迁居到深山之中(在湖北襄阳西南)。 “落拓青衫,凄迷红泪,还读兰成词赋”:衣着破旧,心情凄迷,依然在诵读《楚辞》中的词句。 “萧萧乱舞。剩落叶西风,几株枯树。门掩黄昏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格式要求,需要逐句翻译并给出必要的注释。 诗句: 1. 台城路 乙酉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越八日姚柽甫丈约云阁与余往南河泡看荷花各得词一首时余将出都矣 2. 片云吹坠游仙影,凉风一池初定。 3. 秋意萧疏,花枝眷恋,别有幽怀谁省。 4. 斜阳正永。 5. 看水际盈盈,素衣齐整。 6. 绝笑莲娃,歌声乱落到烟艇。 7. 词人酒梦乍醒。 8. 爱芳华未歇,携手相赠。 9. 夜月微明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第一句“台城路”是词牌名,也是题目,点明此词为送别之作。“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说明词人送别友人,友人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了,所以“归宁”。第二句“平生未信离愁苦”,表明词人以前从未经历过离别的痛苦,因此,面对离别,才感到痛苦。第三句“放他片帆西去”,说明词人希望友人能自由地离开自己,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第四句“三叠阳关,一杯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