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凄黯江南梦,蒙蒙惯随春去。
水驿波寒,山亭风紧,身世有谁为主。
迷离如许。
记曾向长堤,那边呼渡。
一带丝杨,湔裙不是旧时路。
纱窗才拓几扇,只卷帘人起,初见飞度。
燕子关心,伯劳偷眼,尚有流莺相诉。
东风辛苦。
问吹皱池塘,送伊何所。
打桨蘋洲,和侬渔笛谱。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又名“台城思”、“台城路·和蔚堂题杨白花诗意卷子韵”等。双调,一百零八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和:应和。
蔚堂:作者的斋室名。
杨白花:一种花,即柳絮。
【译文】
江南春梦让人不胜凄然,水驿波寒山亭风紧,身世有谁可以主宰?
曾经在长堤上呼唤过行人渡过,如今却只有一片柳丝飘荡。
纱窗才被揭开,只看见帘人起床,看见燕子在飞过。
燕子关心着我,伯劳偷偷地偷看,流莺还在为我诉说。
东风辛苦,问它吹皱了池塘,送走伊是什么地方?
拍打着船桨,划着渔舟,唱着渔歌,谱成新曲。
【赏析】
此为和词。词中以杨花自比。杨花是春天的象征。在江南春天的时候,柳树发芽,杨树开花,所以称杨柳为杨花。柳絮随风飘散,像雪一样洁白,像粉一样的轻柔,因此叫杨花。
“江南春梦”,写词人对江南春景的怀念与留恋;“蒙蒙惯随春去”写杨花随风飘散的习性;“水驿波寒、山亭风紧”写杨花飘落的季节;“身世有谁为主”则是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下片由景及人。“燕子关心、伯劳偷眼”两句,写燕子关心杨花,伯劳鸟偷窥杨花。“尚有流莺相诉”,则写流莺也向杨花诉说心事。这三句,将杨花比喻为“我”,把人的情感引入杨花身上,表达了词人对杨花的怜爱之情。
“东风辛苦”三句,写东风努力地吹拂杨花,使其飘洒四方。而自己却要打桨,划着渔舟,唱着渔歌,谱出新曲。这几句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之情。
全词通过杨花自比,抒发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