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形影神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三首。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形”、“影”和“神”三种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死、是非、善恶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markdown 形影神三首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 人生在世,无论老少,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贤与愚,没有多少差异。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 如果能够沉浸在酒中沉醉,忘却世间的烦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桃源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
自祭文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注释】 1. 自祭文:祭祀自己。 2. 寒暑愈迈:寒暑交替,岁月推移。 3. 亡既异存:死亡和存活的人不同。 4. 外姻晨来:远来的客人早晨来到。 5. 良友宵奔:深夜里的朋友匆匆离去。 6. 葬之中野:把尸体埋藏在田野中。 7. 以安其魂:使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慰。 8. 窅窅我行:远远地走着。 9. 萧萧墓门:寂静的墓门。 10. 奢耻宋臣:奢侈耻辱于宋朝大臣。 11. 俭笑王孙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游斜川》。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斜川游玩时的心情和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诗的开头“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到来充满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想要休息的愿望。这里的“开岁”指新年,“倏五日”即短短五天时间。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描述了作者内心的思绪和行动。这里的“念之动中怀”指的是思念之情在他心中涌动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的孤独和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停云诗(【其一】) - 诗句解释:云气缓缓地聚集在一起,时而下着绵绵细雨。 - 译文:天空中的乌云缓缓聚集,时而降下细细的春雨。 - 注释:霭霭(mài):形容云彩浓密的样子。时雨:指春季的雨水。 2. 停云诗(【其二】) - 诗句解释:四周的天空都是昏暗的,道路平坦却无法行进。 - 译文
【译文】 年轻时没有适应世俗的风气,本性喜爱山林; 误入尘网之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被束缚的鸟思念着旧林,池中的鱼怀念着故乡的深渊。 在南边开拓荒野,守着拙朴回归园田。 宅旁有十余亩地,茅草屋有几间。 榆树柳荫覆盖后檐,桃李花朵装点堂前。 远远望去是袅袅炊烟,村落依依如烟水村。 狗吠声深巷中传来,鸡啼声从桑树尖上传。 院子里没有一点尘埃杂物,空室还有余闲。 长久生活在樊笼里,今天才能重返自然。
诗句与译文: 1.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 注释:考察我所追求的,总是不能如愿以偿,只是徒劳地努力。 - 译文:我努力想要得到的东西,始终无法实现,只是徒劳的努力。 2.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 注释:心中充满忧愁而无法诉说,缓缓漫步在南方的树林中。 - 译文:心中满怀忧思却难以倾诉,慢慢走在南方的树林里。 3.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 注释
诗句 其一: -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生命总有终结,但早死不是命运所致。 -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昨夜我们还在一起生活,今晨已经成了鬼魂的记录。 -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灵魂消散到何处?只剩下干枯的身体寄托于空无一物的木头上。 -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年幼的孩子哭着寻找父亲,朋友则抱着我痛哭。 -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得失成败不再重要,世间的是非好坏也变得模糊不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性形象的诗歌,通过对女性的外貌、气质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独特魅力和内心世界。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以传闻。 - 这两句赞美了女性的美丽和品德,她美丽出众,足以让全城的人都为之倾倒。她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希望人们都能听到她的名声。 2.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 这里通过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