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答题点;然后审清题干,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找准评分的关键词;最后按格式要求作答。注意不要脱离诗歌内容作答。本诗的注释:一萼红·秋日海棠(词牌名)影离披(柳影稀疏)又泬寥(空荡荡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等,考核诗词歌赋的内容,考核诗歌的情感,从题材、主题、构思、构思的技巧等方面展开联想。“写相思”句:写出了作者思念女子的心情,以及思念之情的迫切性。“巧样回文,断魂心字
【注释】 一萼红·答闺人寄朱履:词的上片写收到女子所赠之鞋后的喜悦心情,下片写自己因相思而消瘦憔悴,思念之情愈加深重。朱履:红色的鞋子。 【译文】 恰是霜天,我满怀旅愁,旧日的恨绪还萦绕在罗巾之上。忽然展开那乌丝,密密添上彩线,你殷勤送来一双朱履。屈指算来梅花即将开放,问这小女子为什么长久地依偎着我?楚馆、秦楼都不要踏足,絮絮叨叨地再三叮咛。 想见识我的相思情味,只看到粉痕香捻,绡泪朱分。啊
【注释】 一萼红:词牌名,本篇为“中调”词。访香山团城:指乾隆帝游览过香山团城。香山团城在今北京海淀区。乾隆时金川平定,乾隆帝在此处阅兵,故有此词。 策疲驴:赶着疲乏的驴子。先朝行殿:指乾隆皇帝以前的行宫。 沙涧踏新晴:踏过沙石铺成的小路,看到晴天下的新晴景色。老栝(kuò):一种树名,即苦楸。皴(cūn):树皮起皱纹。盘松托月:指树木上结了一层厚厚的松针。萧瑟: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和景象
【注释】: ①一萼红:词牌名。 ②久雨初霁(jì):天久雨后,天气转晴,开始下雨。 ③出郊访张咏清丈:到郊外拜访友人张咏。 ④小桥西:一座小桥的西边。 ⑤春寒泼水:春天的寒意像水一样泼洒下来。 ⑥新柳未全稊(tí):新的柳条还没有完全长高。稊,同“蒂”,嫩芽。 ⑦屐(jiē)印阶苔:穿着木制鞋走在台阶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⑧帘遮门柳:用帘子遮住了门前的柳树。 ⑨烟草尽自凄迷:烟草都显得非常凄迷
霜娟娟。似微醺乍醒,无力倚阑干。霞透铢衣,脂凝瘦骨,羡君顾影翩翩。曾思否、红罗亭外,明月底、能受晓风尖。一点冰心,轻它凡艳,斗色争妍。 注释:形容梅花洁白如雪。娟娟,明亮貌。霞透铢衣,指梅花的花瓣像薄纱般透亮,晶莹剔透。脂凝瘦骨,指梅花的花瓣像涂了油脂般润泽,娇嫩纤细。羡慕你(我)顾影自怜的样子,轻盈优美。曾思否,是否曾经思念?红罗亭外,在古代,红色的罗帷是女子的装饰,比喻美丽的女子
【注释】 一萼红·红梅二首:即《一萼红》,为南宋周密所作。“梅”是此篇词的咏物。 解明珰:解玉环,用来形容梅花的颜色洁白。 湘妃:相传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追至洞庭湖而死。传说中,她们的眼泪洒在竹上成斑,故后人有“泪尽湘妃竹”之说。湘妃倚醉,借指梅花。 绀唾弹冰:形容梅花色泽洁白。“绀”指深青颜色。 绛潮拥月,等闲偷泄春光:指梅花开放,犹如绛色潮水拥月般美丽动人。
【注释】 翠:(草木)的绿色。 苔:一种植物,多年生草本,有细长的须根或块状茎,叶子为三片一组,叶片呈三角形,边缘有细齿,叶面光滑。苔藓是一种低等植物,生长在阴湿、肥沃的地方。 红:红色。 万点:很多,数不清的。 二首:这里“二”是虚词,指两首诗。 调脂:化妆,搽粉。 霞天:像朝霞一样的云天。 真妃: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女儿,叫真娘。 二月:春季。 问酒:饮酒时询问酒的味道。 荒村:荒凉的村庄。
一萼红·忆吴门旧游,赋此解,寄社中诸子,用白石韵 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注释】 画桥:指苏州的虎丘。 倚阑干:靠栏杆。 瘦鹤
【注释】 萼:花蒂,花苞。 一萼红·秋花:词牌名,又名《碧桃春》。 绕疏篱:环绕着稀疏的篱笆。 正娇黄淡白:鲜艳的颜色,黄色略带白色。 艳缀一枝枝:艳丽地缀满每一根枝条。 露洗明妆:像被露水洗过的妆容。 霜添弱态:如霜般增添其柔弱姿态。 低徊:徘徊不前的样子。 萦思:缠绕着思绪。 苔荒径冷:苔藓覆盖了小径,显得非常冷清。 只依依、寒蝶梦魂痴(hái yí):只有那依恋的寒蝶在梦魂中痴痴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