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离披。又泬寥天气,木落已多时。败叶舒英,新红吐艳,那料花发高枝。惜春去、伤心飘堕,曾说与、想见隔年期。旖旎心情,止馀官柳,一样垂丝。
秋思番番更换,念天涯海角,何故来归。态度依然,丰姿似旧,偏怜妆阁依依。且共他、高烧绛蜡,照靓妆、相对夜何其。若问月中桂树,可解相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答题点;然后审清题干,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找准评分的关键词;最后按格式要求作答。注意不要脱离诗歌内容作答。本诗的注释:一萼红·秋日海棠(词牌名)影离披(柳影稀疏)又泬寥(空荡荡、寂寞)天气木落已多时(落叶满地)败叶舒英(落花飘散)新红吐艳(红花盛开)那料花发高枝(没想到花朵竟开在高高的树梢)惜春去(怜惜春光逝去)伤悲飘堕(悲伤地离去)曾说与(曾经说给过)、想见隔年期(希望再见面)旖旎心情(美好的情态),止馀官柳,一样垂丝(只留下宫柳,像细丝一样垂着)秋思番番更换(秋天的心情反复交替变化)念天涯海角,何故来归(思念远方,不知何故来到此地)态度依然,丰姿似旧(姿态仍如旧时)偏怜妆阁依依(偏爱妆阁里的人儿)。
“影离披。又泬寥天气,木落已多时。”此句为第一层,写海棠初绽时的美景。“影离披”,形容树木疏疏落落,影子零乱不齐。“又泬寥”是空旷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无云无遮。“木落已多时”即落叶满地。此句描写了深秋时节,树木凋零的景象。
“败叶舒英,新红吐艳,那料花发高枝。”此二句为第二层。“败叶舒英”即落尽的叶子中长出了花苞;“新红吐艳”指花苞开放后,红色的花朵竞相绽放,鲜艳夺目;“那料花发高枝”意谓这美丽的花儿竟然开在了高处。此句描写了花的盛开景象。
“惜春去、伤心飘堕,曾说与,想见隔年期。”此三句为第三层。“惜春去”指春天即将离去,人们留恋不舍。“伤心飘堕”指花瓣飘落,令人感到伤感。“曾说与”指曾经向别人说过这样的话:“明年这个时候我还会回来的”。此句描写了诗人对春天离去、自己未能归来的感伤之情。
“旖旎心情,止馀官柳,一样垂丝。”此四句为第四层。“旖旎”即美好的样子。“官柳”即宫廷中的垂柳,这里用来形容柳丝柔美。“垂丝”比喻柳条下垂的形态。此句描写了柳丝的美丽和柔美的姿态。
“秋思番番更换,念天涯海角,何故来归?”此五句为第五层。“秋思翻番更换”意为秋天的情感不断地交替变换。“念天涯海角,何故来归”,此句的意思是:思念着遥远的天涯海角,不知为何你却来到此地?
“态度依然,丰姿似旧,偏怜妆阁依依。”此五句为第六层。“态度依然”即神态依然,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神态依然娇媚。“丰姿似旧”即丰姿依旧,此句描写了海棠花依旧保持着优美的身姿。“偏怜妆阁依依”指偏爱妆台旁的女子,因为她长得美丽。此句表现了诗人对女子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首尾呼应。上阕写初绽之海棠花,下阕写赏花之人。
上阕起笔写海棠初绽之时,“又泬寥天气,木落已多时。”秋风萧瑟,万物凋零。“败叶舒英,新红吐艳,那料花发高枝。”“败叶舒英”,是落叶满地,可见此时已是深秋时分,树叶纷纷飘落;“新红吐艳”即指海棠花盛开之后,鲜红的颜色十分鲜艳。“那料花发高枝”,意谓这些美丽的花儿竟然开在了高处。“惜春去”三句,是作者由眼前的景色而联想到去年此时的情形:那时正是春天,他正期待着海棠花的到来;但可惜的是,今年的海棠花迟迟未见开放,令自己十分失望。“曾说与,想见隔年期”,是说自己曾经向别人诉说过这样的期望和愿望:明年这个时候我还会回来的。“旖旎心情,止馀官柳”,意思是海棠花的美丽和柔美的姿态令人陶醉。
下阕写赏花之人。“秋思翻番更换”,是说秋天的心情不断地交替变换。“念天涯海角,何故来归”,是说思念着遥远的天涯海角,不知为何你却来到此地。“态度依然,丰姿似旧”,是说海棠花的神态依然娇媚,丰姿依旧优美。“偏怜妆阁依依”,是说我偏爱妆台旁的女子,因为她长得非常美丽。
这首词以海棠花为题材,通过写海棠花开的盛况、自己赏花的情景以及赏花之人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无奈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