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茶具随行屐。
朅来锦城闲憩。
巴峡寒流,峨眉飞瀑,可似江乡风味。
邮筒频寄。
问蒙顶春初,雪芽生未。
折脚铛中,空明满贮冷云髓。
轩窗长日无睡。
爱披襟独坐,风日晴美。
琴韵愔愔,墨香浥浥,添上半瓯寒翠。
闲情如水。
忆小杜当年,落花风里。
何似真长,茗柯饶实理。

台城路是一首宋代词,由苏轼所作。全诗如下:

一肩茶具随行屐:带着茶具和行旅的鞋一起行走
朅来锦城闲憩:来到锦城(成都)休息
巴峡寒流,峨眉飞瀑,可似江乡风味:巴峡和峨眉的寒冷溪流和瀑布,就像江边的风土人情
邮筒频寄:频繁地通过邮件寄信
问蒙顶春初,雪芽生未:询问蒙顶山早春的雪茶是否已经发芽
折脚铛中,空明满贮冷云髓:用折脚的铁锅煮茶,锅中充满了凉爽的云状物质
轩窗长日无睡:长时间坐在窗户旁,没有睡觉
爱披襟独坐,风日晴美。琴韵愔愔,墨香浥浥,添上半瓯寒翠:喜欢敞开衣服独自坐着,在晴朗的日子里享受阳光和微风,听着琴声,嗅着墨水的味道,品味着茶的清香
闲情如水。忆小杜当年,落花风里:悠闲的心情就像流水一样
何似真长,茗柯饶实理:不如真长,茶叶的枝条丰满而结实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成都期间所作的一首抒情词。词中描绘了他在锦城(成都)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琐事的喜爱之情。

首句“一肩茶具随行屐”,展现了作者携带茶具出行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茶道的重视和热爱。接着他描述了锦城的景色:“巴峡谷流,峨眉飞瀑,可似江乡风味。”这几句描绘了锦城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内容,“邮筒频寄。问蒙顶春初,雪芽生未?”,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对蒙顶山的春天和雪茶的生长表示了好奇和期待。

“折脚铛中,空明满贮冷云髓”描绘了他用折脚铛煮茶的场景,以及锅中充满的清凉云雾般物质的意象。这些细节都为词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感。

接下来的“轩窗长日无睡。爱披襟独坐,风日晴美。琴韵愔愔,墨香浥浥,添上半瓯寒翠。”描绘了他在家中的悠闲生活。在这里,他喜欢敞开衣服独自坐着,享受着晴朗的日子和微风带来的舒适感,同时也欣赏着琴声和墨香,品味着一杯清茶的美味。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