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这首诗是汉代乐府民歌,内容描写了河右地区(今山西一带)的平定战争。下面是逐句翻译: 1. "鼓吹曲辞鼓吹铙歌河右平":这是诗歌的标题,表明这首诗是一首关于战争胜利的歌曲,歌颂的是河右地区的平定战争的胜利。 2.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上聋下聪,骜不可回。":描述了河右地区的混乱局面,那里的人民顽抗且强大。而朝廷的军队像雷霆一样震动,使得昆仑山倒塌
注释: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遗馀毫末不见保,躏跞涧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哮豁空岩峦。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译文: 虞衡官的斧头砍遍了千重的山,工匠命令采伐那些小树和树枝。在深深的树林里,每十棵中就砍掉一棵,一百头牛连轭都拉不动两辕车。 万围千寻的山林阻碍了道路
【注释】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野兽穷途无路时会奔到大树下;上天赋予丰厚的恩德,使凶顽的野兽都驯服了。 甲之櫜,弓弭矢箙——把盔甲收藏在衣袋中,把弓箭挂在箭架上。 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天子的军队平定,敌人被逼得更加窘迫。他们失去自己的同伴,并不是我杀戮的结果。 屈𧸾猛,虔慄栗——屈身低头凶猛,恐惧战栗。 縻以尺组,啖以秩——用丝绳系着他们的脖子,用官禄来笼络他们。
这首诗出自汉代乐府诗作,是一首鼓吹铙歌。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 - 「本邦伊晋」指的是国家或朝廷所在的地域,「伊晋」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国家的安宁。 - 「惟时不靖」意味着当前国家并不安宁,动荡不安。 2. 根柢之摇,枯叶攸病。 - 「根柢之摇」比喻国家的基础动摇
译文: 在武牢一战,震撼了河朔。逆贼助纣为虐,企图图谋掎角之势。猛禽鷇鸟,抵抗着泰山的巍峨。翘首萌发,傲视霜雹。 王命已定,掌握军权。铲除祸害,二主被缚。对华夷之兵,不敢妄动。 命数已到,卑贱之人也敢砍杀。归附有德之士,惟先觉者。 注释: 1. 战武牢(wǔ lǎo):指与武牢之战。武牢是古代黄河中游的重要关隘,位于今河南荥阳市西北,因地处两河交汇处而得名。 2. 动河朔:震动河朔地区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鸟雀争斗的乐府杂曲,其大意为:泾水黄澄澄,陇野茫茫苍。背负泰山白,翱翔天际狼。有鸟儿鸷立,羽翼张开。 钩喙决前冲,巨踢傍边。怒飞饥啸声,飞翔不可挡。老雄死,子复良。巢在岐山饮渭水,肆意展翅翱翔。顿地纮,提天纲。列缺掉旗帜,招摇耀光芒。鬼神来助阵,梦到嘉祥。脑涂原野上,魄飞扬。星辰复,恢一方。 注释:泾水:指泾河,古代黄河支流之一,在今中国甘肃省中部。陇野:指陇山以北的广阔原野
【注释】 ①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汉代音乐形式,用鼓、钟等乐器演奏。②二虏:指吐蕃和回纥。③连穹庐:即“穹庐”,蒙古语,意为毡帐。④北海:指北方的边关之地。⑤专坤隅:专,专治。坤,地支之一,代表方位中的北。⑥岁来侵边:每年前来侵扰边关。⑦傅于都:传报于都。⑧天子:指唐玄宗。⑨元帅:唐朝时指节度使。⑩破定襄:平定定襄。定襄县在今山西忻州地区。11降魁渠:降服回纥首领。12穷竟窟宅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二》赏析 柳宗元在《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二》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诗中“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选择的感慨。南冠,古代的一种标志,代表着被俘者的帽子,意味着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反映了他对人生归宿的深思。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注释】 晋阳武:指晋朝太原郡。奋义威:振奋正义的威势。 炀:隋文帝名杨广。渝:改变,变易。 氓毕屠:百姓都成了屠夫。氓:民。屠:杀。 绥者谁:安抚了谁?绥:安抚。 皇烈烈:皇帝英明。皇:天子;烈烈:光明的样子。专天机:掌握着上天的机运。 号以仁:用仁义来号召天下。 翼:辅佐。 斫枭鷔:斩杀枭雄。 连熊螭:连接巨龙般的怪物。 枯以肉:使百姓饥饿。 勍者羸:让强悍的敌人疲惫不堪。 后土荡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方城 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 西平有子,惟我有臣。 畴允大邦,俾惠我人。 于庙告功,以顾万方。 翻译: 蔡人的部队已经停止前进,只有西边的平邑有人。 西边的平邑有人,只有我才有臣子。 这个允大的国度,要赐福给我们的人。 在宗庙祭祀胜利后,来安抚天下百姓。 注释: 1. 方城: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方城县。 2. 蔡人率止:蔡人的部队已经停止前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