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诗句释义 1 东风又入荒园畔:春天的风再次吹进荒芜的园林边缘。 2. 繁华已成尘土:曾经的繁华景象已经变成了尘土。 3. 太液芙蓉,未央杨柳:指的是汉代的宫殿遗址,太液池和未央宫旁种植的芙蓉树和杨柳。 4. 曾见当年歌舞:曾经见过当年的歌舞表演。 5. 危栏谩抚:在高高的栏杆上轻轻抚摸。 6. 叹事逐飞云,梦随香雾:感叹世事如飞云般变幻莫测,梦想如香雾般消散。 7. 指点江山,斜阳一片下平楚
【赏析】 《台城路·桃溪忆旧》,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词。全词以“桃溪”为线索,追怀往事,抒写怀旧之情、感伤之意。此词上片追忆往昔游踪,下片抒怀怀旧情意。全词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词的上阕「泛秋一叶斜阳里,昔游检点曾到」,首句即点出「秋」字,以秋天的景色作背景。「斜阳」二字,渲染了一种落寞的氛围。「寒馥蒸霞」四句,写当年游赏的情景。「寒馥」二字,写出了秋日的清冷。而「蒸霞」
【注释】 台城路·题杨诚之晓风残月图:词牌名。 世间尽作春婆梦,乱吹俗尘如障。险处回头,忙中转手,放下乾坤苍莽。清溪无恙。且料理吟筒,别寻幽赏。此境无人,四围凉碧露禅嫦。浮波浸空滉漾。正天风破曙,斜月犹朗。擪笛寻鸥,移家伴鹭,尽许孤情结想。寒云欲荡。剩耿耿银河,流星三两。远听琼闺,捣衣砧杵响。 【赏析】 《台城路·题杨诚之晓风残月图》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该词上阕写图画所表现的景物
【注】采香:采摘香料,此泛指采集花草。蘋洲:水边平地。 台城路三首 其一 【注释】台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建康城中。三首:这里指《台城路》三首词。 【译文】采了香花吟唱老去的蘋洲绿,细花垂着像凉穗一样的枝条。荇蔓分得肥美,芦根比瘦长,又增添了横塘的秋天意趣。倦洗铅华粉黛,怎奈飘零不驻颜?自怜憔悴,小立蜻蜓点水,冷烟红飐夕阳碎。 【赏析】 这是写一位美人迟暮时的心情。开头两句是写美人的居处和容貌
赏析: 《台城路三首·其二》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组曲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远幽寂、凄婉动人的画景,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和注释: 注释 1. 冷吟:指在寒冷中吟咏。 2. 梅花梦:以梅花为梦的比喻,形容心情宁静如梦。 3. 悽凄雁声:指大雁南飞的声音,常被用来表达离别时的哀愁。 4. 湿重帆迟:指船帆因湿重而难以启航。 5. 波凝岸寂
诗句释义与翻译 第二首 暝烟寒飐秋星碧,低低傍帘穿户。露洗还明,风吹不灭,团扇轻教黏住。 - 暝烟:指傍晚的烟雾; - 寒飐:寒冷地吹拂; - 秋星:秋天的星辰; - 低低:轻轻地; - 傍帘穿户:靠近帘子穿过门户,形容景色或气氛柔和、朦胧; - 露洗还明:被露水洗涤后更显明亮; - 风不灭:即使有风吹也不易熄灭; - 团扇:圆形的扇子,这里用来形象化地描述月亮的明亮; - 黏住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嫩阴帘幕微云敛,添来一声幽咽。 - 解释: 嫩绿的柳树荫蔽下,轻云逐渐消散,增添了一种悠扬的哀愁。 - 译文: 细密的柳荫下,轻云逐渐消散,似乎有一丝幽怨的声音传来。 2. 旧曲吹寒,空奁照影,又是黄昏时节。 - 解释: 往日的曲子在秋风中吹拂,空镜映射出自己的倒影,又到了黄昏时分。 - 译文: 风吹过空镜子,映出了自己的倩影,时间又回到了黄昏。 3. 花消酒祓
【注释】 ①台城路:词牌名。 ②明霞:明亮的云霞。逗:引诱,引动。 ③凉蟾:即秋月,指月亮。银汞:银子、金属等的光泽。 ④“三中”二句:指词谱中的“三中”、“四上”,是词人对《清平乐》词调的运用。笛吹:指吹笛。 ⑤轻飔:微风。 ⑥纨扇:指手执团扇的人(古代妇女)或指女子。惊秋:惊破秋天。 ⑦芳池:荷花池塘。 ⑧鹭鸶梦:形容月光如鹭鸶羽毛那样洁白,如在睡梦中。 ⑨湿萤:萤火虫。 ⑩槐影:槐树的阴影
【诗句释义】:这首词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长吟平子归田赋,翩然遂吾初服。调水符闲,清人树老,无恙家山新绿。浪翁水乐。爱别有宫商,不关琴筑。贮月分云,不劳远去向甘谷。眼前尘事都遣,向林泉胜处,管领清福。冷缬冰花,香凝雪乳,抵得明珠十斛。燃将楚竹。看鱼眼匀圆,嫩汤初熟。破睡风来,万松凉谡谡。 【赏析】:这是一首写思乡之作。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台城路是一首宋代词,由苏轼所作。全诗如下: 一肩茶具随行屐:带着茶具和行旅的鞋一起行走 朅来锦城闲憩:来到锦城(成都)休息 巴峡寒流,峨眉飞瀑,可似江乡风味:巴峡和峨眉的寒冷溪流和瀑布,就像江边的风土人情 邮筒频寄:频繁地通过邮件寄信 问蒙顶春初,雪芽生未:询问蒙顶山早春的雪茶是否已经发芽 折脚铛中,空明满贮冷云髓:用折脚的铁锅煮茶,锅中充满了凉爽的云状物质 轩窗长日无睡:长时间坐在窗户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