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注释: - 破额山前碧玉流:形容山峰如玉石般清澈、美丽。 - 骚人遥驻木兰舟:指诗人在远处的船上停留,与骚人共饮。 - 春风无限潇湘意:描述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潇湘地区的情感和意境。 - 欲采蘋花不自由:诗人想采摘蘋花却无法自由行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风中对潇湘地区的深深眷恋
【解析】 此诗为祭祀方相氏之作,《周礼》中“掌蒙熊皮,衣朱衣裳,执戈扬盾,帅其犬羊”,是祭祀时主祭者所穿的服装。方相氏就是主管这种服饰的官员,他身穿熊皮服,头戴面具,手执戈和盾,领着驱疫队伍,手持苇索,在正月十五日上街挨户驱鬼,以祛邪避灾,保护人们不受瘟疫传染。《诗经·大雅·荡》有“秉钺及厥兵,以征不服”之句,可与本诗相参证。这首诗是描写方相氏驱疫的情景。 首章:其良既宥,告以父母。
【译文】 飞雪隔断了道路,冰封成了梁,侯家的炽炭雕玉房。 蟠龙吐出耀日的虎口,熊蹲豹踯争低昂。 攒峦叠嶂放射朱光,丹霞翠雾飘散奇香。 美人四面回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 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当。 【注释】 1. 杂曲歌辞:唐代乐府诗歌的一种,内容比较广泛,形式自由活泼。 2. 行路难:古体诗的一种,多抒写旅途艰辛
苞蘖𪒶矣,惟根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注释】苞、𪒶:草木茂盛的样子。蟠:盘曲。弥巴:大貌词,指高大的树木遮蔽了荆山。蔽:遮蔽。荆山:山名,在今湖北西部。南极:极地。这里指北方边境。安:安定、安宁。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时征战四方、巩固边疆的颂诗,表达了诗人对刘邦统一天下的赞美之情。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 苞𪒶𪒶矣,唯根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注释】苞、𪒶
【注释】 东蛮:指西南夷地区。谢氏:指汉代的南越王赵佗,因封为“东粤王”,所以称为东蛮之主。冠带:冠冕,古代帝王戴用玉具,以象征天子权威。理海中:治理海上各国。 异世:指不同的世界。自言:自称,引述自己的话。我:指谢氏。异世:指天壤之外。虽圣莫能通:即使圣明的人也不能理解。 王卒:王者的军队。如飞翰:像飞翔的大鸟。鹏鶱:巨大的鸟。骇群龙:使众龙惊愕。轰然:象声词,形容声音巨大而有力。自天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的意思,从字词、内容等方面作答。注意要结合注释理解,不要只抓住关键字词作答。 杨白花:即杨花。一种柔弱无枝的浮萍草。 风吹渡江水:风从水面吹过,水波荡漾,仿佛杨花飘落于江中。 宫树无颜色:宫中树木失去了往日的繁华色彩,形容宫中一片萧条。 摇荡春光千万里:春天的景色在千里之外也可见得到
【注释】 奔鲸沛:奔腾的鲸鱼,波涛汹涌。 荡海垠:大海无边无际。 吐霓翳日:吐出彩云遮日。 腥浮云:使云雾带有腥味。 帝怒下顾:皇帝发怒,向下看。 哀垫昏:悲痛欲绝,昏迷不醒。 授以神柄:授予他神圣的武器。 推元臣:推举为元勋大臣。 手援天矛,截修鳞:用手抓住天上的长矛,斩断巨龙的尾巴。 披攘蒙霿,开海门:掀起乌云,打开海上的门扉。 地平水静,浮天垠:大地平坦,水面平静,漂浮着天空的边缘。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的《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夸父逐日的故事的描绘,表现了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和悲壮豪情,同时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君不见:您可曾见过? 夸张的语气词“见”用于引出下文,表达对前文所述故事的惊讶和感叹。 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描述了古代神话中夸父追逐太阳的故事,夸父企图追赶到太阳
这首诗是《乐府杂曲鼓吹铙歌》中的一段,描述了神武师征讨吐谷浑的情景。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吐谷浑盛彊,背西海以夸) - 吐谷浑盛强 吐谷浑是一个古代游牧民族,这里描述其势力强大,背向西海夸耀自己的力量。 2. (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 年侵扰我的边疆 指吐谷浑不断侵犯中国边境。 - 退匿险且遐 退到危险的地方去避难。 3. (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 -
诗句解释: 1. 曲氏雄西北:描述一个名为"曲氏"的家族在西方和北部的强大地位。 2. 别绝臣外区:表示与朝廷或国家的其他区域有所隔离或不同。 3. 既恃远且险:由于地理位置遥远且险要。 4. 纵傲不我虞:表现出一种傲慢态度,认为朝廷不会对他们进行威胁或担忧。 5. 烈烈王者师:形容军队强大而勇猛。 6. 龙旗翻海浪:比喻军队声势浩大,旗帜飘扬如海浪般翻涌。 7. 驲骑驰坤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