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注释】 陶庵梦忆: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散文笔记体小品文集。 庞公池:在浙江绍兴市区内,今为公园。 岁不得船:每年不能得到船只。 况:何况,更说。 自余:自己。 读书山艇子:指在山中读书时建造的小船。 留小舟于池中:把小船留在池塘中。 北海坂:即“北固楼”,位于杭州城北钱塘江边。 冥冥:形容夜色昏暗,没有星光。 设凉簟:铺设席子。 嗒然睡去:意气消沉的样子。 歌终忽寤:歌声结束忽然醒来。
徐渭的这首诗《三茅观观潮》和《三茅观眺雪》都是他游览西湖时所作的诗,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下面是对两首诗逐句的解释: 徐渭《三茅观观潮》 黄幡绣字金铃重,仙人夜语骑青凤。 宝树攒攒摇绿波,海门数点潮头动。 海神罢舞回腰窄,天地有身存不得。 谁将练带括秋空?谁将古概量春雪? 黑鳌载地几万年,昼夜一身神血干。 升沉不守瞬息事,人间白浪今如此。 白日高高惨不光,冷虹随身萦城隍。
《紫阳庵丁真人祠》赏析 袁宏道笔下的紫阳宫,石形玲珑,变化横生。他形容紫阳宫的石头堪比湖石,但梅花道人的作品却更似一幅生动的水墨画。然而,这样的美景却被局限在城内,让人无法遍观其全貌。王稚登则描绘了紫阳庵的景致:乱崖间,群象追逐着山峰;一石之上,云雾缭绕,松声水响皆无。这些诗句让我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董其昌的《题紫阳庵》诗
【紫阳庵】 紫阳庵位于瑞石山。此山秀丽奇特,岩石玲珑剔透,山洞幽深。宋嘉定年间,邑人胡杰居住于此。元至元间,道士徐洞阳得到此地,将其改为紫阳庵。其弟子丁野鹤在此修炼。一天,他召唤他的妻子王守素入山,并交给她一首诗:“懒散六十年,妙用无人识。顺逆俱两忘,虚空镇长寂。”随后抱着膝盖死去。王守素于是将尸体漆上,端坐如生。妻子也束发为女冠,不下山生活二十年。现在,丁野鹤的真身仍在殿亭的右方
张岱的《吴山城隍庙》是一首充满历史与文化深度的诗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到见解。这首诗通过对杭州城隍庙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建筑之美,更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历史人物的深切关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宣室殷勤问贾生: - “宣室”通常指的是汉代皇帝处理政事的朝堂,即未央宫前的正室。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一种正式而严肃的询问或讨论。
这首诗是苏轼的《题芙蓉石》,全文如下: ``` 芙蓉石今为新安吴氏书屋。山多怪石危峦,缀以松柏,大皆合抱。阶前一石,状若芙蓉,为风雨所坠,半入泥沙。较之寓林奔云,尤为茁壮。但恨主人深爱此石,置之怀抱,半步不离,楼榭逼之,反多?危塞。若得础柱相让,脱离丈许,松石间意,以淡远取之,则妙不可言矣。吴氏世居上山,主人年十八,身无寸缕,人轻之,呼为吴正官。一日早起,拾得银簪一枝,重二铢
施公庙在石乌龟巷,其神为施全,宋殿前小校也。 译文:施公庙位于石乌龟巷,供奉的神明是施全,他是宋朝的一位殿前小校。 注释:施全 - 南宋时期的一位将领,因反对秦桧而被害。 绍兴二十年二月朔 - 指1160年2月初一。 秦桧入朝 - 秦桧作为宰相进入朝廷。 乘肩舆过望仙桥 - 坐着轿子经过望仙桥。 挟长刃遮道刺之 - 手持利刃阻挡道路刺杀秦桧。 透革不中 - 刺秦桧没有刺中要害。 桧斩之于市 -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以下是逐句解读: 云居庵在吴山,居鄙。宋朝元朝之间,为佛印禅师所建。圣水寺,元朝元贞年间,为中峰禅师所建。中峰又号幻住,他曾经有一个故宋宫人杨妙锡,她用香盒装着头发,头发里却出现了舍利子,因此就建造了一座塔。然而到了元末的时候,这座塔被毁了。明洪武二十四年,将圣水庵合并到云居庵,并赐给云居庵“云居圣水禅寺”的匾额。随着时间的流逝
李流芳《云居山红叶记》: 中秋月下,湖上三游,不及赏红叶而归 注释: - 看月于湖上者三,皆不及待红叶而归 - 余中秋看月于湖上者三,皆不及待红叶而归 译文: 中秋之夜,我曾在湖上欣赏了三次明月。虽然心中期盼着观赏满山遍野的红叶,但最终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未能如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明月和红叶的共同向往。然而,由于其他原因的干扰,他未能实现这个愿望
【诗句解析】 1. "经锁千函妙":这里指云居庵被重重的锁链所围绕,象征着它与尘世隔离,保持了一份宁静和美好。 2. "钟鸣万户惊":每当寺庙的晨钟敲响时,整个村庄都会为之震动,这反映了云居庵在村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3. "此中真可乐,何必访蓬瀛":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生活的态度。即使没有到蓬莱仙境,这里的景色也能让人感到快乐。 【译文】 经过千年的守护