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香吟老蘋洲绿,疏花细垂凉穗。
荇蔓分肥,芦根比瘦,添了横塘秋意。
铅华倦洗,怎未到飘零,自怜憔悴。
小立蜻蜓,冷烟红飐夕阳碎。
明明翠绡聚泪,短篷凝望处,离恨难寄。
怨碧江蓠,愁黄浦柳,一样飞蓬身世。
沙头岸尾,蘸几笔燕支,水村图里。
倒影鸥波,欲扶扶不起。
【注】采香:采摘香料,此泛指采集花草。蘋洲:水边平地。
台城路三首 其一
【注释】台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建康城中。三首:这里指《台城路》三首词。
【译文】采了香花吟唱老去的蘋洲绿,细花垂着像凉穗一样的枝条。荇蔓分得肥美,芦根比瘦长,又增添了横塘的秋天意趣。倦洗铅华粉黛,怎奈飘零不驻颜?自怜憔悴,小立蜻蜓点水,冷烟红飐夕阳碎。
【赏析】
这是写一位美人迟暮时的心情。开头两句是写美人的居处和容貌,“蘋洲”指水边平地,也就是词人居住的地方。苹叶青翠,秋日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金辉,把苹洲照得像披上一层锦绣。“疏花”,指稀疏开放的花朵;“细垂”,是指下垂的枝蔓。这两句是说,美人居处的环境是清幽美丽的。
下面几句转入美人的情态和内心活动。美人虽然容颜娇美,但已到了衰老之年,所以感到“倦洗铅华”。铅华就是古代妇女化妆用的粉末,铅质的化妆品经过多次使用会变得灰黑。“怎未到飘零”是说她没有像其他美女一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美貌渐衰、容颜改变。这两句表现了她对自己的不满和怨艾。
“自怜憔悴”是说美人对自己的容貌感到失望,感到自己很可怜。“小立蜻蜓”,是用《搜神后记》中宋玉的故事来比拟美人的仪态,意思是说美人站立不动的样子,好像有蜻蜓停留在她的身上。“冷烟红飐夕阳碎”,是说傍晚时分,美人独自站在池塘边,只见晚霞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片红色,而那几只停落水中的蜻蜓被夕阳染成了金色,它们似乎也随着夕阳的西坠而纷纷飞起,最后消失在远方的天空里。
这两句描写美人黄昏时分的景色,也是美人心情的反映。美人孤独凄凉地站在池塘边,看着天边的夕阳渐渐落下,心中不免生出无限的愁思。
下阕主要描写美人的离恨和身世之感。“明明翠绡聚泪”是说美人眼中充满了泪水,因为心中有事而无法排遣。“短篷凝望处”中的“凝望”二字说明美人正凝望着远方,她的目光似乎穿越时空,追忆着往事。“离恨难寄”是说她心中的离恨难以寄托,只能通过眼神流露出来。
“怨碧江蓠,愁黄浦柳,一样飞蓬身世”中的“碧江蓠”和“黄浦柳”都是用来比喻美人自己的。碧江蓠和黄浦柳都是江南的特产,分别生长在长江和黄海之中,都是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因此可以联想到美人自己的飘零身世。
最后三句“沙头岸尾,蘸几笔燕支,水村图里。倒影鸥波,欲扶扶不起”,是写美人对家乡的回忆。美人站在水边,看着岸边的水草和沙滩上的石头,想起了故乡的景致。她想象着自己就像水边那些生长在河滩上的芦苇一样,随风摇曳。但是,尽管美人如此思念故乡,却无法回到那里去。她只能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发呆,想要抓住点什么却始终抓不住。这两句是说美人虽然思念故乡,却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
【赏析2】
本篇为南宋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借咏叹金陵(今江苏南京)旧事,抒写对故国故人之眷怀与哀怨,感慨深沉。
上阕先写美人居处的优美环境,再写美人的容姿风态和内心的孤寂苦闷,然后写美人黄昏时分的景物和心情,最后写美人眼中的泪光和心中的离恨。这五句诗,从不同角度描摹了美人的形象和心情。
下阕主要抒发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怨碧江蓠,愁黄浦柳”,“碧江蓠”、“黄浦柳”是诗人以自然景观比喻美人的飘零身世,表达了美人对故国之恋。接着写美人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沙头岸尾,蘸几笔燕支,水村图裏。”燕支即燕脂,这里用来形容女子脸上的胭脂颜色。“水村图裏”指的是故乡的景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美人站在水边,看着岸边的水草和沙滩上的石头,想起了故乡的景致。然后写美人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倒影鸥波,欲扶扶不起”的意思是说,美人站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想要抓住些什么却始终抓不住。这句诗表达了美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不舍之情。
这首诗以咏叹金陵故事为题,抒发了对故国的无限眷恋和对美人身世的感伤。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传唱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